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映  邹洁凡 《东南传播》2012,(8):131-133
本文以广东揭阳锡场镇华清村为例,围绕电视接触行为、电视节目偏好、电视功能认知、电视内容认知等四个变量对留守和非留守两类儿童的电视观看和认知状况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两类儿童虽然拥有相似的电视观看环境,在对电视媒介功能的认知方面也较为相似,但由于所生活家庭环境和结构的不同,留守儿童对电视媒介的依赖性强于非留守儿童,并且更倾向于从电视节目中寻找情感渲泄的渠道。而且,在电视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对新闻节目的批判性更低,但却比较不容易被电视广告所劝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表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电视剧为中心,通过电视剧想象及塑造的城市空间以及空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电视剧与城市之间互为映衬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直接关系中国社会的未来。文章以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为例,对他们的文化生活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文化需求较低、科学意识淡薄、文化认知狭窄、阅读量少,功利性阅读明显、对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低。针对以上情况,文章剖析了农家书屋在服务留守儿童方面的主要困境,并对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倩 《中国出版》2015,(2):35-39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笔者以重庆市为例,对120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文化生活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阅读时间不足,纸质阅读渠道狭窄,数字化阅读增加,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环境欠佳。在此基础上,分析留守儿童阅读困境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120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文化生活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阅读时间不足、纸质阅读渠道狭窄、数字化阅读增加、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环境欠佳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留守儿童阅读困境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舆论导向、搭建亲子阅读服务平台、建立校本阅读机制、改善农村图书馆的设施、建立特色数据库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视传播与民族想象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广泛注意和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讨论,一是"民族想象共同体"作为一个概念的积极意义,二是影视传播对于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建构作用,三是过度想象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民族想象共同体"这样的表述中,真实存在的共同体是本质,想象的作用是凝聚与加强这一共同体,而影视传播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能对民族认同和民族想象共同体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昭  张敏  刘灿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5):50-55,37
指出留守儿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和国民素养。以重庆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法,调查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了解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提出改善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建议,以期能为推进全国城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公平化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增加,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并被重视,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对这一问题的逐渐解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今,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已逐渐成熟,新闻报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无论如何,对于此类社会问题的报道,媒体都应该保留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迅猛袭来,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然而,微薄的薪资让他们无法承担孩子在城里的生活和学习等费用。所以他们只能把下一代留在农村托付给祖辈或亲戚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近些年来,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本文立足于襄阳市双沟镇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见微知著,试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来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由于农民流动而产生的特殊弱势群体。通过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不高,知识面狭窄,闲暇生活单一,缺乏科学的阅读行为,文化生活满意度较低。在此基础上,分析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国内地方媒体如何建构与呈现"留守儿童"相关议题,分析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日报》"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内容与呈现方式.分析资料显示,《重庆日报》"留守儿童"的报道以在要闻/综合版面为主;新闻呈现方式上,主要是以消息为主、通讯/特稿/深度报道为辅,其后是评论;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正面为主,中性次之,负面最次;在报道主题呈现上,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为主题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上,中性形象报道最多,正面形象次之,负面形象最少.  相似文献   

12.
曹钦 《东南传播》2013,(1):105-108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青年报》上以"留守儿童"为标题的153个文本从发表时间、报道体裁、报道倾向、报道切入点以及再现出题进行分析,得出媒介上留守儿童的形象多以被关爱的弱势群体及问题儿童为主,辅之以励志向上的正面形象,并进而给出了在日后报道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留守儿童阅读匮乏的成因,提出了集争取合作支持、宣传推广、提升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进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均等化,实现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形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人抚养,或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亲戚代为监护的小于15岁的孩子。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周口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指出图书馆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路瑶  孟旭舒 《今传媒》2020,29(3):121-124
留守儿童三部曲(《路》《村小的孩子》《初三》)是由独立纪录片人蒋能杰拍摄制作的,三部纪录片通过对留守儿童生活真实的记录,客观的呈现,共同展现出当下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揭露现实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传递人文关怀,彰显人间大爱;展现农村新面貌,构建和谐新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可分为七个大类,分别为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体育谈话类节目、体育杂志类节目、体育娱乐类节目、体育评论类节目、体育健身类节目,但这七类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相同。而一种体育节目的兴起与另一种体育节目的衰落,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解释电视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能够反映传播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指标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一般指  相似文献   

17.
电视传播与儿童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关系密切而重大.本文结合媒介环境学派的相关理论,从电视传播的特征这一角度,考察媒介尤其是电视与儿童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和电视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具有强悍的传播力,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不同层次和年龄的大众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本文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电视媒体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城市宣传片在电视媒体上的传播途径,探讨电视媒体在城市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妮  翁思洁  朱云 《今传媒》2014,(6):168-169
近年来,留守儿童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成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境况成因,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合理的建议,从政策层面、教育层面、媒体层面关注与呵护留守儿童,真正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不断进步,电视已经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他们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对电视产生的依赖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以电视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对规范电视媒体提出了更加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