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后勤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原有的福利型、公益型的后勤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全面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过十个年头,其中人力资源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顺利与否的关键,而对这一特殊资源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更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在高校后勤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仍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老人"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等等问题都成了阻碍后勤社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笔者对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力图从中提出提升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仅尚未完成,而且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从观念、方法和体制机制三方面进行创新,在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关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始干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以学生生活后勤为重点的新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将近十年。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尽管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现状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完全社会化的高校后勤;二是半社会化的高校后勤;三是尚未社会化的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5.
黄博  张海峰 《文教资料》2008,(6):213-214
几十年来,我国高校后勤为培养大批的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后勤管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改革目前高校后勤运作中存在的困境,就必须进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主要从高校后勤改革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途径的选择等方面来谈社会化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体制的逐渐深入,其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创新、改革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以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具体要求,提高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早已成为高校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的基本追求。以下笔者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几点创新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在市场化、服务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办学效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如此,高校后勤管理在管理模式、监管体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不尽如意,在较大程度上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如果不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创新,后勤改革就很难深入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文章对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谢志远 《文教资料》2011,(20):170-171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转变,解决了长期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就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多年来的成绩进行了初步评价,就当前改革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确保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是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理顺甲乙方关系,以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管"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99年11月召开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至立提出“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们要抓住机遇、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改革体制,建立新型的高校后勤体系,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制定了时间表。在加快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只有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政府主导与学校主体,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才能使后勤改革快速、稳定、健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加拿大学术界所倡导的学术与文化民族主义运动。从1968年在卡尔顿大学兴起,到70年代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和1981年一项新的国家移民政策的制定,加拿大化运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它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加拿大大学的课程设置、聘任制度及其实施,以及加拿大民族主义的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语用学的历史只有几十年.前者走过了口语与书面语并重,但偏重表达,然后偏重书面语,最后再回归口语与书面语并重,同时兼顾接受研究的发展历程;后者源于哲学研究的"语言性转向",侧重研究接受者推断表达者语用意图的认知研究.在语言使用与理解的互动方面,修辞学与语用学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0年之初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经历了探索、发展和深化阶段,成效明显:思想建设不断升华、发展的量与质不断攀升、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培训工作不断加强、红色网站不断涌现、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基地建设不断拓展、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民办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得到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的领导、搭建全国高校党建会的平台、确保经费投入、党建工作网络化、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建设、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学生党建研究的兴盛、共青团"推优"的加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生党建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版权贸易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相应的研究不断强化,表现在研究主体的队伍扩大,研究专著、研究论文数量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版权贸易的基本概念、版权贸易逆差、版权贸易代理机构、北京图书博览会、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贸易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跨学科、多元化研究力度不够,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强化,缺乏对发达国家版权贸易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5年来,我国犹太教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有关中国犹太教和犹太人、犹太教基本理论和典籍、犹太人婚姻制度、纳粹屠犹、犹太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犹太教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犹太教教法和教派的研究稍欠深入:个案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稍嫌单一。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采矿"学科体系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矿业大学在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中保持了固有的学科传统,构建了“大采矿”学科体系。实践证明,“大采矿”学科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促进了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东坡文化对黄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影响深远,黄冈东坡文化研究的历史很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几乎从苏东坡贬居黄州以后,就兴起了对苏东坡和东坡文化的研究,近千年来其发展和影响不断深化和扩大,至今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黄冈东坡文化研究的深远影响,对黄冈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文化生活的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终身教育事业是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推展终身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终身教育行政政策是推展终身教育的保障和重要力量.我们选择了在终身教育行政政策的制定上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终身教育行政政策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语言性别研究在过去的15年间经历了一个显著变化的时期,即从传统的现代主义性别差异研究方法转向后现代多元的、动态的、本土的和微观的社会性别建构模式。这种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国际语言性别研究的发展,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理论和实例的角度分析了国外语言性别研究中的新趋势,有助于建构我国在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研究影响全社会,教育公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教育质量研究不断深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具有前瞻性,国际教育竞争力研究受到关注,教育改革理论研究受到空前重视。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继续深入,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成为热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持续增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逐渐兴起,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备受重视,民族教育研究不断拓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继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更加关注实践。总体上,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研究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优秀科研团队日益壮大,有力促进了教育科研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研究主题不系统,研究内容不深入,研究结论缺乏数据支撑,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等问题,需要大力提升教育科研水平,进一步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