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 《终结》是恩格斯晚年写作的重要著作,著名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就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和阐发的。那么恩格斯为什么要在该著作中提出这一理论呢?或者说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在《终结》一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长期以来理论界忽略了这一问题的研究。 关于写作《终结》的主要目的,恩格斯本人曾作过说明:为了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这实际上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的心愿。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时期就开始了这一工作。他们在一八四五年就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的形式首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由于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有马克思并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一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探讨被忽略不计;并未研究历史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当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被抽掉哲学观前提;《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才开始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倒成了《形态》中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诠释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所依据的文本应当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最主要的应当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哲学著作。如果只依据马克思的早期哲学著作来理解他的实践观,就很难摆脱从认识论和人本主义视角解读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偏狭性。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诠释实践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实践是指人的自我生成活动,能变为全面诠释实践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时期,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的历史特点,在建立自己新的世界观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哲学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哲学理论。价值本质论、价值评价论等哲学价值论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所研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价值论思想的发掘,对于当代中国价值论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过程,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思维和自然领域发现和证明唯物辩证法的过程。具体来说,这一创立过程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明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理论体系主要来自《反杜林论》与《自然辩证法》。这个思想体系主要是由恩格斯运作,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是符合马克思的思想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彻底的自然主义”或“彻底的人道主义”,包含着唯物史观的萌芽,但未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这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尚未形成,不能以此为根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而是针对费尔巴哈来说的。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正式诞生的源头。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哲学:既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功绩与合理因素,又深刻揭露其根本局限并彻底改造其根本局限。它标志着以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被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所取代,从而真正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最重要的一部巨著。这部著作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翻开这部巨著我们就会看到,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一 人类的历史包罗万象,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现象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如何从这些联系中认识事物,总结规律,比较的方法必不可少。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马恩都大量地运用了这一方法。 爆发于十六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是一个十分复杂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简称《战争》,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明)这部经典著作中,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篇光辉著作,文章主要论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揭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本文将就学界对这一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状况做一回顾,并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文本为参照,就学界对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基于前苏联20世纪3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地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归为物质本体论,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重大误解。学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难看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哲学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对立,也就是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更深刻的把握一定还要结合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综合把握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表述为劳动本体论,更契合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自1932年首次公开发表以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而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意味的哲学思想。然而,通过深入到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提供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语境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语境的分析.就会发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而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总论”。  相似文献   

1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圣麦克斯”章,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促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成熟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施蒂纳是马克思进行思维方式彻底革新的重要一环,这一环的意义就在于马克思通过揭示施蒂纳哲学内在的抽象思辨性质,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最终超越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路数,从经验的、现实的人出发,以物质生产和交往关系为基础,强调生产关系对个体的优先性和对历史的辩证本性的理解,来发出对生活和历史的唯物解读.  相似文献   

17.
“对象性活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分别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概念。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存在着内在联系,而且分别决定了三部著作的逻辑框架。从“对象性活动”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生产劳动”的过程,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程,也是唯物史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关乎“实践”的哲学,马克思的“实践”是一种有着具体历史内容的人类社会活动。文章对“实践”一词进行了溯源,并围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个文本中的“实践”概念进行考察,梳理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实践”概念的二重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人类社会活动时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强调人类需要的基础作用。在二人合著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标志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就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恩格斯晚年,他在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仍然肯定了需要在人类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异化思想是一个自身不断发展、突破的历史过程,他最终将自身批判特质与费尔巴哈人本学批判相区别开,并将异化理论的批判建立在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而对于异化扬弃的历史走向问题,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对扬弃异化的历史必然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不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所带来的工人异化现状;同时,马克思也找到了扬弃异化的方法,那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