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装点大千世界,使之生机盎然,多姿多彩;色彩美化人类生活,使之生机勃勃,五彩缤纷;色彩之于广播新闻,也能使其生动形象,斑斓如画。人们爱美、审美,往往体现在对色彩的感受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受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对于新闻,特别是对于一听即逝的广播新闻,只要运用得当,则可以大大增强其宣传效果。一、色彩增强现场感我们提倡写现场新闻,也就是抓“活鱼”。所谓现场新闻,实际上就是通过事件发生地的环境及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形色、声情、动感等,让读者和听众如临其境,从而充分体现新闻的生动性和真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各种媒体呈现了竞争日益加剧的趋势,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构成了四大主流媒体,在这四大主流媒体中,广播新闻的作用也日趋被人们认可。在许多地方,广播的作用日益明显,也体现了其特有的功效和不能被人轻视的地位。因此,广播新闻如何办得更好,使听众通过广播来获取各种资讯,使广播新闻达到“必听”的程度,是摆在广播新闻工作者面前一道难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而要确保广播新闻具有可听性,达到“必听”的程度,需要广播新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闻的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把更多的资讯传递给听众。一、广…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人物通讯可以比较充分地反映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先进事迹、高尚情操,能够细致地描写生动的故事情节,引起读看感懂上更强烈的共鸣。而用消息的形式报道先进人物事迹的人物新闻,则能吏突出、更集中地写出报道对象最重要的贡献、最主要的事迹、最闪光的思想、最高尚的情操。总之,多写、多发人物新闻,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内在要求,是新闻改革的方向,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第一,人物新闻应该求新。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人物新闻要注意时奴性。人物新闻以新近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由头,用客观叙述手法,用简短…  相似文献   

4.
5.
写广播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中的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因为数字往往是一些新闻事实的佐证,也是传播者观察和报道新闻的一个观点,准确精当的数字在广播新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精确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体现广播传媒的特点,而且能够成为广播新闻中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广播新闻已经从有声报纸、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连线报道以其鲜明的广播特色、快捷的传播速度、互动的交流形式,令新闻广播在新一轮新闻角逐中占尽先机。但是,连线报道的栏目化对新闻时效和现场感的消解、新闻考评和新闻奖评选对连线报道的排斥、未经训练的报道者语言表现力的短板,是制约连线报道发展的三大问题,亟需克服。  相似文献   

7.
些广播新闻作品往往在写作上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枯燥、呆板的套话来叙述新闻事件或人物活动的过程,因而唤不起受众兴趣.缺乏细节描写是这些新闻作品可听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丰富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一篇新闻作品鲜活起来,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提升广播新闻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让广播新闻“活”起来,应准确把握广播新闻的语言、结构和写法。一、语言上:多用动词、口语化一是多用动词,用准动词。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不少教科书中对此还有明确的定量要求:一个句子中至少应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该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2004年亚广联最佳广播节目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中有这样一段:“炉子上烧的奶茶开了,飘起淡淡的薄雾。青春时尚的巴童和她的白胡子爷爷并肩坐在我对面,像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在渐渐散去的薄雾中愈发清晰起来。”原本静态的一个画面,经过动词“奶茶开了”、“飘起”、“散去”的点缀,动态画面的穿插,使得静态的画面立刻鲜活了起来,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比一句“巴童和爷爷并肩坐在一起”形象多了。  相似文献   

9.
黄泳 《新闻实践》2007,(7):33-33
广播要想吸引听众,就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即运用广播的特殊表现手法,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唤起听众脑海中存储的记忆和想象,进而形成事物的立体感、画面感和活动感的传输效果,让听众获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一、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音响,发挥听觉的“传真性”  相似文献   

10.
尚秋月 《新闻窗》2011,(6):93-93
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中,连线形式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并越发显现出其快捷、生动的魅力。尤其对于广播新闻节目来说,连线方式的巧妙运用可以打造出意想不到的收听效果。充分调动这种灵活快捷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新闻节目更加丰满厚重、更具现场感、更显广播特色。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信息量大的特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广播新闻的定位应该是读新闻的电子贴身秘书。广播新闻追求的不仅仅是快和先.而且更重要的是方便、综合,彰显服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是经营媒体的制胜法宝之一,它是新闻媒体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并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对于只闻声不见影的广播媒体来说,如果进一步延长其报道链条,将新闻策划从直播间搬入群众中进行直观展示,给新闻策划找到更形象的落脚点,这样将使新闻策划更具影响力,使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展现。  相似文献   

13.
无画面感是广播先天的弱点。对于广播中的其它节目,比如音乐类节目来说,无画面感是无关紧要的——闭上眼睛听音乐甚至比瞪着眼睛看电视上的交响乐团演奏要更舒服一些。但是,这一特点对于广播现场新闻而言却是一种缺陷。研究表明:人接受的外界信息有70%来自眼睛。但听众从广播接收新闻现场信息时却不能像看报刊照片、电视画面那样容易得到直观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汪帆 《视听界》2008,(3):113
广播新闻中,好的细节描写,能够带给听众立体的“画面”、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形象。 2004年亚广联最佳广播节目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唱到今天的干年史诗》中有这样一段:“炉子上烧的奶茶开了,飘起淡淡的薄雾。青春时尚的巴童和她的白胡子爷爷并肩坐在我对面,  相似文献   

15.
韩远 《记者摇篮》2007,(9):52-53
"民生新闻"在广播新闻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广播新闻"你播我听"的单向传播局面,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广大听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广播新闻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特别是正点新闻、滚动播出的出现,为广播新闻发挥快捷传递的优势奠定了基础,也为广播新闻的改革指出了方向。本文就广播新闻编辑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滚动播出并不是信息总汇 在实行正点新闻、滚动播出中,正点比较容易理解,但“滚动”却容易走样。严格说来,实行滚动播出,重要的新闻都应该连续滚动,如果有新闻消息,就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步伐,报纸、广播、电视三大新闻媒体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电视,图像逼真,争夺了亿万观众。报业也不示弱,版面在扩大,子报在增加,电子版在出台,把大量的最新的新闻捧给人民群众。 在三大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广播新闻要想求得发展和生存,必须发挥广播优势。广播的优势在哪里呢? 首先是快捷。时效快是广播新闻的第一大优势。它可以不受任何时间的约束和限制,随时安排播报新闻。而报纸、电视不具备这一条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闻是经过播音员的口传达给听众的。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播音是对稿件的再加工、再创作,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同一出话剧,坐在家里看剧本,跟坐在剧场看演出,感受是不一样的。前者无声无色,艺术效果只能凭想象;后者生龙  相似文献   

19.
刘海涛 《视听界》2007,(6):77-78
2005年9月26日,江苏电台惟一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新闻评弹》诞生。作为江苏台早新闻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评弹》每周一至周五早7点35分至7点55分在中波702播出,周六为子栏目《江苏周刊》。节目每天选择一件百姓关注的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请到事件的当事人,通过和主持人对话、交流,对社会现象、新闻事件作追踪报道和深入探讨。节目开播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收听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电台中故事类频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今年杭州电台西湖之声与德清电台合办了故事广播.但各家电台中的故事类节目更是数不胜数,仅以杭州为例,就有杭州电台的<听阿通说>、<张公开讲>,杭州新闻广播的<景波说故事>,广播节目甚至广播新闻故事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