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孟凡惠 《文教资料》2013,(35):132-133
1996年在美国出版的英文书籍《中国流行》是这样评价郑晓龙的:“他的目光永远放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明天上面.”而从参与策划《四世同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到执导《北京人在纽约》、《金婚》、《后宫·甄嬛传》等热播电视剧,郑晓龙一直在用作品印证这一评价.本文希望通过对于郑晓龙导演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北京人在纽约》以及在21世纪初热播的《后宫·甄嬛传》两部作品中对于原著作品改编的研究,分析整理并总结归纳出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小学教师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家巴金称老舍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著名戏剧家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小说《骆驼祥子》畅销美国,他的话剧《茶馆》轰动欧洲,相传“文革”期间瑞典人不知老舍已经投水身亡甚至准备给他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的太平湖边坐了一整天,25日清晨,人们发现他死在了太平湖,年仅67岁。老舍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太平湖自尽呢﹖太平湖,一个当年北京不出名的野湖,只是渔民…  相似文献   

3.
《音乐世界》2013,(8):66-66
《真实魔鬼游戏 THEORIGIN》改编自山田悠介的人气恐怖小说《真实魔鬼游戏THE0RIGIN》将于4月9日开始播放,本剧是本乡奏多第一次单独担任主演的电视剧,他透露:“自己会努力,好好享受拍摄过程中的动作戏。”  相似文献   

4.
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首播.这部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全景式描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着力展示了大变革时代青年农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他们的命运变迁和心路历程.这样一部电视剧率先“登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座城市,不管是有意还是巧合,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5.
关捷 《八小时以外》2013,(10):104-109
吴秀波参演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给观众看到了另一类中国男人,即温柔硬汉,无论是Frank还是程婴,他们都文雅而强大。近日热播的电视剧《精忠岳飞》,他饰演的高宠虽是英雄气概却不乏似水柔情,临阵对敌,仍不忘问车里的娘子“一个个打”还是“三个一起打”?  相似文献   

6.
据(新闻晨报)报道,在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发布会现场,北京电影电视局给剧组颁发了“优秀电视剧”证书。评价是“忠实原著,改编成功”。电视剧未播先发奖,记者们还是头一次碰见。而这部改编自经典的电视剧,也引起一些争议。新版《家》以觉新、瑞珏、梅表姐之间的三角恋作为故事主线,中心人物觉惹想要冲破旧势力束缚的内容被淡化。这样处理名著。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  相似文献   

8.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川鲁迅这两部小说集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根据曹桂林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从北京去的前小提琴师王起明满嘴粗话。而懂英语的观众告诉我,王起明还有一些“洋骂”没有上中文字幕。我没有读过曹的小说,不知电视中的国骂洋骂是否本诸原著。 现在曹桂林的新著《纽约上空的中国夜莺》上市了。我没空读整本小说,在旅途中随缘看过几家报纸上的连载,发现《北京人在纽约》的这个续篇比那个电视剧更喜欢讲粗话骂人,而且档次更高——骂人并非由于初履异邦抑郁烦躁要发泄,而是源于“爱国”的激情,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然。  相似文献   

10.
思雨 《初中生》2015,(4):8-10
他的行情正在被看好,除了已播的《古剑奇谭》,电视剧《盗墓笔记》的男主角也将由他出演——《盗墓笔记》的同名原著小说有三千万“粉丝”. 1987年出生、出道七年的李易峰自然不算“小鲜肉”;不到而立之年就红了,似乎也不能说他是大器晚成.这两个近年来最常用的标签,在他身上都不适用.李易峰身上有着同代偶像明星的特质,比如更懂“粉丝”的心.  相似文献   

11.
<正>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被誉为“京味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展现北京的民俗和城市的生活,成为北京的一种文化符号。老舍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戏剧文学家,他的话剧《茶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老舍对济南这个“第二故乡”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济南留下了很多优秀著作,《济南的冬天》就是代表。  相似文献   

12.
“乡土文学”的提法不是鲁迅最先使用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上,刊出金宏达同志的《论早期的“乡土文学”》一文。他认为:“乡土文学”形成于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十年。“将这个提法运用于这一个时期的文学,是从鲁迅开始的。”其根据就是鲁迅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的两段话: 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许钦文自命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  相似文献   

13.
<正>《大江东去》是作家阿耐的小说,讲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人物在时代变革浪潮中探索、浮沉的故事。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大江大河》,受到很多观众青睐。小说中的杨巡,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他最早走街串巷贩卖馒头,后来在老乡租的百货商店电器柜台打工,  相似文献   

14.
宁财神档案宁财神:上海人,生于1975年。本名陈万宁,自嘲比较“贪财”,于是给自己取名“宁财神”。他15岁上大学,学习金融专业,毕业后曾做过期货生意,但并不成功,此后改行从事平面设计和写作。在做编剧之前,宁财神已经多次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被网友奉为网络上的“三驾马车”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剧本《健康快车》、《都市男女》、《武林外传》,小说《缘分的天空》、《无数次亲密接触》等。八十集搞笑武侠电视剧《武林外传》,自从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播出后,便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尤其是赢得了广大青少年观众的追捧。剧中…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一月,我见到了水格。《青耳》是水格的第六本书。与他以前的小说中呈现的极为绚丽的景象不同的是,《青耳》很“生活”。小说中描绘的种种场景,像是曾经发生在我们的青春里的事,这种“真实”来自于对生活的还原,并在一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金庸吹捧成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文学大师,有人则称他的小说只不过是“人妖的艺术”而已——眼下,电视剧《笑傲江湖》正在中央台播得如火如萘,金庸和他创作的“江湖”种种恩怨,遂成一时之热门话题。不久前,我读到一位评论家的文章,谈的也是金庸,立论很有味道:20世纪中国文  相似文献   

17.
陆天明:守望自己的良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陆天明,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反腐”力作。文学作品要针砭时弊,要为百姓鼓与呼、为反腐倡廉摇旗呐喊,不仅需要作家的良知,更需要其直面人生的胆识与气魄。陆天明的创作从小说到电视剧,又由电视剧至小说,《苍天在上》发行12.5万册,《大雪无痕》发行18万册,《省委书记》再创新高,在电视剧开播之前就发行了22万册。《苍天在上》曾经创造的40%的收视率和《大雪无痕》的热播,令陆天明当之无愧地成为“反腐文学”的领军人物。冬日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坐在陆天明家的客厅里享受这午后的阳光…  相似文献   

18.
甲:现在是电视剧教历史,帝王将相历史名人一个个登上荧屏,比教科书讲义生动活泼力量大。新出现的大部头是《三国演义》。不谈电视剧,不妨谈谈这部小说。 乙:有个故事你大概知道。清朝的满族猛将额勒登保曾受他的长辈海兰察指教说:“你会冲锋陷阵,应当学点兵法。”因为他不识汉字,便把满文翻译的《三国演义》给他读。海兰察是行伍出身,从小兵一直升到福康安大帅的副手,是乾隆“十大武功”中起大作用的副统帅。他认为《三国演义》是教兵法的教科书。 甲:几十年前常听人说,“看了《水浒》学打架。看了《三国》学奸诈。”这话不论识字不识字  相似文献   

19.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相当出色的长篇小说家。他的三部连续性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渡》无疑是中国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端。小说在结构模式,人物塑造,风俗特征。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突破。它根植于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追求,展现出了现代历史小说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接到首都体育“三老”(老体育工作者、老运动员、老教练员)联谊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四周年报告会请柬的时候,负责联系工作的老师喜滋滋地告诉我,“来吧,何老也来。他还要把不久前他夫人梁丽娟(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撰写的《何振梁:五环之路》一书赠送给老同志们呢。”何振梁,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外交家、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推动者、中国体育事业的历史见证者。他生于1929年,是浙江上虞人,曾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