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风电大型钢管桩重量大,在成桩过程中遇到软弱土层会出现溜桩现象,因此开展溜桩对钢管桩承载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确定溜桩区间,其次基于ABAQUS建立考虑溜桩效应的桩土数值模型,分析溜桩对钢管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钢管桩在土层深度24~43 m发生溜桩,溜桩区间长度为19 m;(2)溜桩效应使钢管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比无溜桩时降低13.46%;(3)溜桩效应使钢管桩受到水平荷载后产生更大的挠度,桩顶位移比无溜桩时增大12.4%。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工程中,桩基础通常是由群桩组成。而群桩的分析理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桩的受力性状,在桩基设计中,单桩的承载力直接关系到群桩的承载力。随着近年来大直径桩逐渐增多,一桩一柱情况并不少见,因此正确分析单桩的性状是确定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前提。而传统的静荷载试验难以满足桩的承载力和质量检验的广泛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微型桩在刚性板连接下加固堆积层滑坡效果,本文基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刚性板连接后及在桩顶不同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受力特征。研究表明:微型桩通过刚性板连接后相较于独立微型桩群,滑坡体同一监测点处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在此基础上增加桩顶荷载则位移进一步减小;在刚性板作用下,第1至第3排桩身土压力依次减小,桩身抗力比为1∶0.77∶0.71;桩身弯矩呈现“S”型分布,反弯点存在于滑面附近;相较于独立微型桩,刚性板连接微型桩后及桩顶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最大值变化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当场地土质很差,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或上部荷载太大,无法采用天然地基或要严格控制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时,常用桩基础解决这些问题。若考虑桩穿越软弱土层时能加固天然地基,则桩构成人工地基(如灰土、砂石等挤土桩);若考虑通过桩将上部结构荷重传给坚硬土层,则桩成为深基础。所以,桩在地基土中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桩按承载性质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所用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闭口钢管内填素混凝土)桩;按成桩方法分挤土桩(如打入预制桩)、非挤土桩(如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如打入式敞口桩);按受力条件分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横向受荷桩、组合受荷桩。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土质地基系数与桩径的关系,以贵州某水平受荷嵌岩桩为工程背景,在保持水平荷载、土质条件、土体弹性模量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基于ANSYS软件平台和"m"法来进行水平受荷嵌岩桩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桩顶水平位移与桩径正相关;存在临界桩径,在该桩径以内参数m与桩径负相关,在该桩径以外参数m随桩径变化出现波动现象;参数m对桩径的变化反应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各种具有承载力的桩,而钢管桩具有高承载力的优点,在施工过程中挤土效应也比较低。随着我国建筑施工的不断增长,对钢管桩建筑施工的应用越来越多,探讨钢管桩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钢管桩的特点、钢管桩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实际钢管桩设计中的案例进行探讨,为实际钢管桩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官正国  朱俊 《科技风》2011,(11):155
针对钢管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本论文结合钢管桩的特点对其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简单分析了钢管桩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钢管桩在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钢管桩施工工艺,并给出了具体的基于钢管桩的地基加固施工步骤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型桩是一种加固的结构,它具有良好的抗震的性能,目前微型桩在工程实践中广泛使用。本研究通过对低应变法的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对微桩还有微桩的承载力进行研究。在此之后,对低应变法确定微桩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影响的因素和低应变法检测微桩承载力适用的添加,结果表明,在进行检测时,微桩的长度不能大于临界的有效长度;在检测的时候,要保证桩的完整性;在检测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可靠性的动静对比资料。低应变法在微桩承载力检测中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9.
多支挤扩灌注桩也叫DX桩,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从研究DX桩单桩承受竖向荷载时的轴力以及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入手,分析桩顶荷载在各扩径体上的分配以及各扩径体分担荷载的发展过程,并比较了不同桩型轴力特点,揭示了DX桩单桩承载机理,为合理设计该类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京杭运河水上巴士工程基础施工中,采用P H C桩。由于在打桩前做好桩机、桩锤选择,并验收成品桩,打桩过程中插桩、沉桩、接桩均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该工程中PHC桩所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质量稳定可靠、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文明、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双排钻孔抗滑桩可假设为弹性桩。通过单桩刚度系数计算双排桩的刚度系数,然后根据双排桩的刚度系数与滑坡推力计算桩顶的变位与转角,再根据单桩的刚度系数与双排桩中的变位与转角计算桩身的内力。对一个滑坡实例,设计矩形截面悬臂桩和双排式一小直径钻孔抗滑桩两个治理方案,经方案比选后得出:采用双排式小直径钻孔抗滑桩方案,不仅可以承担更大的滑坡推力,在工程造价上可以节省18%左右。在桩孔开挖时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施工速度,所耗工期仅为人工挖孔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黄勇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93-194
钻孔桩是当前建筑物承载力基础的主要桩型,在公路、铁路桥梁得到广泛使用。尤其在深厚软土地区成为传统桩型,文章对钻孔桩施工中常见问题提出控制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的剪切位移传递法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分开考虑,再通过位移协调将二者联系起来.计算时将桩分成若干微小单元,根据桩的沉降由桩尖位移和桩身压缩量两部分组成,列出n元非线性平衡方程,解此n元非线性方程组并用迭代法可求得在一假定桩尖位移下桩顶的竖向作用力,从而预估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沉降曲线.  相似文献   

14.
工程中对钻孔灌注桩桩端注浆处理后的桩基承载力的确定往往是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荷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单桩竖向承载力,但在设计时由于单桩承载力不足而往往是按照注浆群桩进行设计,而注浆群桩和注浆单桩的承载的受力机理是有所不同。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桩端土模量、不同桩间距大小和不同浆泡尺寸对注浆群桩的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夯扩桩是一种适合于软弱地基的桩。桩头部分在施工时形成的是一个扩大头,扩大头夯填加强了地基在桩头部位的密实程度,从而增大了持力层的地耐力;同时,由于桩头加大,增大了地基的受力面程,从而增大了桩的端承力,使桩在侧摩擦力与端承力的共同作用下工作,可以说是一种侧壁摩阻力与端承为共同承载的支承桩。夯扩桩改善了桩的性能、增强了基础的承载能力。夯扩桩是套管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采用锤击沉管方式,这种钻也灌注桩质量容易保证、施工速度快且方便,现场文明,因此综合经济效益比较好,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桩种。夯扩桩与天然地基共同作用,以复合地基处理。根据理论分析和对应用此种桩的工程进行实测可知夯扩桩的承载力比未扩桩可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7.
结合钻孔桩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导致钻孔桩断桩的原因,强调了混凝土浇筑前的注意事项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做的工作,以积累钻孔桩施工经验,最大程度地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多壁座支撑桩作为一种新型桩,用专用工具在钻孔壁上形成凹窝,按照正常工序浇筑混凝土,即可在桩的外侧形成壁座。该支撑桩与现有普通桩的区别在于:沿着现有桩体表面每隔一定间距设有盘体。为了研究壁座厚度对多壁座支撑桩承载力影响,本文选取4个不同壁座厚度多壁座支撑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竖直埋设的多壁座支撑桩的壁座厚度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壁座厚度的增大,多壁座支撑桩的抗拔承载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是位移增加的幅度一直在增大。  相似文献   

19.
BSPCG系列液压打桩锤适用于施打预应力桩、预制混凝土桩、钢板桩、H型钢桩、钢管承载桩、组合钢桩等桩型,具有效率高经济性强,作业清洁,无废气排放等优点.本文结合安哥拉罗安达重件起重船坞和车间桩基施工情况,扼要的介绍BSP液压锤在沉桩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承力盘对挤扩桩承载力与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挤扩桩与直孔桩承载机理的差异,并从沉降控制角度进行了挤扩桩承力盘盘径的最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承力盘的存在使得挤扩桩在受力机理上不同于普通直孔桩,挤扩桩比等直径的直孔桩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抵抗沉降变形的能力,且承力盘直径越大,承载性能和抵抗沉降性能越优;当盘径为2.5~3.0倍桩径时,挤扩桩的承力盘可以发挥最大的沉降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