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有很多帝王热衷于封禅,因而也相应出现了不少与封禅有关的文献资料。对封禅文体的研究是封禅文献研究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封禅文献的考察还可推知古代的封禅制度,使后人在千载之下亦可见当年盛举。  相似文献   

2.
封禅之说,起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最早见于文献<管子·封禅篇>.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史记·封禅书>:"此泰山顶上筑坛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相似文献   

3.
梳理封禅玉册的历史脉络不仅有助于探析我国古代帝王封禅、礼仪制度、人文思想的衍变情况,更有助于挖掘封禅玉册档案的凭证价值,发挥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封禅与玉册档案的概念封禅,专指我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仪式。《史记·封禅书》中对"封禅"这样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日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日禅"[1]。被认为是"受命于天"的帝王要到五岳之首的泰山之顶积土以感激上天"天降大  相似文献   

5.
泰山绝顶,大观峰上,阳光下,被誉为泰山石刻之极品的<纪泰山铭>金碧辉煌,这便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的遗物.  相似文献   

6.
王汇 《山东档案》2007,(2):58-59
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何谓封禅?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作如下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  相似文献   

7.
贾辉 《兰台世界》2004,(5):41-42
在中国的大地上,如珍珠一般散落着诸多历史文化名山.如中国五大岳山(简称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中国五大镇山(筒称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五岳、五镇是中国华夏封禅史上十颗明珠,也是镇祀一方的神岳、神山.五岳、五镇的神位和岳山石、镇山石至今供奉在北京的地坛公园内.五岳、五镇历史地位尊贵显赫,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帝王在五岳、五镇立祠建庙,封禅祭祀,经年不断.五岳、五镇文化内涵博大丰厚,而且自然风光秀丽,多为国家森林公园,她们名镇一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王莽的复古改制多从儒家经典取材,有一些我们可以从传世经典文献中直接找到其来源,有些则语焉不详。于是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证据就显得格外珍贵了。本文所讨论的王莽计划了两次却始终未得施行的巡狩封禅制度,就是根据近年在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封禅玉牒”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将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证,从而发现一些新的线索,补充了《汉书·王莽传》记载的不足,分析了一些后代因为文献记载不足所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夏阳 《湖南档案》2008,(11):41-41
泰山绝顶,大观峰上,阳光下,被誉为泰山石刻之极品的《纪泰山铭》金碧辉煌,这便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的遗物。  相似文献   

10.
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雄居东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古代帝王的游览。他们在泰山进行的封禅祭祀和旅行游历活动,赋予了泰山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金箧何人深汉策,白云千载护秦封”(明·李攀龙《怀泰山》句)。古代帝王封禅泰山,其祭告天地文书皆镌之五版,敛之金匣,封埋祭坛之下,史称“金崔玉册”(亦作玉简、玉牒、玉检)。《汉书·武帝纪》注弓据康之语:“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于天,……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卷五《封禅》篇亦云“树石九,泥金八幽;鸿律蟠来,如龙如虬。”早在汉代之初,已有泥金检玉之制。(史记·封掸书)载:“(汉武帝)封广文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工谋书,书秘。”又明王思任(登泰山记)称岱顶有“汉武王检…  相似文献   

12.
正《史记》和《汉书》的一段相同的史料中,有对"星"的不同记载:《史记·孝武本纪》: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余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中华书局,2013年,页598—599)《史记·封禅书》:"候独见填星出如瓜……"《索隐》:"乐产、包恺并作‘旗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国家祭祀以祠、畴祭祀为主体,以都城雍城为中心,空间分布较为广泛.秦国的国家祭祀,成为秦帝国国家祭祀的核心部分,又为西汉所继承.本文即以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国家祭祀为研究对象,从《史记·封禅书》、《秦本纪》的记载出发,逐一考察秦国诸祠的祭祀对象及其内涵,梳理秦人祭祀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进而探讨秦国祭祀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自李唐立国之后,随着其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与开放,尤其是上层社会妇女地位得以很大改观;并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人身自由与个性解放。本文则就站在旅游角度对武则天封禅祭祀游之举为例,对唐代上层妇女出游之内涵与外延予以浅显阐述,以期为唐代旅游业发展及妇女地位的研究略添砖瓦。  相似文献   

15.
西周统治阶级希望通过档案管理来加强封禅、征讨、司法和祭祀等事项的作用和意义,因而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本文对西周档案管理工作的种类范围和相关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对西周内部的政治制度和官员设置类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泰山是首例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局部缩影"。五千余年来,帝王封禅、文人题咏等重要信息,大多是以石刻的形式保存下来,泰山石刻承载着泰山历史的印记,作为重要的文化档  相似文献   

17.
张燕婴 《图书馆杂志》2006,25(12):66-73
记是对于经文的解说或阐发。汉代以《礼记》命名的书则有两部:戴德所传为大戴《礼记》,戴圣所传为小戴《礼记》。然《汉书·艺文志》著录的《礼》书十三家中不见两书之名:《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十七〕篇。后氏、戴氏。《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遗事。《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曲台后仓》九篇。《中庸说》二篇。《明堂阴阳说》五篇。《周官经》六篇。王莽时刘歆置博士。《周官传》四篇。《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封禅议对》十九篇。武帝时…  相似文献   

18.
《封禅文》是司马相如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史记》、《汉书》及《昭明文选》等书中都录有此文,但各家对文意的训诂却多有不同,笔者试对其中一些较为明显的歧解稍加辨析,以期尽可能地恢复长卿作文之意。  相似文献   

19.
俗语有云,“饱暖思淫欲”。与之恰相对应的另一句,我看便是“富贵想长生”了。历代帝王为人间富贵之极至,而想长生不死、求神觅药最为迫切而近于疯狂的,也数此辈为最。中国古代帝王中好神仙者代不乏人。商与西周因无记载,不得而知;《春秋三传》,亦多不及此。但恐并非无有其人,止不书耳。在目前可见的历史文献中,帝主中喜好神仙资格最老的“三位元老”,恐怕就得数齐威王、齐宣王与燕昭王了。因为这三位的好神仙,在《史记·封禅书》中可是榜上有名的。后世帝王中好神仙最著者,如秦之始皇、汉之武帝,其实只是在步齐之威、宣与燕昭王的后尘罢了。《史记·封禅书》云:“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各方仙道,依于鬼神之事。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  相似文献   

20.
贾辉 《兰台世界》2004,(5):41-42
在中国的大地上,如珍珠一般散落着诸多历史文化名山。如中国五大岳山(简称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中国五大镇山(简称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五岳、五镇是中国华夏封禅史上十颗明珠,也是镇祀一方的神岳、神山。五岳、五镇的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