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成语是语言的再创造,是二次符号系统。是语言集体利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资源在言语运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再生语言单位。创造成语的过程中,语言集体还调动了语言中的修辞资源.或者说成语中包含了各种修辞手段——辞格。刘叶秋先生等说得好:成语的“意义亦往往不限于字面,而多引申,比喻,借代。夸张。形容等等手法”。所以,探讨成语中蕴藏的辞格。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一种最富于稳定性的语言现象,不能改变成语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是运用成语的基本原则。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为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灵活运用。本文拟从成语活用的修辞方式以及成语活用的规范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多成语运用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既简练又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些成语,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能收到极好的表达效果。常用成语的修辞方法有:  相似文献   

4.
孟宏宏 《考试周刊》2013,(66):82-85
俄语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不仅与其本身包含的各种修辞手段相关,而且与它在具体言语使用中所具有的修辞功能分不开。本文拟从修辞角度对俄语成语进行研究,着眼于这一特殊语言单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分析,从俄语成语自身的修辞特色、俄语成语与语体的关系、俄语成语的修辞功能及俄语成语与其他语言单位的关系等方面,较全面地认识俄语成语的修辞特色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5.
英汉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是民族语言的精华,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有不少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该文对英汉成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应用进行了对比,旨在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成语独特的内涵,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英汉成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是民族语言的精华,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有不少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该文对英汉成语中几种常见的修辞应用进行了对比,旨在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成语独特的内涵,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汉语中能够独立运用的固定短语,在使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表意上具有极大的生动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有些成语沿用至今数千年,经久不衰,足见成语强大的生命力。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其文字精辟简炼、言简意赅,结构上凝固不变、易记易用等原因外,其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起各种修辞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成语的炼字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成语,内容纷繁,形式多样,题旨广泛。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新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中写道:“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艺术讲美。美学观点是有民族性的,修辞也必然有民族性”,接着又进一步指出:“各民族的语言各自具有它的艺术特色”,维吾尔语成语是从维吾尔语言中陶冶出来的精华,那么它在修辞手法上究竟有些什么特色呢?下面就其修辞艺术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在社会演进与语言发展的历程中广泛地采纳语言的各种积极因素而熔炼出来的一种固定短语.它沉积着各种语言现象.就修辞而言,它几乎包容了所有的辞格.人们要透彻地了解成语的丰富涵义,准确地掌握成语的实际用法,充分地发挥其表达功能,就必须仔细地分析成语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实践中,英语成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英语成语活用是在英语成语形象意义的基础上, 根据表达思想感情和修辞目的的需要进行再思维、再联想,以产生各种形式的创新结构。英语成语的活用手段 有6个方面,例证了英语成语活用现象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Idiom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reflect a child’s language competenc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and their idiom understanding.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dult verbal scaffold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liberate use of iconic gestures, can facilitate young bilingual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and retention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their different languages. Twenty-three five-year-old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children learned novel idioms across two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Experiment 1, a native Chinese-speaking adult and a native English-speaking adult, respectively, taught children a set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via speech only. In Experiment 2, the same adults, respectively, taught a different set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via speech–gesture combin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ldren could comprehend more idioms in both languages after being taught via the speech–gesture modality than the speech-only modality. They also tended to retain more idioms taught in the speech–gesture modality than in the speech-only modality in both languages. Moreover, those children who scored high in their idiom comprehension and retention also scored high both in their recast of the gestures used by the adults and in their rate of speech–gesture mismatche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汉语源远流长,词汇丰富多彩.汉语中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等,而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等多种形式.英语习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汉语习语在汉语语言中也承担重要角色.而英语和汉语是高度发展的两大重要语系,历史悠久,各自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更好地学习英汉语言,广大学习者必须加深...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鲜明有力的表达手段,它常被视为英语中的重要修辞手段,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中的比喻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诉诸于人的感官,使读者获得信息和美的感受,明喻和暗喻是它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文章着重论述了习语比喻及其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其中的生态环境习语描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阐释了社会发展规律。语言形式的选择以语用策略的选择为基础,对英语生态环境习语的语用策略研究表明,英语地域气候习语主要运用了以言行事和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英语动植物习语主要运用了礼貌的语用策略。对英语生态环境习语的语用策略的正确认知和准确运用,能帮助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从而顺利地应对各种交际场合。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人们从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的精华.习语使用恰当,可以使语言精炼、生动形象,达到言简意赅、锦上添花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英汉习语的定义、文化渊源及背景,表层结构及内涵,英汉成语的相互借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英汉修辞对比和中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语言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而要在英汉互译中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应注意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英语的词语运用特征,使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中应将英汉两种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利用各种手段,充分体现英汉语表达上的特点,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于洁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3):97-100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它们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时 ,存在三种对应情况 :英汉无差异现象 (形象相同、比喻意义相同 ) ,差异现象或一般差异 (形象相同或相似 ,比喻意义不同 ) ,迥异现象 (形象不同、比喻意义不同 )。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含意理论角度 ,论述习语语用效果等值的实质 ;提出确保语用效果对等的翻译是习语翻译的重要原则。并根据英语习语的以上三种对应情况探讨在英语习语翻译实践中实现语用效果对等行之有效的变通手段 ,以求在忠实传达英汉语用效果对等的同时 ,努力再现英语习语的风格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的隐喻习语。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习语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隐喻习语也会有所不同。英汉隐喻习语的跨文化研究会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从社会习俗文化的角度对英汉隐喻习语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不同语言中,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比喻。因此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比喻的文化差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举例从词汇多方面分析比较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进而总结英汉互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日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比较五种常见的英、日、汉语的修辞格,有助于加深二外为日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