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要会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传授知识中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教学理论,而且更要反映得到这些理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一、展示思维过程的意义过程是思维之本,展示思维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展示思维过程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结果的过程,只讲结论不讲过程。会造成学生思维懒…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推开,创新教育已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已成为热点问题。就初中数学教与学的现状来讲,“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模式,教学的理念基本上是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应试教育”淹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虽然“边讲边问”、“讲练结合”代替了“满堂灌”是一大进步,但数学依然是一门多数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这种“重复低效”的数学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的现状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创新教育怎样实施?这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面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如何优化滞后的数学教学方法越来越明显的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以下就这些问题谈一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心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德国教育学家第斯事惠指出:“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声、发现真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那种不讲背景和条件,不讲过程和巴路,偏重解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说”数学,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广泛开展语言交流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叙述自己参与知识探索活动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探索发现的数学结论,发表自己各种不同的解题见解,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产生的疑问,畅谈自己学习后的收获与体会。它要求教师创设条件和机会,激励学生“说”的积极性,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发展思维。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言可发,讲得有理,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与体会。   一、在探索新知的教学中,教学生说思维过程  …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在教学中,应展示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过程,对数学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强调:“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暴露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正确描述思维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鉴于此,学生课堂答问后,教师不能仅用“对了”或“错了”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当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方法。运用稚化教学艺术,诱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解题思维过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模仿学生的心态,稚化自身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和思考探索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调控思维能力和优化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数学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因此,成功的数学教学活动,应是充分展示“教”与“学”两方面的思维过程,并突出展示教材编排的思维过程。这样,使教材、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思维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沟通,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一、挖掘教材内在的教学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整体上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10.
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固原地区教研室韩克勋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为什么要重视揭示思维过程以及如何揭示,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有必要进行讨论。一、揭示获取知...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教师的“满堂灌”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无论在低年级,还是在中高年级,都应加强学生说话的训练。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点: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数学概念,或对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其他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有的…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是手段还是目标?我的看法是,不是所有的“过程与方法”都能当作目标。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前者为后者服务。这个看法,从逻辑上讲是行得通的: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自然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实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也不是目标,学生应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其根本任务是将外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使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动态的思维活动,并由此改造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长期影响,对此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还缺乏应有的认识、重视,主要的时弊有;①“讲风太盛”。用教师整堂课的“讲”替代学生的“学”,实质上就是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思维活动量降到了最低限度。②“形式过多”。用五花八门的教学用具、手段和形式搞乱学生正常的思维程序和…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只有把握了思维过程,才算是把握住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思维过程的教学呢?我们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望同行斧正。 1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生常惊诧教师的解题思路的“准、简、奥”,殊不知,教师一题在手,何尝不是“十月怀胎”方可“一朝分娩”,个中苦楚学生是不知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告诉学生的往往是最佳的思维途径,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就是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因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教师讲风太盛,用教师的讲替代了学生的学,实际上是用教师的思维活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成了封闭的容器,任教师“灌”、“塞”,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降到了最低限度。学生学过的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缺少了内化过程,造成学生...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做学做合一”.由此可见“做”是如此的重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做”的机会,给他们以“做”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素养的发展.开展多元的数学实验,是教师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有效方式,也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训练。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训练的智力价值。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思维 ,形成能力 ,要会学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传授知识中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思维活动 )的教学 ,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 .”因此 ,数学教学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理论 ,而且还要反映在得到这些理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 ,那种不讲背景和条件 ,不讲思路和过程 ,忽视思想和方法 ,照本宣科 ,将结论塞给学生的做法 ,无疑会抑制学生的探索、发…  相似文献   

20.
金中 《四川教育》2001,(4):24-25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开展,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有了不少新的组织教学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但应该看到,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在教师中仍根深蒂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能是由教师所塑造的客体。因此,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讲正确、讲清楚、讲完整。显然,用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自然就唤不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根本无法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