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历史上,石头悖论是质疑上帝全能观念的重要论证。该悖论提出一个诘问:“上帝能否造出它自己也不能举起的石头?”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该悖论的前提部分蕴含两个相互矛盾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上帝是全能的,它是显性的,也是目标假设;第二个条件是上帝也必须服从逻辑,但这一条件是非常隐蔽的,而且是逻辑假设。由于从矛盾的前提可以推出任意结论,所以,该悖论是无效的。如果剔除原悖论中的第二个条件,保留上帝全能这一条件,则可以推论出,上帝可以不服从逻辑,因而它既能制造出也不能制造出它自己也不能举起的石头,而这种在人类思维中的矛盾恰好证明上帝是全能的,因为只有全能者才能允许矛盾存在。进一步,还可构造更多同构案例,对这种全能者逻辑加以复制、推广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中蕴涵的价值悖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教育向善的结果却得出了急功近利的恶果,而道德教育中的悖论符合悖论的特征,但并不是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道德教育悖论属于逻辑矛盾的范畴.研究道德教育悖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悖论”作为一种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道义悖论与"道德悖论"的比较分析,论证后者不能归于严格的逻辑悖论,而应视作一种"类悖论道德困境";结合逻辑悖论社会文化功能的探讨,指明开展类悖论道德困境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入手,马克思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消解了资本生成悖论,实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质变性创新。"资本生成悖论"消解中体现的澄清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揭示对立统一的辩证矛盾、创新"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等方法,具有普适的解悖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逻辑与自涉悖论——兼论中国古代逻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小段均提出了一些逻辑、自涉与悖论的“新论点”。其它附带的相关理论也许过于简略,读者可参看近作[1][2][3]。  相似文献   

6.
思辩逻辑认为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或语言;而客体逻辑则主张逻辑科学研究独立于人的认识的客观世界原本具有的客观的逻辑结构和规律。剖析“说谎者悖论”的关键是鉴别“命题”及其“真假”的标准:思辩逻辑认同语言标准;而客体逻辑则坚持客体标准。“说谎者悖论”的真相是:向壁虚构的构造者们不要物证、不顾时空地将几个同音同形然而不同义的语句叠合在一起,从而将语句的“虚”与“真假”根本不同的值纯思辩地混沌杂揉。从实事求是的客体逻辑出发,任何人构造不出任何一个在事实上满足“自我悖反”的“悖论”。  相似文献   

7.
证实原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石,对同类命题还是异类命题的证实是“乌鸦悖论“与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无论哪种意义上的证实,其主要目的都是对确定性的寻求.本文从一个范例入手,采用了系统内部时间分析方法,在哲学史视阈下指出了逻辑经验主义寻求确定性的哲学旨向.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独特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悖论”,决定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在哲理思考的观照下,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逻辑悖论的思维方式渗透其文学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描写路线,即定旨、写实——滑蜕、荒诞——真实、合理,滑蜕构成这条描写路线的核心,而其又来自于生活的逻辑双重性即矛盾性的碰撞,形成表层的冷静叙述与深层意蕴的巨大的艺术张力。无论其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均体现了逻辑悖论的特点,它熔铸了卡夫卡对现实的哲学思考,同时又是彻头彻尾艺术化了的,反映了作者心目中“异化了”的世界图象。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思潮早已来临,它不仅已经越来越引进西方和东方各国学者的关注,而且中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对其在中国当代文化上的影响作出恰当分析。本文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更多地应当从“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本身去理解和把握,不要附加给很多评论者的主观意志。实际上,“后现代性的悖论”就生动地写照了后现代主义的本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消解现代性的渴望、一种现代社会自身悖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肇始于二十世纪初的分析哲学引领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本文认为,分析哲学的兴起不只是一个哲学史事件,其发端深受逻辑哲学的影响,这一点在分析哲学创始者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哲学思想中尤为明显,本文尝试回顾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路径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说谎句"f:f不是真的"中否定词含义的理解和刻画,是说谎者悖论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巴威斯等在说谎者悖论的研究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否定与否认的差异,在对比分析有关说谎者悖论的两种不同解决方案(罗素型解释和奥斯汀型解释)的过程中,凸现了否定和否认的区分及其价值:罗素型解释表明说谎者悖论源于否定和否认的混淆,而建立在对说谎者悖论更加精致分析基础上的奥斯汀型解释则指出,否定和否认的混淆仅是说谎者悖论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狭义逻辑悖论问题的相对解决,逻辑悖论研究的未来重心将向悖论方法论领域迁移。悖论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和概括逻辑悖论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形成一般悖论方法论;以悖论方法论为基点,建构演绎科学与经验科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运用悖论方法论,解决具体学科中出现的悖论问题,实现具体学科的理论创新;发挥悖论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解悖功能,消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尖锐矛盾,以利于社会生活和谐、协调地运行。  相似文献   

13.
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逻辑悖论的矛盾归属和解决路径入手,把握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和解决思路,从而进一步显示道德悖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悖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逻辑悖论是指其由以导出的背景知识都是日常进行合理思维的理性主体普遍承认的公共知识或预设,均可通过现代逻辑语形学、逻辑语义学和逻辑语用学的研究使之得到严格的形式塑述与刻画,其推导过程可达到无懈可击的逻辑严格性的悖论。广义逻辑悖论是人们把导致狭义逻辑悖论的"背景知识"的视域由日常合理思维领域拓展到哲学思维等其他领域而发现的悖论。道德悖论是人们在道德思维领域发现的一种广义的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15.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悖论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仅与语句表达上的逻辑矛盾相关,而且还涉及到了非逻辑的辩证矛盾问题。因此,解决悖论问题需要从单一的逻辑形式的视域转向认识论的角度,即从与其相反的认识内容视域看悖论,探视悖论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以期从哲学层面对悖论问题做出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张建军教授的学术研究呈现“整体推进”的特征,明确指认逻辑悖论之语用学性质,构成其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推动了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学转向,促进了长期处于薄弱环节的关于悖论的一般方法论研究之深入展开,加深了对位于“高阶认知”致思层面的逻辑悖论研究之认识。在逻辑悖论与其他逻辑哲学难题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张建军教授近期致力于系统建构辅之以“情境实在论”和“悖境辩证法”的“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并已初步呈现其多方面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17.
乍看之下不成问题的西方伦理学的范围,细想之下却是珍上需要慎思的问题。“西方”和“伦理学”各自向人们的理解力呈示多种语义。“西方”在现代汉语中现有四义:地理西方、政治西方、经济西方和化西方。而化西方在西方历史的远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所指不同。各时期的化西方所指涉的地域应当综合加以考虑。西方哲学家们对“伦理学”的理解是多式多样的,大体可归为四类:第一类可称为亚里斯多德式,属于道德规范论或德性论;第二类可称为芝诺-伊壁鸠鲁式,属于人生哲学;第三类可称为康德式,属于道德形上学;第四类可称为摩尔式,属于道德语言学。其中第一类理解占主导地位。这四类理解应当被兼顾。基于对“西方”和“伦理学”的语义分析,西方伦理学的范围严格地被界定。就范围而言,西方伦理学史不等于欧洲伦理学史,不限于西方哲学伦理学咣,不同于西方道德史。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研究学习动机对研究教育活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学习动机的概念、作用、类型、影响因素等几方面的内容,并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