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河南省新乡地区5所4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女生性别在移动学习使用设备的选择、方式以及进行移动学习的偏好和对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等问题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大家进行高绩效的移动学习,并提供更多积极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大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了解两岸大学生新媒介接触的偏好,探求他们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媒介内容接触上两地区别不大,信息和交际互动是两大内容;媒介使用上,大陆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够多,台湾学生更偏向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3.
张旭龙 《大观周刊》2013,(7):109-10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新媒介开始应用于艺术领域,使得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贵族文化,普通大众只要经过简单地学习都可以创作出像模像样的艺术,让人感觉艺术似乎就在身旁。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在于它的交往互动,但在我们发现在实际艺术交往互动中却表现的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而且是艺术观念上对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拔。创作滞后、大众参与意识与能力的缺位等原因,都阻碍了新媒体艺术的交往互动.这尤其体现在以空间现代性为特征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从来没有一个电子媒体能够像手机一样拥有如此多的使用者,手机互联网的诞生更为手机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以手机互联网为例,从各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对于这一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并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供解决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海文 《东南传播》2012,(11):36-38
海西发展已升为国家战略,各条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探讨了海西文化产业中的出版业的基本概况,总结了它走出海西的历史过程及其三大特点,比较分析得出了三大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档案的新闻趋向和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和新闻具有特征的趋向性、来源的趋向性、利用的趋向性。档案利用的公开性、公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是影响和制约档案成为新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涛 《新闻世界》2014,(5):281-282
新媒体技术的浪潮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这些机遇迎接挑战,改变观念,以人为本,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多个层面系统的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文化理念的嬗变和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括了当下中国电视文化理念的七种趋向与态势一,电视机构由"单一经营型"趋向"多元经营型";二,经营方式由″政府拔款"趋向"资本市场运作";三,传播观念由平面的"宣传理念"趋向立体的"传播理念";四,传播方式由"综合频道"趋向"专业频道";五,传播意识由"频道观念"趋向"品牌意识";六,传播思维由"趋同思维"趋向"另类思维";七,传播文化由"宣传中国文化"趋向"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宁波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N=481),探讨青年大学生的新媒介接触情况和新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是新媒介的积极使用者,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成为青年大学生与外部世界链接的重要渠道.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学习、社交行为等方面影响较大.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重新建构了课堂的空间意义;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对其社交行为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它巩固和强化了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0.
钟鹏  汪青云 《新闻世界》2014,(6):217-21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表明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学生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本文归纳出新媒体素养的含义,分析新媒体素养的要素结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十所大学的在校本科生的现有新媒体素养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现有的新媒体素养水平、面对新媒体及其传播信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4,(14):61-65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实体社区的信息传受形态,也影响了受众的媒体消费习惯。本文以《海西晨报》社区报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所面临的困境,社区报在内容上偏"硬",难以真正实现"接地气"的目标;在发行上过于粗放,未能实现精确投递;在广告经营模式上尚未实现分类广告的集约化经营;在社区服务上手段陈旧,未能实现与居民生活的深度融合。本文认为,当下我国社区报的突围之道在于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媒体融合为手段,开拓社区报的可为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媒介时代河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红强 《今传媒》2011,(6):38-40
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先天"把关"不足,后天监控缺位,以至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这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信息评估能力、媒介使用参与能力5个方面,调查获得了河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推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其成为各种异类文化、边缘文化的滋生土壤,而在同样的空间里,主流文化却相形见绌,从而导致了新媒介文化生态的严重失衡.大学生因其知识性强、新思维强、接受力强、创造性强、表达欲强等特点,在现有的新媒介文化格局面前兼具高受益性和高风险性.为了发挥新媒介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正面功能,必须通过文化博弈维持新媒介文化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是新传媒的天下,当代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主人公。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介环境的特性与当代大学生对新传媒环境的认识现状,再以网络作为新传媒的代表分析大学生与其的相处互动,得出大学生的确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最后给出建议,以提高"媒介素养"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大学生与新媒介环境和谐相处,保证最大化而安全可靠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顾海杰 《今传媒》2010,18(10):106-107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具有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性。新媒体舆论对抗,以舆论信息为武器,运用信息数字技术,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载体,通过舆论宣传、信息传播激励己方,削弱对方意志,争取第三方同情支持,从而争取主动和胜利。  相似文献   

16.
17.
论述信息资源管理对海西知识创新的支撑作用,并对支撑海西知识创新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海西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最后总结支撑海西知识创新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四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末,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视觉传播的立体化、 动态化逐渐成为了主流,这种针对传统形态上平面化、静态化的改变,开启了具有多媒体共存、三维立体视角、 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替代传统印刷设计产品的新媒体时代,媒体语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新媒体一词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建立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90后大学生群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各方面影响,探究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同时,寻求让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生活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利用它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等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以上海地区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阅读时间分配、文献来源、阅读场所、阅读媒介、对新媒体的认可等问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