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甄西 《出版经济》2001,(11):56-57
网络图书出版在日本兴起还不到两年,但可以预计,这种方法将给出版物的制作带来大变革。 2001年伊始,日本《图书与计算机》季刊编辑室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ICC总部,准备通过网络出版由岩波书店、晶文社、筑摩书房,白水社、平凡社等6家人文出版社试验共同策划的《人性》丛书。此前《图书与计算机》编辑室一直在进行网络图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2.
1995年日本讲谈社出版文化奖最近揭晓。其中,山野边进获插图奖,获奖图书《雾的密约》(朝日新闻连载);宫崎学获摄影奖,获奖作品集《野兽默示录》(“星期五”刊连载)、《死》(平凡社版);望月通阳与矢荻喜从郎获图书设计奖,望月通阳获奖图书《印度妇女裹布装饰园》(偕成社版)和《临时的约束》(讲谈社版),矢荻喜从郎获奖图书《勒奈·马格利特》(朝日新闻版);阿部弘士(绘)和木村裕一(文)获连环画奖,获奖图书《暴风雨之夜》(讲谈社版);藤田肱一郎获科学出版奖,获奖图书《欢笑的海底》(讲谈社版)。 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各项奖金均为100万日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日本的图书,尤其是学术性或专业性等内容较枯燥的图书销路下降。曾经以出版高质量的图书而闻名的出版社,一家接着一家面临经营危机。如举世闻名的出版百科全书和学术书籍的平凡社,由于负债累累,最近终于被迫下决心裁减人员,出卖不动产以偿付债务,以此来保持该社的经营信誉。在当前形势下,任何一个出版社想要增加收入,只有改变出版方针,大量出版喜剧性书籍或大众杂志才能实现。但平凡社不愿放弃原来的  相似文献   

4.
资讯     
《青年记者》2004,(11):70-73
观点《中国青年报》:警惕“西化”的中国主流出版媒体10月15日,该报发表署名为读者的评论指出,由中国人编著的大型汉日双语词典《新汉日词典》,在商务印书馆与日本出版社协议合作出版后,被日本人进行了多处肆意篡改增加。可是这样一本中国人编纂并由商务印书馆拥有版权的辞典,为什么如此轻易地就让日方肆意篡改和糟蹋?为什么编者和中国出版方商务印书馆能够容忍日方随意更改词条释义?如此严重的肆意篡改,是否经过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5.
今年二月在东京召开的亚太出版联合年会,举办了图书奖。我国出版界的代表出席了年会,我国有两种图书获奖。一本是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诗琳通公主诗文画集》,荣获综合类图书金奖;华语教学出版社与新加坡联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时代新汉语词典》获荣誉奖。  相似文献   

6.
图书出版业中,一个项目的成功策划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选题策划”与“营销策划”。“作者和读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句话就已经形象地把出版业的着眼点归结为前端的选题研发和后端的市场营销。我们以《体验英语图解学习词典》出版项目为例探讨选题策划过程中的想法和思考,并以该项目的成功营销谈谈市场营销中集成服务的一些具体策略。《体验英语图解学习词典》(The Heinle Pic-ture Dictionary)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从美国Thom-son Learning出版公司引进的一个新项目。它以一种最基本、最地道的“看图识字”的学习理念,让各个年龄层次的读…  相似文献   

7.
一般图书都有目录,也往往有序言一类文字,有时一些学术性研究著作,还不止有一篇序文。出版社的编辑往往不太重视图书中目录、序言的“技术规格”。 在《出版词典》的“目录”和“序”条目中通常会说明:现代书籍中,目录排在序言与正文中间,序言多置  相似文献   

8.
曹建 《出版参考》2006,(6S):1-1
2004年2月,因2003年版《俄汉-汉俄袖珍词典》的外壳极易与书芯“分家”,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我国出版界首次尝试“召回”制,率先向全国召回存在装订缺陷的词典。此举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的高度评价,并引起了一阵“将图书召回制度化”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国家语委在“八五”工作规划中把组织力量编写“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作为重要课题,把这项任务视为语文规范工作中的基础性的建设工作。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便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撰写的规范性系列词典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小林一博(1932-2003)是日本出版界的资深人士,曾于1992年出版专著《出版行业:问题的焦点》和《出版行业2:歧路与选择》。2001年4月,小林一博出版引起举世瞩目的专著《出版大崩溃》,一个月内销售20万册,当年连续4次重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销售超过100万册。该书以“大崩溃”来形容当今日本出版业的现状,被专家学者许为“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了日本出版业的当前态势和核心问题,引出一大批“出版问题书”登场,如清丸惠三郎的《出版动乱》、佐野真一的《谁扼杀了图书?》等,成为全球出版界近年热烈讨论的话题。中国台湾地区2002年率先翻译引进该…  相似文献   

11.
由纪田顺一郎主编的《书的情报辞典》于94年7月在日本面世。该书由日本出版新闻社出版发行,共收录日本书业词条300条,主要有:·图书出版历史·日本国语词典·战后至今的期刊·廉价图书的时代·教科书审查与诉讼·战后的淫秽图书·读书活动的民意调查·日本人的阅读时间·日本读书周  相似文献   

12.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13.
一 2005年5月,以色列Kemerman Semi—Bilingual Dictionaries出版公司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合作开发的《半双解英汉词典》正式出版面世。根据“出版说明”,该词典“属于一类新型词典,是综合运用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法研究新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两种"硬伤"     
初版图书中“硬伤”太多 ,差错率居高不下 ,已经成为众多出版单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了。那么 ,什么是“硬伤”呢 ?我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海》、《古今汉语实用词典》、《实用出版词典》等常用辞书中均未找到这一条目。有出版家云 :“此乃出版界之行话 ,意谓确凿无疑、无从辩解之差错也。”姑妄以此为释义 ,则可认定 ,那些“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差错 ,诸如“蓝色”误为“兰色”、“鸵鸟”误为“驼鸟”、“乾隆”误为“干隆”、“宣泄”误为“渲泄”、“km”误为“KM”、“pH”误为“PH”、“30 0K”误为…  相似文献   

15.
上海辞书出版社一月告发海南出版社侵权。据称,海南出版社即将出版《新辞海》,正在全国征订。海南出版社前曾出版《新编新华字典》、《新现代汉语词典》,抄袭拼凑,加了一个“新”字,  相似文献   

16.
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93—1994年间先后推出“绘画故事系列词典”与“少儿熟读丛书”,给少儿图书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两年里,这两套书累计印行了170万册。它的成功对少儿图书编辑有一定启发意义。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出版综合性大型工具书《辞海》和一系列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在图书市场久享盛誉。近年来,他们在编辑出版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的书籍时,一仍严谨作风,追求高品位、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日本出版新闻社出版了《如何制作封面?——书店店主制作的图书封面集》。这本书浓缩了属于图书封面收藏爱好者团体“图书封面友好协会”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8.
“八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宗教美术史》目前已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宗教美术史专著。它以道、释两教美术史为主线,旁系其它宗教美术史及民间信仰活动,条贯各宗教美术遗迹,证诸文献,图文并茂,力求充分而全面地展示宗教美术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写官样文章,讲实情,这两年我们是经过左拼右突,团结奋战,才从重重困难中冲闯过来,站稳了脚跟,取得目前这一点点成果的:1985年和1986年连续两次为祖国赢得了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世界最美图书”铜牌奖和一尊日本日中艺术研究会颁发的“版画史出版功劳杯”,出版了一批诸如《中国美术全集》、《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明清扇面书画集》、《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等一批有分量的好书,此外,还和国外合作出版了诸如《中国之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史料》已经发表了李传新同志的《“世界图书”——读者向往的一扇窗》、魏龙泉同志的《也谈“世界图书”前身和出版背景》(以下简称魏文)以及孙艳同志的《关于“世界图书”A、B辑》(以下简称孙文)。这些文章详细地、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图书》及其前身《国际图书通讯》、《进口业务通讯》、“前《国外书讯》”(1958~1960年)、《参考文摘》、《国外科技书讯》和“后《国外书讯》”(1973~1979年9月)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