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作为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的成员,我对有关非洲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颇有兴趣,深知坦桑尼亚在人类起源和演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03年我赴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做考察研修,便择机考察该国的史前文化遗迹。在坦桑尼亚伊林加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展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石器,既有刮削器、砍砸器,也有石锤、石矛。走出展室,在遗址现场,眼前的场景令我难以置信,不仅方形的石坑遗址里面堆放着成百上千的石器,就是游人走的路上,也能随时看到甚至踩到许多石器,捡拾起来把玩,令我们慨叹不已:如此珍贵的东西,居然“俯拾皆是!”除了古老的石器外,坦桑尼亚莱托…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行走在闽南的大街小巷,你随处可以看到雕镂精美的石雕、石器,而更具特色的便是摆放于堂馆楼阁、名刹古寺门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如同为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唱出了一曲美妙的"艺术之歌"。在欣赏石狮子的同时,引发我们对石文化的畅想。利用普通的石头,创作石头艺术品吧。  相似文献   

3.
内容提要:本利用考古资料,描述了先秦时期河西农业的基本概况。虽然先秦时期河西各地文化遗存的内涵纷繁复杂,但仍存在一些共同特点,一是农牧经济共存,而以农业为主;二是骨、石、金属生产工具并见,而以石器、骨器为主;三是农作物品种多样,种植范围广。由于诸多因...  相似文献   

4.
要理解先秦诸子对个性问题的认识,就必须简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个性意识的发展道路。它是先秦诸子对个性探讨的起点。在制造第一块石器前,我们的祖先和其它动物一样,只是作为一个生命实体存在着。渐进,“人”开始利用石器、制造石器了,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已经能制造石器了,而且许多石器还经过了第二步加工,同时期的西侯度石片文化更代表着当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造型艺术中,石雕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又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当我们的祖先——猿人还生活在天然岩洞时,就已经知道敲打石块,制成武器和割削、砍砸的工具以及珠、环一类的装饰品.从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石雕艺术便由此一代一代发展起来.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是新石器时代直到汉、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石雕的荟萃之区.中国画家协会主席、大画家周韵华曾赞叹说:武当山的石雕是我国第一流石雕艺术精品.这些石雕分布在八百里武当的山上山下,又比较集中在八宫二观及三十六岩洞之中,共有360多处.据不完全统计有2800多件(不包括石器).最古老的可上溯到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石鼓山东麓考古发掘中,发现了700多件旧石器制品,为湖北全省出土旧石器最多的地点.石器原料有玛瑙、石英、隧石,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品、石片等.其次是三、四千年前山上山下十多处仰韶文化,屈家岭、乱石滩文化遗址出土的穿孔石斧、石铲、石(?)、石凿、石环等.时代最晚的到了民国,如金顶的抗日名将方振武诗碑、代总统李宗仁、及其秘书李品仙的诗碑、石匾、山麓朝天宫的李宗仁夫人郭德洁诗碑等.  相似文献   

6.
旧石器发现可分为萌芽期、诞生期和发展期,旧石器研究主要包括对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的研究、与相邻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石器制作、石器功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回顾了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及其对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3页:“山顶洞人已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这一表述很容易使人误以为山顶洞人“开始”采用“磨制”技术制造石器。事实上,山顶洞人只会采用磨制技术制造骨器,还不会采用磨制技术制造石器。1975年第12期《文物》发表了一丁先生《从我国一些旧石器文化资料看早期原始社会的发展》的文章,在论述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时指出,“山顶洞人重要的工具是石器和磨制、打制的骨器”。一丁先生还进一步指出:“磨制骨器技术的产生,表示生产工具的重要进步,为磨光石器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另外,1976年…  相似文献   

8.
<正>"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认为"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纵观整个历史,"和"始终不变地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之中。作为文化大家族的一分子,汉字自然也是以"和"为根源,不断地传承发展创新的。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文字以其独一无二的方式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篆刻在一金一石、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人类社会文字史上的奇峰,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基和中华民族的魂魄。它不仅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地镂刻在龟甲兽骨上,铸造在青铜器皿上,雕琢在鼓形石器上,而且也写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写进每个中国人的心灵里。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其中窥视到古代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这里我就选择几个汉字试做浅略的分析:1、孝:"土"中一人,"子"在下。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代表西方体育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和具有典型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奥林匹克运动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背景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文化产生特点及其存在方式,对两种文化进行了比较,指出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未来发展中应该相互依存与补充,这两种文化将给世界人民带来良好感受和健康体验。  相似文献   

11.
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关注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很少。近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至少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东西方人群就有了来往。西方的勒瓦娄哇技术东传和中国北方东谷坨石器技术的西传,拉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序幕。新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迁徙和交流应该更为频繁,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局面,目前只有一些不确定的线索。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在整个东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具有特殊位置,它为我们深入理解早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实例和更为深邃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新石器时代中国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北方地区石犁的主要发现情况、形制大小、使用时间和方式方法,及其出现和使用的意义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心理的发展,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文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器。观念更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固然需要崇高的精神劳动的创造,但这种创造也需融入中国人自身心理的成熟发展等更广泛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中国人自身的心理调适与心理现代化的发展,促进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发表的考古学最新材料——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阐明了工具的发展状况与人类思维发展水平的关系,揭示人类思维由动物思维演化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说明:人类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人类思维的发展基础是观察;思维的抽象只能来源于对个别事物的多次感知,概念正是在大量直觉图像的基础上概括抽象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东北地区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与研究状况,解开了东北地区何时开始有人类出现的历史之迷,证明了东北与华北旧石器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为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30-33,47
温岭石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造就了温岭石文化的丰富内涵。石夫人峰是温岭石文化的象征;钟灵毓秀的方山孕育了王居安、谢铎和赵大佑等历史名人;长屿硐天集中展现了1500年来人工采石留下的石文化遗址;石塘渔村保留着独特的石屋建筑群……在不同的时代,勤劳聪慧的温岭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石遗迹、石工艺和石景观,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石文物、石民居、石建筑、石器具、石风俗。  相似文献   

17.
从万全县拾得的一块玉髓羊头像造形随形就势,风格稚朴.应为新旧石器过渡期从石器分离出来的文化器物.因为其发现于桑干河洋河流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两河流域是史前人类长期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桥联琐谈     
桥联是指桥上的对联,镌刻在石桥桥孔两侧石柱外侧的醒目位置,可供桥下行舟之人观赏。通过对湖州现存古代石桥的考察,笔者发现,桥联的大量出现是在清代乾隆以后,其内容大多为描写景物、劝人向善、记述造桥功德、指明地理位置等。桥联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学、书法艺术、建筑技术水平,是中国古桥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郴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郴州先民就有相当丰富的石器文化和陶器文化。公元前 2 6世纪 ,炎帝神农氏又在郴州发明创造了耒耜和种植 ,开创了中国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唐宋之际 ,一大批外籍文人来到郴州 ,创作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 ,郴州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发展阶段。研究和发掘郴州古代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对于丰富郴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郴州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把郴州建设成为繁荣、富强 ,并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石质文化孕育于滇西北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中 ,是滇西北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古人类文化遗址、摩崖岩画、岩棺墓葬、石雕碑刻、石窟、石质文物建筑、矿产开采遗址及玛尼堆等类型。并具有原生性、开放性、动态性及人地相关性等特点。目前要协调好石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