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人们对曾国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毁誉参半,正如章太炎先生的评价:“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他因镇压太平天国.有人送他绰号“曾剃头”,又因天津教案.得了“卖国贼”的恶名。然而在清政府眼中.他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在国人的心目中,他的《曾国藩家书》可谓惊世之作。1969年,毛泽东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一个对中国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人物。写字曾是曾国藩日课的三大内容之一。他在书法上走过了一条由泛到专、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之路。由乾坤大源,曾国藩深刻而具体入微地推出了他的书法阴阳美学说,对于当时的南北书派之说也有独到的认识。曾国藩十分重视用笔,认为雄奇加淡远,是书法艺术的最佳境界。曾国藩是一个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苦心追求的书法艺术因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近代中国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100多年来人们对他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誉之者褒为“一代完人”,毁之者贬之为“千古罪人”。尽管毁誉有天壤之别,但他那对父母、儿女、兄弟、国家的满腔深情,是谁都不能无视和否认的。读其一千多封家书,是那么的荡气回肠,情义浓浓。封封家书,或长或短,字里行间洋溢着款款深情,其自身德行修养、洁身自律方面更是国人之典范。曾国藩是其情殷殷而心默然也。他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放心、欢心;也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真情实意,极为动人;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自幼即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传统文化铸造就了他的品格。同时,曾国藩又是近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他积极引入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作为一个"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曾国藩能够接受近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受赐于传统的礼学思  相似文献   

5.
青年毛泽东推崇曾国藩.虽有时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发扬曾左先民的尚认称雄精神,以振奋湖南人心,推翻军阀黑暗统治。但他主要的还是从广义的修养方法着眼。效法其修身、活学与为文。他之所以“独服曾文正”,又主要是从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角度,看中了曾国藩善抓“大本大原”,而这一点又恰恰是五四前后,中国一批有识之士所极其关注的改造社会的要旨:必须重视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进而“开启民智”,变换全国之思想.从而“雷电一震、阴晴皆开”达“沛乎不可御矣!”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他所组建的湘军“别树一帜、改弦更张” ,对清代兵制进行了改革 ;并提出了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治军原则和“因势因时而变”的具有辩证因素的战略战术。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改革 ,在中国近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由于他“天性好文”,即使日理万机、戎马倥偬仍坚持博览群书,研习学问。因此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悟出了一套很有价值、很有特色的读书之道。在此,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湘军水师是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湘军三兵种里(水师、陆师、马队),水师“尤能制贼死命”。因此,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后,论功行赏,首推湘军统帅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功,湘军水师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的历史作用,关键在于其营制方面颇有特色。而曾国藩创立湘军水师之功也主要体现在水师营制的建设上,这是他政治生涯中一项成功的事业,本文拟就湘军水师的营制作一初步的探索,希望对于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和复杂的历史人物,其家教思想在近代历史 上曾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 曾国藩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要家人“每日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相勉。” 曾国藩要家人修身,就必须“慎独”。所课“慎独”,就是要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 合封建的伦理道德。“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 善于寡欲,”都不外乎“慎独”二字,能做到这点,“则内心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 神,”就能“天君泰然。”他视此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是“守身 之先务。”〈1〉要去寡欲,就必须以“不忮不求为重。”所谓忮,就是嫉贤害能,妒功争 宠;所谓求,就是贪利贪名。在他看来,“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 卑污。”〈2〉  相似文献   

10.
提起中国近代史,绕不过曾国藩。他以一介书生,组建湘军而扑灭太平天国起义,维清朝统治于不倒;他面临外侮,兴办近代洋务,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后人评价他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曾国藩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反,中西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这一严峻的现实摆在曾国藩等中国土大夫面前,是死抱儒家学说不放,继续实行排外,还是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接纳近代西方文化?曾国藩对近代西方文化这位不速之客采取的是既痛恨又欢迎的矛盾态度。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举起西方基督的旗帜,对统治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之久的孔孟之道给了致命一击。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自然不能漠视孔孟之道和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覆灭。他说:“粤匪窃外夷之绪,祟天主之数,……土不能涌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公元1811年~1872年)字涤生,乳名宽一,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政府到蒋介石民国时期,不少人所崇奉的偶像之一。百年来,对他的评价,从“勋高柱石”的“英雄”到“汉奸刽子手”都有,真是判若云泥。曾国藩处于中国封建主义没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连接点上,其思想深深打上了中国近代史的烙印。尽管他在主政时劣迹累累,但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特别是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却有不少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和“调和汉、宋”的治学理路以及经世实践息息相关。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内容形成以培养通晓洋务的练兵、制器等近代科技人才为根本,以发展海防教育和留学教育为重点,以“借法自强”为终极目标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具有承前启后的显著特点。而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是其洋务实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对其洋务实践以及“同光新政”的开展,都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系纲说:“总起曾国藩的一生来说,他是一个穷凶极恶残民以逞的大刽子手,他是媚外卖国的大汉奸,他是一个集中国封建文化的反动黑暗面的大成的恶魔。”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一、曾国藩并非无民族气节 曾国藩一生正处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折的时期。作为封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面对列强的侵略,他通过对君主的绝对忠诚,表现出对国家与民族危亡的忧虑,尤其在其初期,这种忧虑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湘军是由被清政府称为“中兴之臣”的曾国藩所建,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迅速崛起.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针对清朝正规军八旗、绿营兵的积弊,在浓厚的封建意识、勤王忠君和捍卫封建礼教的指导思想下,改弦更张,大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军思想.曾国藩的建军思想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曾国藩本人也被称为近代军阀的鼻祖.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曾门五兄弟》,写的是曾国藩兄弟五人曾国藩、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和曾国葆的故事。为什么读这本书呢?是名人效应在起作用。曾国藩是一个载入中华史册的名人。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今湖南人。他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廷军政,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他效法西方,坚持富国强兵,堪为洋务运动先驱;他在义理考据方面,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他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由此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继承了儒家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孝悌、立志、重教、勤俭等许多精华思想,但也存在浓厚的封建宗法意识。由于曾国藩的个人经历和所处封建末世的时代特点,他在家庭教育中“匡时救世”和“持盈保泰”、“明哲保家”的思想是并存的。实事求是地评析其家庭教育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成为近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在某种程度上受赐于传统的礼学思想。他吸纳了先秦至清初礼学思想的素养,认为“礼”不等同于礼节仪式,而是修齐治平的根本,万事万物的归结。“其学问宗旨以礼为归”,认为礼学经典是经世之学,以及立身处世和修身养性的必读书,并将其作为融通汉、宋两家的途径。他继承了礼以“时”为大的思想,主张因时变通,从而能够进行不同于传统的某些改革。但又不赞成“轻徇俗好”,仍坚持传统礼制的基本精神,维护旧的社会秩序,从而限制了变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近代的历史条件下,“礼”所蕴含的“不泥古制”的变易精神,为传统文明转向新的文明提供了一条渠道。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及其相类似的传统士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近代文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倡行船山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船山学便走出湘学地域,成为近代中国的一种“显学”。曾国藩力倡船山学,是出于“保卫中国传统文化”和树立湘军思想旗帜这样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将曾国藩定位为“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创始人”,首先必须充分分析中国儒学的发展阶段,本文建议分为“四阶段”。“近代新儒家”属于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借鉴中外新儒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有必要对新儒家重新定义,并确定曾国藩是新儒家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曾国藩的新儒家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必须分析曾国藩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前期背景。曾国藩的新儒家以回归原始儒学为核心体系,将原始儒学“学以致用”的思想发扬广大。因此他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了十大内容。提出儒学四科,把“经济之学”从“义理之学”中独立出来;重新解释“理”,以“礼”实践“仁”,以“法”惩罚犯罪;提倡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实践儒家的爱民主张;打破官方儒学的专制思想,坚持民主管理任人唯贤;倡导原始儒学的科学精神,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忠诚为天下倡,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经世致用”的始终;以“诚”治军,用曾氏“经济学”取代旧理学成为湘军的思想体系;继承儒家“修身为本”的理论,培养一二君子改变社会风气;借鉴道家清静无为的精神,倡导君子仁人韬光养晦;借鉴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引导世人弃恶从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