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肖邦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广泛,内容深刻,结构复合,和声丰富,旋律优美,音响辉煌,音乐风格独树一帜,是浪漫主义音乐首当其冲的代表,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本文主要以《降A大调叙事曲》为例,从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浅析探索。  相似文献   

3.
肖邦的马祖卡舞曲极具波兰乡土气息,这种来源自波兰民间的舞曲体裁被肖邦在钢琴上再现出了其独有的神韵。本文论述了肖邦《降B大调马祖卡舞曲》的曲式结构、节奏特征、调式调性三方面特点,力求探析出肖邦早期马祖卡舞曲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进行深入分析与资料搜集,笔者发现肖邦与歌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钢琴作品中融入了诸多歌剧元素.本文通过探究肖邦此首叙事曲的创作文化背景、创作风格和创作技法等方面,从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肖邦的叙事曲演奏风格,掌握其演奏技法中的歌剧性表达方式.这将有助于演奏者更好的理解作品,更好的诠释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5.
肖邦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钢琴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全部作品几乎都为钢琴音乐作品。《前奏曲》Op.28是由24首相互独立小曲组成,具有套曲性。从1836年开始创作至1839年全曲完成,历经三年多。1839年9月,在莱比锡首演,获得德国音乐家舒曼的高度评价。文章将从该曲的结构布局、音乐内涵、音乐语汇等方面来分析该曲。  相似文献   

6.
夜曲是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文章选例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从夜曲的体裁和作品本体两方面对这首广为流传的夜曲在作品的设计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揭示出肖邦夜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创作于波兰灾难深重的时期,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其突破传统的结构,具有多变的调式调性,有抒情如歌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织体、复杂的节奏和自由的速度等音乐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8.
肖邦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将叙事曲这一体裁用于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F大调叙事曲》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最具特色的一首,本文试从音乐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浅要分析,以在演奏及教学中能够比较全面的把握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是一部能够代表肖邦最高创作成就的经典之作,堪称是肖邦钢琴艺术的缩影。组织结构十分凝,浑然一体;节奏较为复杂,情感画面,各不相同;内容表现深刻,黑白两线,交替出现;和声语言具有丰富浪漫地精神。  相似文献   

10.
肖邦《F大调叙事曲》是一首极具技巧性和表现性的钢琴作品,其独特的构思,强烈的对比往往会让演奏者对其完整性产生误解.本文以分析《F大调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为契机,对其演奏技巧及音乐内容发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应以技巧为基础,以创作特征指导演奏,才能够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全面地把握作品.  相似文献   

11.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充满了悲剧性色彩,作品优美悲伤的歌调、甜蜜柔美的抒情、轻盈华丽的炫技、灿烂丰美的热情、戏剧化的急板以及悲剧性的结尾都极富叙事性特点,而其中的民族性、英雄性与悲壮性更是作品所潜藏的深刻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2.
乐谱文本解读直接影响音乐情感表达。文章分别从乐谱文本解读对音乐情感表达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与音乐情感表达的关系,分析探究乐谱文本中音乐结构、乐谱内涵、演奏者个性三层内容与器乐演奏中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关系及重要性,从而引起广大器乐学习者对于乐谱文本解读的重视并提高自身的音乐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乐记》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人的情理诠释为礼乐的本源意义。《乐记》礼乐意义论的诠释逻辑是在以宇宙论赋予礼乐神圣意义的同时又把天道还原为人的情理。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互文结构的阐释逻辑具有双重原因,即儒家"述而不作"的阐释学传统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礼乐意义的情理内涵反映了礼乐本身的实践精神和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4.
肖邦玛祖卡中旋律,和声、调式以及曲式的变化是由于肖邦赋予玛祖卡新的内涵所引起的,与此同时这些创作特点也包含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共性写作特点中。本文通过分析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肖邦的玛祖卡的创作特点及其发展,从内容到形式展现肖邦创作中来自波兰的民间音乐因素,以期一窥如何升华我们的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5.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评说《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能偏离这个核心。《老子》论道,涉及音乐的话虽然只有四旬,却体现了“道”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道”的音、声外现的思想。“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审美的至高境界;“音声相和”是《老子》音乐审美的标准;“五音令人耳聋”是《老子》的音乐批判的准则;“乐与饵,过客止”是《老子》的音乐审美追求。这四句话共同体现了“道为乐魂”的音乐美学思想。“道为乐魂”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张浩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1):153-154,172
《牧童之笛》是费列德里克.肖邦所作钢琴《练习曲》OP25中的第一首,被认为是肖邦钢琴风格的出色范例。它采用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情绪明朗,充满了青春欢乐;钢琴织体与和声丰富多彩,非常精致,个性特征异乎寻常;技术性与音乐形象两者结合完美。全曲演奏要着重双手相反的感情处理,气氛和音色要控制细致,使旋律与丰富多彩的伴奏和声浑然一体,创造极优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堪称英诗作品中以文述乐的典范。这首抒情短诗以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时间性及空间性与诗歌语言的契合为前提,通过民谣诗体、修辞及意象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丰富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18.
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在其所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当中,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音乐元素平等共存,相互交融,闪耀着文化多元的夺目光辉。本文试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对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中的多元文化特征做一概略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阐释空间的差异表现在音乐形态、乐谱特点、审美追求三个方面。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音乐较西方古典音乐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而这种差异产生及存在的原因在于中西音乐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以民歌改编的钢琴曲中,以陕北民歌主题素材改编而成的钢琴曲较多,其演奏从对民族器乐音色、唱腔的模仿,时节奏、速度的伸缩处理及踏板的多样运用等方面,促进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多样发展.钢琴曲与陕北民歌曲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韵味,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尽现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