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少儿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辅导教师一定要确定这样的教育理念,把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的要素同基础技术要索一样加以重视,加以强调,从原则上说要在学到一个技术要素的同时,就思考利用这种要素来表现音乐,因为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技巧,在经过无数次苦练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钢琴是艺术类的课程,需要学生了解以及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音乐的感觉,有充足的激情投身到钢琴学习当中,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与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学生乐感与音乐表现力的高效培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较为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同时也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且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持续更新,很多国家都把提升全民音乐艺术素质作为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我国在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之后,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还是幼儿音乐教育工作,也较为注重培养学习者的音乐素养,站在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音乐美学的角度对音乐教育模式、课程体系、音乐教育价值开展探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所以,当前的幼儿音乐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并注重引入多样化、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试唱练耳课作为基本音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是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个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主要通过试唱、旋律音程和声音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考生是否具备学校音乐的素质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音乐表现是人类自我表现方式的一种,是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心灵和情感体验的外在体现。故音乐表现能力是主体将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情态来展现的能力,是人们运用演唱、演奏等表现形式并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响媒介来抒发音乐情感的一种能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想象力、理解力、敏锐的听力等音乐综合能力方面去着手.只有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才能使钢琴演奏更具有魅力.  相似文献   

7.
布吉玛 《林区教学》2012,(4):112-113
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很重要,它是一种方式和手段,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培养审美情感、培养欣赏能力、培养感受能力、培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音乐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为学生建立"美"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音乐形象是通过乐器声音来传达语言、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其单一的造型能力,间接触及人类思维领域,具有具体感性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琵琶教学进行独特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在琵琶演奏中,不仅要把音符演奏正确,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以音乐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来表现音乐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的高雅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加强对音乐美感的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审美表达和审美的创造力,激发全体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生活,理解音乐,获得美的感受。 一、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使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积极参与,从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将教材中的基本技能,即:声乐训练与作品欣赏的结合,乐理知识和歌唱教学的结合,音乐欣赏和音乐理论的结合,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他…  相似文献   

11.
九年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在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去表现音乐,受到音乐作品的感染——即得到美的享受。1 激发审美兴趣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三册《基础训练8》安排的项目有:看拼音读《九九歌》、读写叠词、分类写词语、读不同的语气的句子、读儿歌,还有写字和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联系本单元三篇讲读课文都要求朗读和背诵的特点,不难看出,朗读训练是重点,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因此,训练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调动他们朗读的兴趣,要有目的、有层次地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培养朗读能力。一、理解词句要以朗读为突破口训练中的一、二、四、五题都有读的要求,训练时要以读为突破口,安排不同形式的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内容。首先,可安排自…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做到以美育人、以情感人,这就要求教师应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点,本文对音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现实,指出了高中美术教学及高招美术考试辅导中普遍存在的轻视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错误做法,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有针对性地谈了有效改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推进高中美术教学和高招美术考试的辅导工作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6.
龚燕 《家教世界》2013,(10):101-102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不同于生理快感和认识性、功利性的情感体验。因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因此,在琵琶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应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狐假虎威》(六年制第四册)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性的寓言故事。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及课文特点,教学时,除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外,可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手段、达到学习目的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体现自我”的过程。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具有自身的潜在智能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19.
陶春花 《成才之路》2010,(29):41-41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感知、想象、思维、理解、表现、欣赏这几种能力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几种能力的提高一定会促进智力的提高,对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提高艺术修养大有益处。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了这一历史任务.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一、在实践中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掌握知识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对于激发他们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材设计音乐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表演,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