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作为中方院长,在英国格拉斯哥的南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两年。两年中,自己作为一位学院的管理者和汉语教师,通过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以及与苏格兰当地民众的广泛接触,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使得"孔子学院"这个在当地原本陌生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当地,"了解中国和学习汉语"一时成为民间的一种时尚。回想孔子学院两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     
正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父亲一生似乎就做过两件事:读书和教书。相传,我家的祖上也曾是读书的,不知是哪一代,还出过一位进士。到高祖时,家道中落,高祖父死后,高祖母带了六个儿子离开祖籍鹤庆外出谋生,先到维西,在维西留下长子,高祖母后来又带了其余五个儿子来到位于金沙江边的一个叫格子的村庄落籍,高祖母死后就葬在格子村后云岭的高坡上。六个儿子中,我的曾祖父最小,曾祖父育有一子二女。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道开始好转,祖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王子与贫儿》(1880)等以少年为主人公的作品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菜门斯。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4岁时,全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巴尔居住,在那里他度过了少年时代。汉尼巴尔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边,因地处南部交通要道而热闹繁盛。1867年,吐温32岁时,他以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时报记者的身分与去欧洲和巴勒斯坦的旅游团同行,乘的是“桂格城”号轮船,历时半年。他从所到的各个地方,向报社发回许多非常有趣的报道。这次旅行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机,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美貌姑娘奥莉薇娅·兰登的弟弟查尔斯·兰登。  相似文献   

4.
父亲身体一直硬朗,年届九旬还能够生活自理,且思维清晰、耳聪目明。我一直以自己已经六十多还有一双九十多岁的父母在堂而庆幸和自豪。我每每打电话问候他们:您们身体好吗?父亲总是回答:我们很好,不必挂心。声音洪亮、爽朗。然而,怎么也想不到,一刹那间,父亲会突然离我们而去。那一天,我的女儿下乡到漕涧,父亲就一直给她打电话,女儿在忙完了工作以后,才回到家中,祖孙三人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出生于一个无名小山村,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代表和当代名人。他是哲学家、社会评论家、发明家、畅销书作者,而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他对什么是由东西方优秀道德价值交织在一起的“文明”重新下了定义。下面是他的女儿、中文版《读者文摘》前主编林太乙撰写的她父亲杰出的一生以及他和她母亲廖翠凤之间的爱情。他代表男子的“阳”,是男性力量的具体体现:才华横溢、聪慧睿智。而她则代表女性的“阴”,是一位处处顺从他的温柔的女性,使他一直眷恋着家和纯朴的家庭欢乐。我们从他所生活的最充实的一生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自身。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个家族里三代男子都是医生,6岁那年我就拿到了我的第一只听诊器。  相似文献   

7.
肆无忌惮之人1932年,父亲因在上海创办《论语》半月刊而享誉中国文坛。《论语》专门刊登幽默和讽刺性文章,而父亲撰写的稿件最吸引读者。他的散文嘲弄政府官员,他曾说:“虽然你是个官,你仍然是个人,”并描绘现代生活的不当之处。每一期新的杂志一出刊,学生们首先读的是他的  相似文献   

8.
“他不正像个普通人吗?”1969年,父亲当选为国际笔会台北中文中心的主席,并于1972年和1973年两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当时他正在同台北一个小编辑部的人员一起编纂《当代汉英词典》。社会上急需一部新的汉英词典,以满足社会和技术变化的需求。父亲以他通常的工作方式夜以继日地伏案写作。一天,他正为这部书的最后一部分润色时,眼睛变得模糊起来,连所写的东西都看不清了。转天早晨,母亲注意到他的脸通红,嘴歪斜。在医院里,医生们说这是中风的前兆。我六神无主地飞往台北。感谢上帝,父亲看来和往常一样,还跟我们开玩笑。医生说他几天后就能出院,但至少需要完全休息两个月。可喜的是他那敏锐的头脑未受损伤,我返回了香港。  相似文献   

9.
顾潮 《东方文化》2003,(4):21-27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来说,书信无疑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较之正式场合的言论而言,书信更真实反映出作的思想观点。上世纪30年代丁江、赵丰田在编辑《梁启超年谱长编》这部近80万字的巨  相似文献   

10.
突然就想起了去年的那个冬至。我依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每日必看的报纸,心绪却没有了往日的平静,有些恍恍惚惚的。窗外,天被厚厚的云所笼罩,似乎还有一层雾气在流淌,没有风,气温降到了这个冬天的最低点,一种大雪将至的感觉,我感到了彻骨的冷。  相似文献   

11.
12.
父亲     
正~~  相似文献   

13.
父亲     
杨晓洁 《大理文化》2013,(10):43-48
父亲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东西,却一直无从下笔,父亲的确是太平凡了,一个普普通通山乡农民,一生简单朴素,真没有什么可写的,而平凡的父亲在我心底里一直就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任何东西都无从替代,那种情怀,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又都无力表达。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识字,识很多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仅识字还博学,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就念"春雨惊天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等长大一些,可以跟在劳作的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14.
父亲     
一直以为 父亲,还是我心中的那尊神 可是,突然发现 父亲,真的老了  相似文献   

15.
父亲     
父亲是三年前去世的。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还在单位上班,等我赶回老家,我看到父亲被剃光了头发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已经冰冷的脸,我什么都不敢想,我只希望会出现奇迹,奢望父亲的生命再扛十年。  相似文献   

16.
面对父亲     
《爸爸》,一部老电影,1966年,匈牙利,黑白片。看这个片子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导演伊斯特万·萨伯,另一方面就是看着封面上那对父子阳光灿烂的笑容时,有些怀疑——记得几年前在那部由15位世界著名导演合作的《10分钟年华老去》(Ten Minutes Older)中,萨伯的那10分钟可是出奇的现实而残酷,短短几分钟,他就完成了一个生活中你无法否认,甚至也可能无法回避的悲剧,导演也平静到了冰冷的地步———难道早期的萨伯会是这么轻松而乐观的吗?小男孩儿对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去世的父亲做种种的猜想,不管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细节,都会激发他的想象。父亲是…  相似文献   

17.
老兵父亲     
一父亲到了晚年的时候,记忆逐渐开始衰退,这对于一个有着许多坎坷经历的老人来说,不知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总缠着父亲讲他作为一个士兵时候的故事。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有着百团大战和淮海战役经历的父亲无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讲坛>里的纪连海老师在讲和珅时,谈到了当年敢与不可一世的和珅大人叫板的尹壮图.他说:"尹壮图,字楚珍,云南昆明人……"我顿感疑惑,印象里尹壮图是云南蒙自人呀,以前还在云南祥云县文管所见过他的书画作品,简介里写的是云南蒙自人.……  相似文献   

19.
已经是晚上了。送饭车和晚间查房的嘈杂声已渐渐消逝。他们给我父亲的药终于生效了,他正在平静、安祥地休息。他已濒临死亡,大夫说,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了。我半睡半醒地坐在他的床边,头脑里充满了童年时代的回忆。我在妈妈热汽腾腾的厨房里呆着。她正在炉子上煮衣服,屋里充满了黄洗衣皂刺鼻的辛辣味。她转向我,摇着头说:“博比,到外边玩会儿去。老看书会把眼睛弄坏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     
杨湛 《大理文化》2014,(2):45-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