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0日,是这一学期的第十八周,也是功课即将结束前的一节科学课,是学生栽培植物的第12周,是学生栽培的植物的第三次展示、评比、交流会。可是全班56位同学中,只有12位同学带来了栽培的植物,其中两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3棵黄豆苗,约40厘米高,每棵都长着一些饱满豆荚,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1棵高约1米的玉米,结了一个玉米棒,另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的是四季豆,豆藤缠绕在一支木条上,约有60厘米高,挂了3条豆荚。其余8位同学的植物还是苗,有几棵刚开花。与学生栽培植物3周后的第一次展示、评比、交流会有53位同学带作品,9周后的第二次展示、评比、交…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10日.是这一学期的第18周.也是功课即将结束前的一节科学课,是学生栽培植物的第12周及第三次展示、评比、交流会。可是全班56位同学中.只有12位同学带来了裁培的植物.其中两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3棵黄豆苗。约40厘米高.每棵都长着一些饱满豆荚: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1棵高约1米的玉米,结了一个玉米棒;  相似文献   

3.
去年6月10日,是这一学期的第18周,也是功课即将结束前的一节科学课是学生栽培植物的第12周及第三次展示、评比、交流会可是全班56位同学中,只有12位同学带来了栽培的植物,其中两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3棵黄豆苗,约40厘米高,每棵都长着一些饱满豆荚;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棵高约l米的玉米,结了一个玉米棒;另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的是四季豆,豆藤缠绕在一支木条上,约有60厘米高,挂了3条豆荚;其余8位同学的植物还是苗,有几棵刚开花。与学生栽培植物3周后的第一次展示、评比、交流会有53位同学带作品,9周后的第二次展示、评比、交流会有27位同学带作品…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教学这一单元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教学计划因地制宜。因为全国南北气温差别比较大,南方气温高,二月份一开学,已经适宜播种。我们南方可以把教材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的教学计划提早到开学初进行,为中途植物夭折的同学重新补种赢得一些时间,因为学生第一次栽培植物没有经验,芽苗细嫩,如果管理不善,芽成苗期最容易失败。在三五周内栽培失败的同学补种植90天左右的植物,到期末还能结果,完成观察植物的一生。2.植物的选择。书本介绍的凤仙花,周期90天左右,学生爱花,是一个好选择,但种子不易寻找。黄豆、春玉米、四季豆等植物周期也在90…  相似文献   

5.
3月16日那天,我在花盆里种下了十几颗蚕豆种子。在我的精心浇灌下,差不多过了两周时间,蚕豆长出了小苗。又过了一个月,最高的蚕豆苗有20cm高了。看着这些绿油油的植物,我心里说不出的喜欢,每天一有时间就趴在窗台上看它们。可是有一天,我发现花盆里有两棵奇怪的幼苗,它们不仅个子比别的幼苗矮得多,还挨得特别近,看上去不像是挨得特别近的两个蚕豆长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一生》教材的编写是怎样考虑的? 种凤仙花,观察从种子到结出种子的生长过程,得连续观察12至13周。 三年级学生能坚持这样长的连续观察吗?老师怎样上课?最后能有几个学生收获到种子?  相似文献   

7.
两棵旱莲     
办公室里养了一些花。其中一个盆里有两棵,一棵是旱莲,开红花儿;另一棵也是旱莲,开黄花儿。她俩是从同事那儿移栽来的,因为花盆少的缘故,有幸长在同一个花盆里。起初,她俩是并肩而长的,几乎是同样高矮,同时开花,一枝黄的,一枝红的,衬上些许荷叶状的绿叶儿,三原色相间相映,真是有趣。一天,一位朋友的孩子跑到楼上来玩,扔下一根竹棍儿,小指粗细,七八十厘米长短,无意间,我把它插在了那棵红的跟前。不久,那棵红的,贴向了那根竹棍儿,并依附着向上长去,越长越细,越长越高,骨朵一个接着一个结,花也一朵接一朵地开,很见…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用“情境启导”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动手操作和大胆想象,激发学生说的愿望,训练学生说话,做到完整、连贯。2.在提高学生听话、说话能力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说话,做到完整、连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明确要求。出示实物:一棵种在花盆里的小树。师: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她是谁呀?生:一棵小树。师:你能说说这棵小树长得什么样儿吗?生:这棵小树枝干是细细的。生:这棵小树身上的树叶是嫩绿…  相似文献   

9.
就像森林中并不棵棵都是参天大树,一个班级的48位同学个体情况差异也相当大,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也有在心理或行为上有某些偏差的同学,我班陆尧同学就是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特殊学生。  相似文献   

10.
马炜梁 《生物学教学》2002,27(10):45-46
我们身边的克隆现象 :下课了 ,课外小组的同学都到老师办公室集中 ,他们见到一盆吊兰 (图 1 ) ,小陆指着从盆里伸出来挂在四周的小植株好奇地问老师 :“这些小的植物体能够种活吗 ?”小李抢着回答 :“能活的 ,我家把小植株种在花盆里 ,通向母体的那条茎先不剪断 ,等它的根长好后再剪 ,就一定能活。”小陆说 :“那么一棵吊兰不用开花结子 ,就能繁殖成十几棵了 ?”老师说 :“对呀 ,一个个体不通过性细胞的结合便产生多个后代 ,形成一个无性繁殖系 ,就称为克隆 ,克隆的后代在遗传性上是相同的 ,像吊兰这种自然的克隆现象在植物界是很多的 ,这里…  相似文献   

11.
开学第一周的班会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在等着“暴风雨的来临”。因为上午第三节课间休息时,张同学为争一个乒乓球,将另一位小个子同学打伤了。  相似文献   

12.
曾经美好的记忆多与绿色相关。 面对榕树盆景,眼前却不再美好,迷幻“技术流”的人们正在异化自然。 汉白玉花盆里,是一棵榕树。  相似文献   

13.
涓涓流水,一片小草如烟,掠过一阵凉风,此时,有这样一种声音响起。——题记在一个花园的角落里长着几棵杂草。在花园的正中央,精美的花盆里长着艳美的玫瑰,高贵的牡丹,清香的茉莉。小草只能仰望它们的关姿。  相似文献   

14.
琦琦子 《红领巾》2022,(Z2):50-55
<正>不好啦!不好啦!植物变成怪物啦!说出来你别生气,也许你也是这场植物变形危机的主导者之一!不信就来诊断一下你笔下的植物吧!仔细回想,你在描写植物时,是否写过这样的句子:例句1:公园里有一棵歪歪扭扭的树,长得十分难看。例句2:路边的波斯菊是那样迷人,挺直的茎干上长着绿油油的叶子和花朵。  相似文献   

15.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是农、林、园艺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学习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课的基础。它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后面多门课的学习。因此,我在本门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一、提前种植,感知植物对环境的反应 要想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因此授课前一周,组织学生在花盆或瓶里种豆苗、向日葵、蘑菇等。班上生物小组的同学种植管理  相似文献   

17.
统编小学算术第二册第八十八页第15题:“五年级同学在校园里种了9棵小松树,平均分成3行,每行4棵,他们是怎样种的?”可做两种分析: 一、平均每行种4棵,种3行,需12棵树,但只给了9棵还少3棵。说明在3行树中,每行有一棵需数两遍,才是12棵。  相似文献   

18.
我在花盆里种上了几颗刚冒出芽儿的小黄豆。每天,我只是浇些水喂喂它们。过了几天,我惊奇地发现:小黄豆竟变成了一棵棵豆苗!它们的叶子是那么绿,茎是那么粗壮。它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上生长,像是在进行长高比赛,生怕自己沐浴不到温暖的阳光。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新课 师:想一想,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哪些部分? 生: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茎。 生: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根。 生:我们还认识了植物的叶、花、果实和种子。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几棵完整的植物。我们把一棵完整的植物称为植物的身体。(板书课题:8.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分析辣椒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1)观察。(教师端出一盆盆栽辣椒放讲桌上。)  相似文献   

20.
请先看学生解题中的两个例子: 1.“四年级同学拾柴220千克,三年级同学拾柴202千克。三年级同学再拾多少千克就跟四年级同学拾的一样多?”(六年制第四册第46页第14题) 几位同学把题目看了又看,不知如何做。下课后,我把这几位同学请到面前,把问句改成“四年级同学拾柴比三年级多多少”、“三年级同学拾柴比四年级少多少”、“两个年级拾柴相差多少”,问学生会不会做,同学们不约而同回答:“会做。”2.一位老师教学两次归一应用题:“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100棵。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六年制第九册第45页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