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日,从空调外出风口处经过时,人会被滚滚热浪“袭击”。从这一现象中受到启迪,我开始调查空调外出风口的热污染状况。一、热污染中热量的来源1.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所吸收的热。现在通常使用的制冷空调,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四大部分组成。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室内热量,蒸发成为温度较高的气体;流经压缩机后,气体压强增大,便于液化;在冷凝器内,气体液化放热;再通过毛细管降低压强后又进入蒸发器。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把室内的热量带到室外,成为空调热污染中热量的重要来源。2.空调工…  相似文献   

2.
微波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现代高科技技术。它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国防、通讯、工农业生产及医疗领域,而且日益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家庭。随着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BP机、“大哥大”等现代通讯工具应运而生。因其使用方便、快捷,给人们的工作效率和事业成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殊不知,它们也悄悄地给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造成了危害。由微波产生的微波辐射,有人称其为“电磁烟雾”或“电磁雾”,它虽看不见、听不到、嗅不着,也摸不到,却已成为一种新的现代污染源。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人体若长期遭受高强度的微波辐射,会导致头昏、头痛、失眠、乏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热污染的形成状况进行了介绍,概括了热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加快水分蒸发,增加能量消耗等特征,分析了污染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防治热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1987,(4)
现在人们对“三废”及噪音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研究与治理上都有很大进展。然而人们对一种新的污染——热污染却缺乏了解。热污染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水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冷却剂,当水变热后,被排入附近的下水道,使水道升温,这就形成了水体的热污染。温度是控制水生生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许多生物种类只能在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一种生物不  相似文献   

5.
一、“热量”概念的定义和解释 18世纪随着化学、计温学和量热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热质说”。当时“热量”的含义是“热质的量”。时至今日,众所周知,“热质说”是错误的,已无保留的必要,但是由它产生的热量概念仍广泛使用着,热质说的影响依然存在。常见的“外界  相似文献   

6.
最近,人们日益认识到职员发展或对教育者的培训已不再单纯是一种“装饰”了,而且它已成为专业人员必须参与的事情了。不断地成长和学习已不再被看作是“多余的事情”了。此外,日益增长的中学行政人员应该成为学校“关键部分”的趋势,已导致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应发宝 《物理教师》2002,23(8):38-39
热污染是因人为能源的消费 ,导致环境热化 ,从而达到了损害环境质量 ,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 .热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动力、化学反应 ,高温熔化和民用燃烧热力装置向环境排放的废热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 ,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能源的消费日益增多 ,引发的热污染也日趋严重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热污染的时代 .本文就热污染中突出的水体增温效应和大气增温效应作一分析 .1 水体增温效应废热水流入江河湖海等水体 ,使水域的温度升高 ,引起水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1 .1 影响水中 (水…  相似文献   

8.
说到环境污染,人们往往会想到流着黑水的河流、工地上机器的轰鸣、烟囱里冒出的黑烟……但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在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污染——“光污染”,而且这一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污染源有可能成为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  相似文献   

9.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的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处以罚款并下令整治,已不是新闻.然而,对于“光污染”的问题,目前似乎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什么是光污染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但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污染源.光污染是现代社会中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专家们研究表明,恰到好处的光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添加异彩;然而当光辐射过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我们称之为光污染.光污染属于物理性污染,它有两个特点:(1)光污染是局部的,它会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快餐如汉堡包、三明治、方便面等大量占领市场,它以快捷方便而受到人们欢迎。更有甚者,有些人为图方便、省时间,天天吃方便面或进快餐店,时间一长就生出一种叫做“快餐综合症”的病来,其症状是味觉异常。通常成人每天必需的锌摄取量是15毫克,如果准时摄取营养平衡好的饮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温州被喻为是一棵巨大的寓言树。它以独有的姿态耸立在所有关注改革的人们面前,经历和承受了一个思想在渐进变化着的人们的质疑、接受和膜拜的过程。最终,温州经济成为一种模式经济。“温州模式”的基本精神在于:为了致富,人们异常勤劳,敢于冒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全球不少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近年来,关于热浪、强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变化的证据,特别是将其归因于人类活动影响的证据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关系到我们所有人,而教育是解决它的关键,共同努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途径。”这是欧盟对气候教育的认识,并在认可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选择了“现在就行动”的欧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案例教学”得以健康地发展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廓清对“案例教学”的基本认识,消除现有的模糊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一、案例≠教案不少教育界人士往往简单地把案例理解为教案,认为案例就是教案的“翻版”。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它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教案,又称课堂教学计划,是课堂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大致上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具准备及教学过程等…  相似文献   

14.
制冷系统在制冷时,会向环境排放大量热量,既浪费热能,又造成对环境的“热污染”。介绍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冷系统,可以将制冷系统工作时冷凝器散发的热量加以回收利用,并生产出65℃左右的热水,以供生活及工业洗涤用热水。其技术方案是在冷凝器外加装一余热回收装置,在余热回收装置上还安装有冷水进水管路和热水出水管路,以进出于管路中的水作为余热回收的介质,用以进行热交换。经过试验,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冷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物理量,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容易混淆。总结来说,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因此温度是不能“传递”或“转移”的。热量不是内能,而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就毫无意义,因此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能量,当物体的温度变化时,内能也随之变化。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度量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  相似文献   

16.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一命题中,“人”既可指整个人类,或一个人群,也可以指“个人”。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即我们可以“遭遇”到的一切。因此,“环境”的最大项就是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内的社会文明程度。“人是环境的产物”,意味着在人的发展上,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人种的进化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寒冷地带的人鼻翼比较长,而热带地区的人们鼻翼则比较短。这是因为,前者从体外吸入空气进入体内,需要通过比较长一点时间的温暖,而后者却不需要。还如,热带地区的人们嘴唇比较厚,而寒冷地带的人们嘴唇则比较薄。人们的嘴唇之所以是红“红”的.是因为它布满了血管。嘴唇厚有助于从人体内散发出更多的热量,嘴唇薄则有利于保存人体内的热量。赤道地区人们自然卷曲的短发则是为了形成一个空气层,更好地保持大脑免受过于强烈的阳光的暴晒。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人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案例教学”得以健康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廓清对“案例教学”的基本认识,消除现有的模糊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一、案例≠教案不少教育界人士往往简单地把案例理解为教案,认为案例就是教案的“翻版”。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它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教案,又称课堂教学计划,是课堂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大致上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具准备及教学过程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光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城市热岛效应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热岛”效应及其成因 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是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在气象学近地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广阔地区的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因“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区,故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实验教学中,有时会发现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期明显不同,即“异常现象”。科学实验是一种“实体完形”,构成实验的材料不可分割,但其中包含的属性未必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科学知识是一种“虚体完形”,它描述的属性依靠科学思维紧密相连,具有逻辑上的直接关系。从科学实验中提取科学知识,需要把实体的众多属性分出主次,舍弃大量非本质属性。当面对具体的科学实验时,这些非本质属性已无法还原,导致人们仅仅依据某一条理论预测实验现象,只能把握“实体完形”的部分属性,发现“异常”就在所难免了。所谓的“异常现象”本来是正常的,只不过是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