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能力归根结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借助主体的实践活动——对话、阅读、写作 ,才得以形成、提高的。因此 ,本课的教学重心放在创设综合化、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上 ,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做到以下九字诀 :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2 .使学生在情境写话中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内化、活用课文语言。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以及搜集信息、整…  相似文献   

3.
4.
一、教材简析心愿是个温暖的字眼儿,凝聚着美好的期待与向往。云雀的心愿很简单: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飞过沙漠上空、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5.
胡义 《学周刊C版》2010,(12):146-147
【教材简析】《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云雀跟着妈妈一路上看到森林被乱砍滥伐带来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课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故事中。章说理形象通俗,语言富有情趣。本属说理性章,为了避免将语课上成科学课,在教学时,教师应牢牢把握语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读读句子,说说感受,议议道理,从  相似文献   

7.
(开课,请学生做播音员,转播上节课学过的两次赛马的过程)师:面对这两场比赛,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马,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生:因为田忌调换了顺序。师:调换顺序就一定能赢吗?生:不一定能赢。师:不一定能赢为什么又赢了呢?这里面的奥秘和窍门何在?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孙膑是根据什么想出这个办法的”这个问题来进行深入探究。反思:转播环节的设置,把读与说相结合,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开阔了语文学习的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并由此环节巧妙过渡,设置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冲突,明确探究点,…  相似文献   

8.
《枫桥夜泊》一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夜泊枫桥时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天独有的景象,抒发了旅途中惆怅、孤寂的心情。本诗的教学设计力求紧扣本文。品读词句,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并将读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反复的吟诵中,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引起情感的共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少堂老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2001年上半年他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高效的文本对话不能“一把抓”,而应该基于关键点切入。有很多课文的“题眼”精确地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些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题眼”切入,进行高效的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聆听哲人声音,感受不凡智慧。(分别品读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后)整体出示这三句话,并伴以舒缓的音乐。  相似文献   

12.
小的时候.我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不敢忘却,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相似文献   

13.
黄进引 《广西教育》2005,(9A):34-3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自于生成。下面以《穷人》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淡谈看法。在上这节课时,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别样的精彩.犹如一粒小石子投入水中所激起的层层浪花,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这段精彩的美。  相似文献   

14.
谭锴  黄晓莲 《湖南教育》2002,(15):49-49
师:朱自清先生急切地盼春,在他的眼里,心中,笔端,全是春的美景。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春草图”。请同学们看,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来写小草?生:“钻”字。师:这个“钻”字好在哪里?生:一个“钻”字,不但让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联想,而且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师:“钻”字前还用了一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在人们尚未觉察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生长的动态。师:“偷偷”和“钻”这两个词,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嫩嫩的,绿绿的”是描写小草的什么呢?生:质地和颜色。“嫩嫩的”写出了初…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生字后,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齐池塘。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小池塘。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头靠近池塘的那边,脚靠近池塘的这边,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瞧雨点的样儿,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因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生: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有点儿晃动,雨点会睡得更香。师:为什么﹖生:雨点跟我阿姨家的小囡一样,你只要不停地轻…  相似文献   

16.
常莉燕 《广西教育》2006,(7A):72-72,80
片断一 1.导入 师:我们已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以旧知作为谈话导入,并适时展示圆柱形状的物体。) 师:你们认识这种形状吗? 生:认识,它是圆柱。  相似文献   

17.
师:圆的周长是什么线?学生用手指圆的周长是指的哪一部分。师:什么叫做圆的周长?生:围成圆的曲线长叫做圆的周长。师: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拉直了是什么线?生:线段。  相似文献   

18.
一、集中识字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在报上曾经看到过这个“廉”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师:还有一些字,你们以前可能没有看到过,但是我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是吗?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生踊跃上台模拟老师的口气带领大家读,老师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暗示“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  相似文献   

19.
刘瑜 《山东教育》2007,(3):30-30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的课堂上,浙江省教坛新秀蒋军晶老师在开课后的第一个环节便设置了听写。听课的老师不约而同地把不确定的目光投向了从容的他。10秒,20秒……学生写下一个词,两个词……当学生写下一组词语时,听课的老师放松了表情,却握紧了手中的笔,快速地记录着。  相似文献   

20.
赵秋艳  郓华 《云南教育》2004,(26):41-42
《妈妈的爱》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四节,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诗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了妈妈对“我”的爱,抒发了“我”对妈妈的感激,表达了母亲深深的爱。课文的3幅插图形象再现了诗歌内容。赵教师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阅读,图文结合,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学会读书。通过读书达到“向往美好的情境,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