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尊称与礼貌     
礼貌是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情景因素及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在人际交流中的综合反映。尊称通常是为表示礼貌的,但也有表示不礼貌的可能性。其是否表示礼貌要根据各种因素的综合关系而定。文章认为礼貌关系的表现有四种:礼貌、不礼貌、非礼貌、无所谓礼貌不礼貌。  相似文献   

2.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不同的交际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语篇构建、人际商讨、元语用功能。运用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从而揭示其在人们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尊称     
  相似文献   

4.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语言凝练,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能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历代诗苑中,奇才怪才层出不穷。人们根据他们的特点,冠之以各种尊称。  相似文献   

5.
令堂的词语演变要分别从令、堂的演变分析。令是美好、善,由这个意思演变为对自己的家人或晚辈的美称,后来其中有些演变为对别人的敬称。令尊令堂不仅表示对方的父母,还表示第三方的父母,前面可以加第二、第三人称代词,还可加你家等名词性词语,加指示代词,前加人物名词。并且,令×,一类尊称词语都有这一特征。堂与母亲居住的房屋建筑有关,与妻妾婚姻制度观念有关。同时,跟堂有关的词语基本都有尊上的观念,带有父系社会关系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6.
尊称“您”的产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您”字最早见于南宋、金时期(12世纪)文献,是“你们”的合音,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带有北方色彩。向南传播过程中,“您”开始表示单数,并且逐步占据优势,出现单复数混用状态。从元代开始,“您+亲属词”表示他称带有尊敬意义,并且获得社会一致认同。明清时期,“您”从“您+亲属词”结构中脱落,开始分担尊敬意义。至迟在清末,“您”表示尊称形成。民国以后,“您”表示尊称在北京话中使用就很常见了,直至发展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的代词。  相似文献   

7.
尊称     
《家教世界》2010,(11):8-8
语文课上,包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孔子、孟子的文章时说道:"古代如称对方为‘子’,那是尊称。"一位同学说:"包老师,您在古代该怎么称呼……"全班同学望着包老师笑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表示谦称和尊称的词语,这些词语到现在有的还在使用,有的却已经从汉语中消失。本文主要对古代的谦称与尊称做了总结,并研究了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学生续写的小说结尾的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影响“提供”言语行为“礼貌性”的因素,以及学生在实施“提供”言语行为时使用的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尊称比英语多,而且汉语中的谦称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这种称谓系统的不同是由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本文就汉语和英语尊称与谦称的差异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国学生只掌握言语的表达方式 ,忽视交际场景 ,造成了语言的不得体。本文对中国学生英语交际中的英语不得体现象进行例证分析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英语交际中如何才显得礼貌得体。  相似文献   

12.
同义句是外延意义相同的句子,它们的内涵意义往往并不相同。以语用学的礼貌原则为指导,对同义句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同义句之间的礼貌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级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礼貌准则,认为礼貌语言不仅文化、习俗有关,而且和人与人的关系、当时的心理状态有关,礼貌语言应是符合个人心理状态的语言选择。为此,提出几种礼貌语言选择的可能性,指出礼貌是双方的认知,为了礼貌语言的认同,交际时要弄清对方的信息,还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等。  相似文献   

14.
To mak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Politeness Principl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research of pragmatics.So politeness can first of all be considered as a phenomenon,an observable social phenomenon.According to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put forward by Grice,the users of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usually have the desire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observe the four maxims of good communicative behavior:Quality Maxim,Quantity Maxim,Relation Maxim,and Manner Maxim.However,people often violate these maxims intentionally,expressing themselves in an indirect way to convey the intended meaning.It is mainly for politeness that speakers tend to talk indirectly.Therefore,I intend to explore how to adopt proper politeness strategies and use English polit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to make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especially in classroom daily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5.
礼貌既有普遍性,又有文化差异性,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分别由顾曰国和利奇提出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面子与礼貌补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是一种公众形象,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丢面子,人们就要在日常交往中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他人面子所需求的言语行为。在实施一些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程度很大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应在言语交际中采用相应的礼貌补偿策略,最大限度地缓解对听话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威胁面子行为程度,使交际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日常交际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配合使用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研究委婉语与礼貌原则在汉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社会变量对使用委婉语和礼貌语言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使用委婉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是为了使交际活动更加成功和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借鉴中外学者有关言语礼貌问题合理见解的基础上,对言语礼貌行为背后隐藏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言语礼貌的根本目的在与取得最佳交际效果,完成交际目的。具体原因则因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者的个人动机和心理层面,话语环境,认知环境等的影响分为: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维护面子,赢得权势;遵守文化和语境规约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保全论及其礼貌策略,分析《红楼梦》中典型人物王熙凤在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四种礼貌策略,窥探其善于交际的人物形象特征,以期为王熙凤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20.
运用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保全论及其礼貌策略,分析《红楼梦》中典型人物王熙凤在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四种礼貌策略,窥探其善于交际的人物形象特征,以期为王熙凤人物形象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