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的里甲制度,建于洪武十四年。这一年,在编制赋役黄册的基础上组成里甲,它成为明代庞大的封建国家机构的基层行政单位和最基本的役制组织。研究里甲制度,对进一步了解明代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特征和社会经济的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在全国城乡设立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并非明代首创。自秦建立郡县制开始,及至宋  相似文献   

2.
清王朝建立后,以里甲制赋役,“有田则有赋,有丁则有役”,针对里甲组织编审不实、控制田地混乱而进行的赋役制度的改革,使里甲制度的存在条件不断遭到破坏而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文官制度中包括翰林院制度、庶吉士制度、京城诗文风会制度等等,这些都与明代的文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着重于探讨明代文官制度和明代文学。  相似文献   

4.
里甲、民壮、驿传是明代北直隶的重要徭役,对其征收的代役金分别称里甲银、民壮银、驿传银,是明代北直隶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里甲银数目不小,供应官府一年中的大小经费,但与民壮、驿传相比却属征收最轻,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是数额最少的一项;民壮银为地方上自卫武备用银,与里甲、驿传相比,数额较小,仅高于里甲银;驿传银则是驿站的经费,数额最多,负担最重,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里甲银、民壮银、驿传银的产生受明代财政状况的大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代军户制度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代军户的封建义务及其社会地位 明代的军户,根据永乐二年八月左都御史陈瑛说:“以天下通计,人民不下一千万户,官军不下二百万家。”<1>说明军户占全国民户五分之一。在明代各类户口中,仅次于民户,占居第二位。这些军户是怎样来的呢? 一是以元末原籍为据。洪武二年,发布命令说:“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2>这命令明确地规定元末人户  相似文献   

6.
明朝为维护集权的皇权专制统治,创建了廷杖制度.廷杖是皇帝对犯颜直谏或忤旨的官员杖责于殿阶之下的一种刑罚,明朝廷杖施用贯穿于明王朝始终,具有鲜明的特色:随意性、侮辱性、残酷性、长期性,这种酷刑加剧了统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古代地方行政区制度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地方行政体系,即地方行政区建制,各层之间关系,设置沿革,以及各代之间设置变化承袭因车及发展关系等内容。明代地方行政体系十分复杂。大体而论,明代行省府县三级制,一级行政区为西直隶十三市政使司与奴儿干、朵甘、乌斯藏三都司,北方瓦刺、鞑靼,西北哈密诸卫、亦力把里则系一定时间内以想部形式对明政府表示臣服之地区。大行政区之下,内地为府州县等二、三级行政区机构,边地少数部族地区则以各种形式共存于全国整一体系之中。一、省级行政区。明代省为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可按京钱、内地与…  相似文献   

8.
选官制度是国家用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其选拔官吏制度也更加完备。《明史·选举志》载:“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日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并用“三途并用”来概括明代选官途径。关于三途,人们说法不尽一致。明世宗说祖宗朝用人三这为“科举、岁贡、荐举”[1]。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相似文献   

9.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府要组织屯田,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封建地主阶级的国家必须控制大量的无主荒地,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有相当数量的流散劳动力。 明代具有这样的条件吗?众所周知,明初经过元末战乱之后,黄淮流域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以河北州县来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有的“户口旧有者仅三  相似文献   

10.
<正>明初朱元璋因革前朝,创立吏员制度,经明中后期的发展(变化并不大),演成一套最系统完善的制度,对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解明代的吏典制度,有必要先对明以前各代吏制的沿革略作描述。  相似文献   

11.
纳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夫一妻婚姻制的补充形式,在古代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明代的纳妾制度比较严格,对娶妾的数量和纳妾原因都有严格的限制,对纳妾的程序和礼仪也有相应规定。纳妾制度对社会及家庭关系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起妻妾矛盾、夫妻关系紧张以及其他家庭悼突,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12.
致仕又称致事、致政、休致,是我国古代官员退职归里的称谓。致仕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为克服官吏队伍老化、纾解冗官压力、提高行政工作效能采取的必要措施,也是为官员安度晚年、维护官员特权采取的重要措施。时至唐、宋,致仕制度已日趋完备。明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高度发展,对于官员致仕的规定,也更为具体。本文拟就明代官员致仕的条件、形式及致仕官的待遇诸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试从明代的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吏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代定婚行为需要符合凭媒而立、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女方收受聘财等构成要件,尤其双方要自愿、意思表达一致,才有法律效力。法律同时规定了婚约解除的法定事由,按照过错主义原则追究法律责任。笔者认为明代定婚制度中的进步因素可以视为为近代婚姻立法的萌芽,是在继承前代立法成果同时的伟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明代经筵制度作为明代文官政治重要衍生物之一,同明代内阁制度、言官制度、诤谏、票拟、封驳等诸多制度与现象一起,构成了明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经筵制度的爬梳及对其演变规律的总结概括.进而探索明代经筵制度同帝王、内阁、宦官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我们把握明代政治生活特征及其规律的切入点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的军功制度有其历史与阶级的特点,实行"以战斗表现论功"和"计首论功"两大标准.洪熙、宣德以后,"首功制"逐渐成为明军功制度中的主导标准.这两种标准都有其巨大的弊端,明人对于这两种标准也评价不一.为解决军功制度的弊端,明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在实践中做的比较成功的是戚继光.  相似文献   

17.
明代在武当山大修宫观时,动用了大量的军队.此后,又派均州千户所的军队常驻武当山,逐渐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8.
明代官史考核制度在中国官史考核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官史考察制度又是明代官史考核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考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外官考察制度、京官考察制度、考察奖惩制度以及考察救济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明代官史考察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其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相似文献   

19.
明代观政进士制度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观政进士制度是明朝官员职前培训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缩短由读书、考试到做官行政的差距,是对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补充.过去极少有人专论这一问题.本文试图系统地叙述这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析其优缺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有助于对明代行政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明代继承完善了前朝的登闻鼓制度,明确规定了登闻鼓案件的受理时间、受案范围和审理部门等内容。登闻鼓制度对平反冤假错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时代及其自身制度的局限,并不能完全杜绝冤狱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