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的15名新手教师、15名胜任教师及15名成熟教师,共45名三种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远程学习圈中教师知识建构水平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远程学习圈活动进行一年来的四个阶段———具体经验阶段、反思性观察阶段、抽象概括阶段、积极实践阶段的采样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教师群体的知识建构水平发展与变化,及不同教师群体的知识建构水平的整体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远程学习圈,对教师的知识建构水平的发展具有持续促进作用,对不同教师群体的知识建构水平均具有正向影响,教师知识建构水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王陆 《电化教育研究》2012,(5):98-102,109
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40名新手教师、40名成熟教师及40名骨干教师共120名三种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针对一学年中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对三种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都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对新手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提升效果显著,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确能够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已成为实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和创造的一条途径。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15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共享为研究问题,从2008年底至今,通过历时三年的教师在线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种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共享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建立了与知识共享系统相适应的知识共享策略体系。知识共享系统框架包含教师知识共享处理和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两个子系统。知识共享策略涉及实践活动策略、教师群体的组织策略、助学支持服务策略、资源建设策略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最近大约2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且已有证据显示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已经日益蓬勃发展,并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文献,从实践社区的定义与内涵、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特点及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是一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起到直接促进作用的特定类型的学习社区,是一种聚焦教师知识的新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生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敏霞  王陆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2):106-111,128
实践性知识是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8个地区596名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采用内容分析法、差异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进行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研究了不同教师群体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基于经验学习圈的靠谱COP研修活动能够显著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特别是对教龄10年以上的成熟教师的作用最大;新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呈现出知识建构特征,胜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呈现出知识改进特征,成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呈现出知识再造特征.基于不同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特征,提出了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已形成共识,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培训但重点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针对成熟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不多。成熟型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占有比例大,但专业发展不平衡。怎样激发成熟型教师的专业学习的内驱力?笔者运用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和文献法,通过参与王陆教授主持的基于网络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社区COP项目,研究了所在学校的11名成熟型教师及其他三所试验学校成熟型教师在教育信念、自我效能感和策略性知识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变化,得出成熟型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活动能激发其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初步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为信息化环境下的职前教师培养探索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中选取了20名职前教师进行实验,使用了教学评价、定量统计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研究过程中职前教师参与在线实践社区的情况,教学实习过程之初、之中和后期的实践性知识水平进行了跟踪、调查、评价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选取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参与在线实践社区有利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而且初始的实践性知识基础能较好地预见其后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5,(5):72-77
"东城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项目"第一批共有8所项目学校。该研究对这些学校的98名研修教师一个学期的研修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实践性知识的六个维度进行对比,探寻变化规律和原因。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对于区域教师整体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胜任教师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由此,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也为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研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使教师能够运用其实践性知识合理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中的三位成熟教师和一位新手教师为个案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实践社区中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通过共同参与实践的过程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动态性的知识;教师在进行实践性知识构建时,首先识别的问题是可直接观测到的问题;成熟教师与新手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试探性理论及解决方案上会表现出比较大差异;成熟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会相互影响,新手教师会表现出直接吸取成熟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倾向;成熟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建构时,能够更容易地指向自己的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正在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文章以参加远程校本研修项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94名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分布与发展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按照项目初期、中期和后期等三个阶段,分别收集并分析了四类教师群体的六种实践性知识,得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静态分布特征和动态发展特征:教师的策略知识最丰富,反思知识和自我知识增长最迅速,教育信念增长最缓慢;不同教师群体的实践性知识水平有一定差异,其中新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增长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生活的勇气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以自己身体实践活动为依据发生和显现出来的敢于迎战恐惧、勇于承担焦虑的对专业发展具有内在动力性的气魄。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其专业生活中常怀敬畏之心、自觉的责任担当、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肯定、多种方式应对恐惧等方面。教师专业生活勇气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有助于教师克服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可能的一个前提;从根本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表现的不断反思,可以促进专业发展,而构建教师反思性实践共同体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角色.教师要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将学习的成果惠及学生和教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实现研究与教学互动共生;教师要成为"导学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在平等交流与对话中重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成为"合作者",而不是教学过程的独行者.只有教师自觉认识到角色转化的必要性和方向,才...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而教师专业发展是造就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创设和谐人际氛围,实现教师专业自主成长;其二,建立去行政化的学术机制,构建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通过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造就专家型教师,造就教育家;其三,合理分配培训利益,改"施教"为"促进",走"教育下乡"之路,构建服务型教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教学发生巨大变化。为了解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师的发展情形,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对数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分析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哪些变化最明显、什么特征的教师发展最好和遇到哪些主要阻碍等,研究表明,教师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教学实践、数学素养均得到发展,教学开放性进一步凸显,教师创生教材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师教学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得到改进,教学评价更趋科学、教育研究能力有所提高等,但不同教师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顶岗实习中高师生教师专业能力成长具有特殊的路径。当前的指导模式主要有跟队指导、基础教育学校指导、名师培训、专家讲座、班主任指导等,在过程中有着顶岗与实习之间的矛盾、成长与培养的交替、实践与学习之间的共同发展、压力与奉献精神的催生等特点。在指导模式的发展上,要注意采取多种指导模式结合的系统模式,并注意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利于高师生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教师创造性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深入分析了教师创造性能力缺失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当前对教师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五个统一"入手:转变教育观念与增强教师主体意识的统一;培养创造性教育能力与创造性学习能力的统一;营造创造性环境与培养教师内在创造性品质的统一;发展个性与培养团队精神的统一;开发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开发教师的创造力为目标。开发教师创造力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教师继续教育则为教师创造力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本文提出以开发创造力为目标的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构想:个别开发指导和学校资助服务,其特点是以个别指导、能力训练、自主学习为主,以培训院校课堂面授、教师工作所在学校集中活动为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师专业地位的被认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也备受研究者关注。然而在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不合理,过分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反而忽视教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现象,本文认为应该通过改变培训模式,立足教育实践,设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方式,促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和反思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师爱之心对每一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升不可或缺,对于大学教育和师德建设至关重要,师爱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师德建设的灵魂,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和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爱的培养离不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