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睡三千余年的《易经》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这为多人始料所不及,然而它毕竟真的“热”了起来,不仅成了一门“易学”,而且诸家蜂起,学会团体林立,及于中外。根究“热”因,自然是复杂而多向的。但《易经》之博大精深,玄机妙理及由此而罩上的神秘色彩,强烈地调动了人们的探求欲,并由此而发现传统文化中尚有如许佳处,不免洞天大开,心驰神往。这当是易学走红的首要一面。这就与前一时期出现的“西学热”而今开始降温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叶隽在《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一书中,依据"侨学"与《易经》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侨易"理论。其大致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二元三维,大道侨易""观侨取象,察变寻异"与"物质位移导致精神质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二元三维,大道侨易"。该主导思想主要从《易经》中"阴""阳"二元和"变易""简易""不易"三维中衍化而来,借鉴了《易经》阐释世界和宇宙的一些思维模式,是对人类因"侨"而"易"与"不易"之一般规律的总体认识;"观侨  相似文献   

3.
巴蜀书社最近出版了青年学者黄玉顺编著的《易经古歌考释》。 该书认为,《易经》中隐藏着一部比《诗经》更古老的诗集,《易经》的六十四卦都引用了古歌。该书对这些古歌作了整理,并一一加以考释、辨析、译评。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易学研究别开生面的新探索”,“为易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亦为古代诗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区域”。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笑话,说是有个行医者,看见占卜师的桌上有一部《易经》,就叹道:“我儿子看来应当学占卜,不该再学医了。”人问其故,他说;“那是《易经》,料想一定容易,哪像我家的《难经》(相传系春秋时的名医扁鹊所著,为医家经典)!”这位医生的毛病出在望文生义上。 但请你且慢笑话这个医生,望文生义的例子在当今的报纸上正可举出不少来。且不提那常常将作为星宿名的“流火”当作热浪滚滚的火山岩浆,称盛夏之热为“七月流火”的;较滑稽的有“验明正身”一词,此词只有在死囚被押赴刑场处决前才用,但因为有“验明”之字样,现在常常…  相似文献   

5.
弘扬民族文化的新尝试──“易学智慧丛书”研讨会纪实1997年10月10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东方国际易学研究中心、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沈阳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易学智慧丛书”、“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  相似文献   

6.
这个题目,更准确些应写作“东方神秘主义与《易经》热”,因为这两者其实带一定的因果关系,自然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熟悉中国近些年来的出版界和知识分子读书情形的人大多知道,在现在这股让人瞠目结舌的《易经》热之前,许多知识分子中已不动声色地“热”过另一本书。这本书叫《现代物理学与  相似文献   

7.
一部《易经》穷天地之造化,极社会人生之机变,惊天地,泣鬼神。《易经》之“易”据说取意于变色蜥蜴之“蜴”,古代.的先哲圣人们观察到蜥蜴针对不同环境变换不同颜色来保护自己的现象.领悟到变化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演绎出了《易》这部以匡后世的皇皇巨.从中.人们悟出了“易”的三个境界.即:变易、简易和不易。  相似文献   

8.
《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融会贯通的巨著。本文作者阐述了《易经》中的和谐统一理念、“中庸之道”思想以及《易经》的持经达变观点,并将“此三”称之为“易经”梭面所折射出的三色光华。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舆论是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方式.在当前价值观及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党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进行舆论引导是一项重要的抓手和需持续重视的工作. “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的螺旋” 1.“沉默的螺旋”理论再回顾.“沉默的螺旋”理论首见于1974年德国学者诺依曼发表的《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文章中,她随后于1980年出版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从意见气候、被孤立的恐惧、准感官统计等核心层面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海内“文化热”和海外“东方文化回归热”及全球“文化寻根热”的勃兴,使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典籍的《周易》,备受人们的亲睐。学文化的研究也已成为海内外学人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迄今方兴未艾。新近在大陆出版的美国著名的华裔学者应鼎成先生所著《中国文化之本源》一书,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独特的哲学观照而成为近年来易学文化研究中的一部力作,充分显示出作者为增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而积极  相似文献   

11.
讨论《文心雕龙》中的“经典”问题的前提有两个:一是经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如佛克马、蚁布思所说,“没有任何地方像中国那样拥有如此严格地、如此长期地被尊崇的经典:维持了两千多年一直到本世纪的儒家经典。这些经典包括《易经》、《尚书》、《诗经》、《春秋》和《礼记》。”1经典及对经典的研究——“经学”构成了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宝库。二是《文心雕龙》中对经典的重视。“经典”一词在《文心雕龙》中的出现频率是相当之高而且其地位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吴林伯在其《〈文心雕龙〉字义疏证》中指出…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也许是倪萍最力不从心的一年了。自《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播出后,非议四起。用倪萍自己的话说,是“一辈子挨的骂都集中在这半年了”。在这些“骂”当中,最突出的是“倪萍没有文化”之说。这显然是极而言之的、一言以蔽之的“酷评”(Diatribe)。在这些偶见报端的似乎有点缺少责任感的议论面前,倪萍对记者说:“说一个主持文化栏目的主持人没有文化,确实令我很痛苦。”(《屏幕周报》49期)后来,我们读到了倪萍的文章:《倪萍:自述与自视》(载《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以下简称《自述》),不久…  相似文献   

13.
“对偶”达种表现手法应用的范围很广,而且历史也很久了。远在两千几百年以前,周代的《六经》《诸子》中就出现了对偶的句子。如《易经·系辞》中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和,坤以简能”,《老子》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就是。至于《诗经》中就更多了,《采微》中诗人运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一个对偶句,成功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的《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许多读者和广大网友热议。网络热词“变身”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颇为“雷人”的“潮题”,由此导致的关于党报文风改革的新一轮讨论远远超出了对报道本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现在,许多东西都与“文化”挂钩。最近,又冒出了一种“烟文化”。光明日报6月15日第3版刊登《“烟草文化”也要“热”起来?》一文,批评目前有人提倡“烟文化”。文章讲:近日看到一则“烟文化”研讨启事。吸烟干国民健康有害,把“烟...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大学生的读书掀起过许许多多的“热”,大多是昙花一现,而有一种“热”与众不同,始终保持着“恒温”,这就是“人物传记热”。从政治名人传如《拿破仑传》、《铁托传》、《卢卡奇自传》、《希特勒外传》,到科学家、艺术家传如《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富兰克林传》《英格丽·褒曼》、《卓别林》,从外国的文学家、哲学家传如《歌德自传》、《黑格尔小传》、《忏悔录》,到中国历史人物传如《毛泽东传》、《林则徐传》、《曾国藩传》,真是各领风骚。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崇尚的历史名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意志坚强、扭转乾坤的政治领  相似文献   

17.
先看两个例句: (1)“它总结千百年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精典验方……”(《中国经营报》1999年2月2日第24版《失眠者与睡得香》) (2)“‘三毛’作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一生的心血之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典之作。”(《工人日报》1999年2月14日第2版《“三毛”何日回张家》) 查各种汉语辞书,均无“精典”而只有“经典”一词,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以“风流”命名的影视剧风靡一时,遍及影视银屏,什么《一代风流》、《两代风流》、《当代风流》、《何处不风流》、《风流娘们》……如今,“风流”影视已降温,跌落,“太阳”影视却风起云涌,形成一股从“风流”影视到追逐“太阳”的影视热。  相似文献   

19.
近读报刊,发现许多文章在当用“竭力”时,用了“极力”一词,如1994年12月1日《社会科学报》署名何锡蓉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现代社会,我们无须  相似文献   

20.
“像”字简化为,“象”字,是1956年由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时,被列入《汉字简化第二表》的。1964年5月,中国文宁改革委员会编印《简化字总表》时,在“总表”的第一表中,“像”仍被简化为“象”。不过在“象”字下附一说明:“在象与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删去了“象[像]”。这就告诉我们:自1986年10月起,“象”已不再是“像”的简化字了。但由于30多年的书写习惯和使用的影响,许多出版物还没有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