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元散曲选注》(王季思主编,洪柏昭、卢叔度、罗锡诗、卢汉超注释,北京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之一,不论从选材标准的确定和据此而选入的篇目,以及兼顾散曲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还是从"前言"对元散曲所作的提纲挈领的全面评介、提示,和"作者简介"、作品"说明"以及"注释"的绝大部分来考察,都是功力厚实而又深入浅出的选注本范本,对读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确是良师益友,读之必得实惠.但是,另一方面,在注释部分也存在讹误和瑕疵,为了力求是正纰谬,弥补缺陷,笔者不揣谫陋,敢陈管见,同注释者商榷,并就正于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2.
沈括(公元一○三一——一○九五)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积极地参加了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在推行新法的斗争中,积极地开展了科学技术活动,而他的科学实践又是为着推行新法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五人墓碑记》中的“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句,中学课本注:“[剪发杜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杜,塞、闭。[佯狂]假装疯狂。[之]往。”按此注释,若将“剪发”理解为“剪发为僧”,当指遁迹于荒山古庙,和“闭门不出”似无联系。而把“之”作“往”解,“佯狂不知所之”,也就是装疯卖傻,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的意思,这就和前一句的“脱身以逃”犯重,而且“不知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郭锡良等所编《古代汉语》中的一些注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话语内容和句式性质上看,"毋吾以也"属否定命令句。从字形、词义引申规律、句意和修辞看,"捲"属动词。从句法看,"形格势禁"是两个并列的状中结构。注释古体字"敖"、"厉"、"冯"、"大"、"县"等时应该用"是……的古体"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的格式,注释"强"等通假字时应该用"通"这个术语。"擣"是"搗"的异体字,注解时应该用"同"。"霸"是"伯"的通假字,而不是本字。"闵然不敏"中的"闵"应视为通假字。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2001年高中语文课本(修订版),是一套相当不错的教材,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目前,已在此基础上改为必修本,近些年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在课文注释方面,教材有一些偏颇之处。笔者指出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以求教于方家,并恳请引起编著者的注意。一、课文注释过于简单,说明不了实质问题;可以略加阐释,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自我分析、欣赏能力。《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课本注:“左司马,官职。”这样的注释虽然没错,却过于简略。“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  相似文献   

6.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为目前国内颇具影响的高校教材,也是世所公认的优秀教材。其文选部分的注释,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其中还有一些在笔者看来值得推敲的地方。下面分词义、语法、读音、翻译四大部分略举数例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7.
张鷟是一位颇有国际影响的唐代文学家。《朝野佥载》是张鷟重要的一部小说作品,它较多地保存了短篇小语的形式,一般被归入笔记类作品。其内容涉及当朝人事、风俗,为研究初唐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宝贵资料,其史料价值一直受到关注,《太平广记》、《资治通鉴》以及后世治唐史者广为引用。现选取其间难解语辞作简要注释,同时提供例证并做必要阐释,以期扫除阅读之障碍。  相似文献   

8.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公认的权威性的古汉语教材,影响很大,以科学的体例、精选的文章而著称。但教材成于众人之手,难免白璧微瑕,有疏漏不足之处。虽然经过1981年和1999年两次校订重排,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仅就其《古代汉语》第一册的某些注释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伟大诗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正逐渐为人们所正确认识。国内外研究陶渊明著作及生平者大有人在,且已出了不少成果。以作品而言,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王瑶编注的《陶渊明集》,1979年中华书局出了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唐满先同志的《陶渊明诗文选注》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了陶诗五十五首、辞赋散文五篇,抉择是比较精的;除注释外,还有写作年代、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说明,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本。但读过之后,觉得还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哲学名言选注【原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注释】“用兵作战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象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孙武认为战争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掌...  相似文献   

11.
(1) “十五弹箜篌”句。通用教材对“箜篌”作了如下解释:“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谈的仅仅是箜篌是一种怎样的古乐,对于这一句的涵义却未曾涉及。案:联系诗的上下句来看,“织素”、“裁衣”、“诵诗书”(和下面重提的“知礼仪”句同义),等等,这些在封建社会中作为对一个做媳妇的人的要求来讲,学生是容易理  相似文献   

12.
“长烟一空”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对这句话的注释,历来颇有分歧。中学语文课本的注释是“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沈啸寰对此说持有导议,他认为是“万缕炊烟,长长地布满了天空。”(见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学》1957年2月号:《对中学语文课本注释的一些意见》)。于在春在《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中,则认为应是“那一派烟雾完全消散了。”以上三种说法,熟是熟非?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的问题,是针对诸家(包括大学教材)对《左传》有关注释的错误的辨正。  相似文献   

14.
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本)是目前高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然而金无足赤,该书依旧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其文选部分注释中的"属引""乃自强步""盛气而揖之""絺""劝"尚存疑问,本文对其中解释存有未尽之处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15.
由中山大学、华南师大、江西大学、江西师大四所大学合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下简称“四校本”)一书,在体例、选文等方面都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显示了自己的特点,影响较大。但由于时间匆促等原因,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里,想就其散文部分的若干注释,谈谈自己的不同意见。〔原文〕来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秦晋殽之战》(《左传》) 〔注释〕其为死君乎:难道忘了先君吗?(四校本第8页) “其”,或许,表推测语气,这里含肯定之  相似文献   

16.
拜读2004第1期惠文博老师所写的《(蓝树叶)浅见》一文时,我刚教学完《蓝树叶》。读罢此文,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顿感心神不安。我也是好钻研问题的人,是惠老师想法偏异,还是我钻研教材不够?思来想去,终于按耐不住,寄出此文,还真想广纳同行之见。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各种古文选本相继问世的时候,我们这本《古代散文选注》又将第四次印刷,我们自然是感到高兴的。趁着这次重印的机会,我们除改正少数陆续发现的错误字句而外,又根据一些读者的要求,增写这篇后记,简述我国散文发现的过程。 这个集子只选了一百一十篇古文,要求它体现我国三千来年散文发展的丰富内容和曲折过程,自然是办不列的。但是,用心的读者如果能把本书中的作家简介和作品提要先后贯串  相似文献   

18.
《历代笔记选注》(周续赓、马啸风、卢今选注,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版)第74至75页《封氏闻见记·绳妓》在记唐开元二十四年绳妓表演盛况后有一段文字云:“卫士胡嘉隐作《绳妓赋》献之,辞甚宏畅。玄宗览之,大悦,擢拜金吾卫仓曹参军。”选注者对“金吾卫仓曹参军”所加的注释是:“武官名。‘金吾’即执金吾,汉武帝时负责巡卫京城,保护皇帝。‘卫仓曹’是金吾之下的一个部门,负责军需。”  相似文献   

19.
20.
田同旭《元杂剧通论》的问世,有其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一、它是元杂剧研究史上第一部通论式著作,做到了“述”与“论”的有机结合。二、作为首部元杂剧研究通论著作,所论问题之多是其他同类著作所无法比拟的,它几乎涉及元杂剧研究中的所有问题。三、在一种新的文化视野下,重新审视一代文学元杂剧,体现了著者的独到见解与学术睿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