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是古代和近代环境问题的延续和发展,但却具有几个新特点:1.全球化。过去的环境问题,虽然发生的地点遍布世界各地,但其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在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点源性、局部性、特定...  相似文献   

2.
一、熟悉——8个名词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环境问题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在不同的地区各有差异,在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农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全球及本县的环境恶化有必要在中学化学中融入环境化学知识施行环境教育 (一)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将淹没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改变大气环流.大量排放用作制冷剂、喷雾剂的氟氯烃类物质,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使人类和生物类失去阻挡紫外线照射的天然屏障,人畜癌症发病率增加;被称作“空中死神”的酸雨,可以毁坏大片森林,酸化土壤和水体,使农作物减产,病害增加,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极大威胁;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面积扩大,物种灭绝、森林耗竭、土地贫瘠等生态问题也越演越烈,将形成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视角有着重要的认识功能,必须用世界历史视角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规划人类的出路。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制度性缺陷充分暴露、萌生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造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而全球两极分化是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主要表现。人类出路的根本取向是在全世界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在当前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条现实道路则是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视角有着重要的认识功能,必须用世界历史视角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规划人类的出路。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制度性缺陷充分暴露、萌生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造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而全球两极分化是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主要表现。人类出路的根本取向是在全世界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在当前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条现实道路则是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造成食品污染而危害人类健康的实例,在发达国家时常发生.环境的恶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而且从局部地区的区域性和环境问题扩展到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的食物链安全受到损害,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几次著名的"公害"事件,如日本的痛痛病、英国1996年爆发的"疯牛病"等,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的解决,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有些本来是以自然科学角度提出的问题,如环境、能源、空间、海洋等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很多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科学的参与。一些本来是从社会科学方面提出的问题,如人口的控制、城市的管理等问题,却需要借助数学和自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思考——兼与西方非政府组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基于全球性问题的治理而产生。其中西方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思想对环境保护、人权保护等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全球性的社会思潮。但是,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制于许多因素,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通过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比较,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障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中产生了语言学转向.这种转向与近代和现代哲学在解释社会规范的基础问题上遭遇的困难有关.这种转向在当代西方社会哲学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社会规范的有效性论证,需要通过话语进行.其中哈贝马斯和福柯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这种转向对于当代社会哲学研究重点有了影响:重视生活世界、重视交往合理性.中国当代的社会哲学研究在语言学转向问题上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承认并真正获取全球性地位的语言,英语具有世界通用语的地位.但是,使用英语的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产生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英语变体,英语变体的产生对于今后英语的变化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全球范围内英语的标准化与地域化的问题则引起了国际范围内的讨论.本文对全球英语标准化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符合高考“能力立意”和“关注社会现实”的指导思想,是联系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水、生物等)和人文地理(交通、城市、人口、环境等)的纽带,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一、与地理学科知识的结合点1.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地域性(城乡之间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全球性(酸雨、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等,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  相似文献   

12.
刘强 《教育探索》2002,(3):63-64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念、资源观念和环境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国家富裕程度与环境关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环境政治相关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贫穷国家的国民表现出程度较高的环境关心,且高于发达国家。然而,详细分析国际社会调查项目和地球健康调查项目的数据发现,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而且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间会产生互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民众对地区性环境问题的关心呈现负相关,而与民众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心呈现正相关。环境关心对于合法化的机制建设影响很大,但是对个人环保行为的影响却仅为中度。生态环保税收制度、碳排放许可制等类似机制会促进民众加强环保行动。然而,制度建设必须被民众接受才可能发挥作用,至少在西方国家,选民变革环境法律和制度的政治意愿从根本上决定环保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工业布局必须重视环境效益。环境问题已是当今困扰人类的一个突出问题。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尤其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致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情况严重:大量排入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导致的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甚至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以及酸雨的泛滥;排入江河的大量各种有害废水造成水质的严重下降等等,都是人类活动致使大气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结果,而且这些都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业“三废”。工业布局具有涉及面广,改造困难等特征,工业布局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进程,亦密切关系到工业“三废”对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程度,直至影响到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的合理性。因而工业布局是一个战略性大问题,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考虑其带来的环境效益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类面临全球性的挑战,即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地球是一个大千世界,过去,人类活动及影响还一直限制在国家之内,或一个厂矿之内。现在,这些界限已经开始瓦解,破坏环境与污染是没有国界和洲界了,而是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环境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有些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已开始越出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地区性、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是自然界向人类发出的“黄牌”警告,引起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也十分关切。由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面临历史、政治和当代的挑战。过去50年来,创新学说对全球产生冲击,影响了公共政策和社会结构,特别是高等教育。知识生产的主导体制也发生重大转变,导致创业型大学、功利性知识和“战略研究”的主导地位。这一范式转型催生了大学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三使命”的概念兴起。卓越计划等欧洲及其国家的项目表明大学是如何适应并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关于知识生产则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强调理性化和生产力,有的重视社会活动对知识生产和环境的复杂后果。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职业中学实行会考,对于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检查评价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行会考的过程中,又遇到许多实际困难,如会考地区范围较大,专业、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教学进度快慢不一,会考标准不易掌握等,造成一些地方会考流于形式,使一些老师、学生觉得会考就是那么回事,应付一下就过去了。会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全球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定义与范围、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国际环境法中最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它具有不同于全球性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与国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独特性:在法的形成及适用范围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合作机制上,以区域国家间的合作为基础;在法的效力上,呈现出"硬法"化趋势;在法的实现上,以理性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立法目的。对区域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特点的研究为诸如海洋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