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的邻居老孙头有个浑名———“铁板脚”,他一年四季都不穿鞋,用他的话说,耕田种地,也用不上鞋嘛。老孙头有个儿子,名唤小孙头,今年读初一。因为儿子住校,老孙头每个礼拜都要给他送米送菜。也许是儿子虚荣心作怪吧,他总是觉得老爸这双“铁板脚”越看越不顺眼。有一回,小孙头正上课,“铁板脚”来送米、菜。也不知是哪个捣蛋鬼大叫一声:“铁板脚”,引得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孙头未生气,笑呵呵的。可这一笑,又露出了两排黄黄的大牙。小孙头斜眼打量着老爸,心中不悦,生气地说:“你以后可不可以穿上鞋子?没个样子,你要初中生之友快乐号别人笑杀我…  相似文献   

2.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美国人听,他会笑一次——你讲他就笑了,因为他一听就懂了。可是,你把笑话讲给犹太人听,他根本不笑,他会说:“那是老掉牙的笑话了,再说,你都讲错了。”英国人拘谨,脑筋…  相似文献   

3.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  相似文献   

4.
老友如瓜     
正上辈子,我可能是个蓑衣农耕人,篱笆豆架,有几个瓜果朋友。老友如瓜。认识多年的老孙像南瓜。老孙不善言辞,他的世界是安静的,又是任性的。不会与谁争辩,俯仰横卧,活得恣肆。一棵藤蔓牵着他,就像南瓜俯伏在老宅旁,在这个小城不曾走远。老孙本来是可以走远的。当年有几个朋友南下,邀老孙同行,老孙是个恋旧的人,舍不得挪窝,也舍不得辞了工作,他就像南  相似文献   

5.
莫老师     
杜亦然 《初中生》2004,(29):36-37
莫老师叫莫晖,他个儿敦实,脸不很黑,嘴边的胡子总是刮得光光的,留下一圈青青的胡茬儿.他看人的时候总是含着点儿笑意,不管是谁,他都是一样地笑,好像上辈子欠了谁的笑似的.  相似文献   

6.
正大卫说话,用的是另一种语言。他一点都不像我,不像妈妈,不像爸爸,也不像我认识的任何人。当我们笑的时候,他不笑;当他难过的时候,他也不哭。有时候,他生气了,一整天都不和别人说话。不过,大多数时候,我是喜欢大卫的。因为,他是我的弟弟。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爱人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讲完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笑",练习三的第一题我一改往日的做法:"大家喜欢笑吗?"我们的交谈开始了。听了我的问话,大家异口同声:"喜欢。"有孩子现出疑惑的神情,我接着道:"是的,没有人不喜欢笑。心理学家研究,在人的喜怒哀乐中,笑的表情最多,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按一百年来算,每个人一生平均要笑36000次。人们为什么这样喜欢笑,笑到底有哪些好处?""笑一笑,十年少。"有同学喊道。"你是说笑可以……"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抢了去:"笑可以让人变得年轻啊!""笑一笑,不吃药。"吕兴起站起来笑着说,"笑可以为人们治病。""笑还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新生儿似乎生来就会微笑,当你搂抱、抚摸着并轻柔地呼唤和逗引他的时候,他就会报以天真的微笑。其实新生儿的微笑出生后就立即出现了。这种最初的笑,即使没有外来的刺激也会出现,它是一种具有一定节奏的运动,被称为自发性笑。此时的微笑反映神经兴奋周期,和外  相似文献   

10.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这也许是因为我在他家客厅里、坐在他对面的时候,他听着钟书说话,经常是这副笑容。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也许钟书是唯一敢当众打趣他的人。他家另一位常客是陈西禾同志。一次钟书为某一件事打趣傅雷,西禾急得满面尴尬,直向钟书递眼色;事后他犹有余悸,怪钟书“胡闹”。可是傅雷并没有发火。他带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傅雷还是有幽默的。  相似文献   

11.
邻居的孩子大学毕业了,我看了他们班的毕业照,发现大部分人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爸爸也说:"照毕业照怎么没几个人笑啊?"孩子没好气地说:"还笑呢,毕业等于失业!"  相似文献   

12.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讲完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朋友     
文文 《海外英语》2007,(1):66-68
[1]弗拉基米尔极有可能天生爱笑.在逐渐了解他数年后,我得知他不仅慷慨大笑,而且一点也不担心你可能会拿走比你应该得到的更多东西而他或许会吃亏.的确,他经常会没有明显原因而大声笑起来,给人留下印象的是他的笑声,而非他本人.当他在喝一碗汤的过程中、站着排队或在汽车站的时候,他都有可能会大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4.
将寇准视为"晚唐体的盟主",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观点。认为寇准是"盟主"有两个理由:一是其政治地位高,二是他文学交游广。但是,身份的高贵与否并不是统领一个诗人群体的决定因素,而从"晚唐体"几位代表诗人的交游情况来看,"与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的也绝非寇准一人。就实际创作来说,他的诗歌成就既非出类拔萃,也不曾有过领导组织晚唐体诗人进行集体创作的经历,因此很难称为晚唐体的"盟主"。事实上,宋初的晚唐体,根本没有"盟主"。  相似文献   

15.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16.
儿子已经幼儿园毕业了,可到九月份的时候,他还不到6岁,所以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等一年再让他读小学。他自己不同意,说“我要上小学,我要学好多好多东西。”并且经常会在人多的时候突然说:“妈妈,九月份我就是小学生了吧。”那种骄傲、那种略带着炫耀的神气会让我发笑。但笑过以后,是深深的忧虑。我是一名师范教育工作者,几  相似文献   

17.
廖公弦诗歌中的"月"意象,是他追求、探索的意象美学象征,也是营造诗歌意境的主要手段之一。"月"意象,一方面展示了田园式的意境,另一方面又充斥着不协调的政治话语诉求。同时,廖公弦在创作的不同时期,诗歌"月"意象内涵也在无形中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8.
罗渝 《中学生百科》2012,(36):23-25
据说老孙头以前叫孙老头,后来不知道是大家觉得对他老人家有不敬的意思,还是他自己不喜欢被这么叫,他的外号变成了老孙头。老孙头是个踢足球的,至少以前是。今年暑假第一次去大田湾体育场便遇到了他,说他自己来上大学以后虽然实现了一直的梦想,天天踢球,但也算是幻想破灭。老孙头说过,十八九岁如  相似文献   

19.
陈祳 《语文学习》2023,(11):11-13
<正>1990年8月下旬的一个午后,热。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的是孙元清主任。身后跟着一人,脸上、敞开衣领的脖颈处泛着酡红。老孙说,我找了步根海来帮你,杂志的事你和他谈。说完,转身离开。于是,我们坐下聊天。我说,我知道,我们是校友,徐振维老师他们多次说起你,今天终于得见本尊了。他笑说,我也不止一次听说过你。  相似文献   

20.
春天     
阿圆是金门金沙市场一家杂货店里打杂的小妹,长得不是很好看,加上老板以吝啬出名,所以跟其他杂货店比起来,他们的生意差很多。阿圆17岁,应该中学毕业不久,因为她老穿着一件还留着学号的深蓝色旧外套。她话不多,笑的时候老是掩着嘴。后来我们才发现她缺了两三颗牙。"怎么不去补?"我们问。她说:"我爸去台湾做工了,说赚到钱会给我补。"杂货店老板是她的亲戚,但使唤她的语气一点儿也不亲。有一次,我们甚至听见他跟别人说:"我是在替人家养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