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设计思想初中物理“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属于物理规律的教学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 ,是其本质联系的反映 ,它是以观测和实验为起点 ,从中获得思维加工的原材料 ,对物理世界秩序性的整理和规律性的数学描述 .物理规律的教学 ,主要是建立在定量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观测、经验、概念、假说等环节 ,总结和归纳成物理定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双边活动 .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 ,从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来看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的感性材料 ,通过有关的定量实验和观测 ,创造一个理想的物理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及时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 ,可以把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感知阶段 学生通过外部感受器将所获得的信息输入大脑形成表象 ,如果说观察是思维的窗口 ,那么感知则是一切智力活动的门户 .2 .加工阶段 对物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 ,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形成阶段 借助于形式推理和物理量值间的数学关系 ,使物理...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橡皮、食盐水、眼镜片、2B铅笔芯、塑料直尺,小红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她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探索的过程,尤其物理教育本身更是离不开探究、离不开生活的。所以教师如何把握好启发、引导、指点的作用;如何把知识融合、系统、提升;如何把老师的教、学生的学统一起来,让学生真正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后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师的教学目的与意义。基于此,我在不断地积累、总结着我所教的每一堂课的教学经验。本文便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片段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发展的进程,大多是很曲折、很不平坦的,特别是那些更新了传统观念的科学发现更是如此。这类新理论的问世,往往在一段时间里被人误解,其学术思想还可能遭到压制和责难。  相似文献   

5.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应用极为广泛。作为中学物理教材是一个基本点,也是重点,历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怎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地运用,教师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人就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必修)课本中第二章,第二节“欧姆定律”的教学谈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欧姆定律是电学,乃至整个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电学定律之一,这一定律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属“理解”层次,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本章的内容很丰富,在实验方面:研究电流、电压跟电阻的关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以及测量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在理论方面: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欧姆定律,以及欧姆定律作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依据,应用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个电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不论是教学,还是从事研究,实验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在成人物理课的教学中当然也应给以高度的重视。基于这个认识我制定了“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的教案。一、教学课题:工农业余中等学校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电流定律,第四节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8.
一、欧姆定律的实验思想和方法 欧姆定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即控制电阻不变,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由此得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两个物理量,都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相似文献   

9.
魏永杰 《山东教育》2003,(26):47-47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规律,所以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材中都有该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握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而言,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该内容,但为了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高中阶段有必要从头再学一遍。下面就这节课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在讲授过程中有哪些侧重简单做一总结。初中阶段的教学大多是结论式的,虽然强调定律的内容,但不注重对定律的探索过程;虽然明确了各物理量的概念,但没有揭示各物理量的内涵。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就是首先指出电流…  相似文献   

10.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从初中电学教材的前后联系来看,本章处于中心地位,对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欧姆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而“欧姆定律”一节又是本章的核心,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启发、指导学生学好它,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中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欧姆定律I=u/R的物理意义大部分理解正确,而为什么总有一部分学生对R=U/I的物理意义理解错误呢?例如:“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其导体的电阻为R,当电压增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初学时,填2R的学生不是少数,需经多次强调后方才有所认识;再如对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许多学生会有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等错误说法,总之, 对欧姆定律的总体概念模湖不清,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1.
一、疑点的提出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定量关系的一条规律.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即I∝U.通常把这个关系写成I=U/R等,或者R=U/I.其中R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新课时,由于之前的初中《科学》课上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初步知识,因此对高中深化和提高的内容作了较好的同化和顺应.然而在做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后,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适用条件,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界定等知识点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教科书上相关内容的表述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2.
一、没有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示的量程不明,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V1的量程是V,V2的量程是错解V,:小灯泡L1上的电压U1=·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易产生如下错解:错解一:误认为电压表V1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错解二:错读电压表V1的示数为1·2V或5·1V;错因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不能正确分析电压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压;二是没有弄清电压表量程和每一小格的刻度值,造成电压表示数读取错误·正确解答:由图1可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灯L1和L2串联后两端的总电压U,电压表V2测量灯L2…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这个定律在我们今天看来很简单,然而它的发现过  相似文献   

14.
李明 《物理教师》2002,23(6):27-28
探究式学习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旧知 ,在探究新问题时使旧知活化、重组 ,形成知识结构并向能力转化 ,而在此基础上获得的新知和旧知是联系的 ,更重要的是在探究中让学生感受、体验科学发现的全过程 ,从中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很有价值的 .探究式学习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 ,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为…  相似文献   

15.
用数字化实验器材做物理实验,不但具有传统实验客观、实在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快速、高效、简单、明了等物理教师渴求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利用DISLab实验器材开展“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数字化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器材的布置、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实验变量的设置和实验规律的获取.  相似文献   

16.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研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定律的得出实质上也是依据欧姆的实验方法(即控制变量法):一是改变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四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的关键,是做好教材给出的学生实验六: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通常在教学中学生是在学习完理论课以后再去实验室做该实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为此,我们把实验六稍加改造,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演示实验,本节课结束以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六,这样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主要由一个实验用电池、一个用来作为外电路的电阻箱R、两个分别用来测量外电路和内电路上电压即所谓外电…  相似文献   

18.
19.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核心内容,它涉及的知识点多,相关的公式形式多样,再加上由欧姆定律推导出的多条规律,使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复杂性。涉及欧姆定律的试题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  相似文献   

20.
一、没有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例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示的量程不明,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如图所示,则V1的量程是______V,V2的量程是_______V,小灯泡L1上的电压U1=__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