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宗语言观在中国古代哲学言意之辩、社会历史演变、禅宗自身内部变革、参禅人员构成转化、外部世俗文化等综合影响下,经历了由“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再返归“不立文字”的思想转变。本文即从从禅宗语言观的文化背景及其语言日常化、俗语化、非理性、自证性等实践与艺术表征入手,分析其“不立文字”的思想根源即禅宗“般若”语言观,最终指出“不立文字”应与“不离文字”形成辨证圆融。  相似文献   

2.
禅宗的语言观是其区别于其他宗派的鲜明特色之一,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即"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其形似乎截然相对,其实却是圆融会通的,若得涅透悟,二则一也。  相似文献   

3.
禅宗的语言观是其区别于其他宗派的鲜明特色之一,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即"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其形似乎截然相对,其实却是圆融会通的,若得涅?透悟,二则一也.  相似文献   

4.
“不立文字”是禅宗的标志性的思想 ,但是人们常常将“不立文字”误解为“不要语言文字”和“不要逻辑思维” ,实际上 ,“不立文字”的真正含义乃是不执著于佛教经论 ,其实质则是对待佛教经论的一种般若空观。“不立文字”思想在印度佛经中早就有了 ,禅宗只是强化了它并将其立为本宗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而已。不过 ,“不立文字”这个词乃是“中国造”的 ,直到晚唐才在禅籍中出现 ,也就是说 ,此前虽有“不立文字”的思想 ,但却还不曾有“不立文字”这个词。只有通过考察“不立文字”的源起、含义和实质 ,才能对禅宗的“不立文字”思想作出正本清源的厘正。  相似文献   

5.
禅宗,是中国人对印度佛教加以发挥改造而成的产物,其宗旨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见性成佛。禅宗对佛性的把握,称为禅悟。如何达到禅悟,是理解禅宗的关键。本文认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悟,实为一种非逻辑的思维,运用这种思维产生无区别心,再转化为平常心,这就是禅悟的过程。禅悟与庄子的思想不同,不强调出世与逍遥,而是以无区别心及平常心直面人生与社会,并处理其中的各种事务与问题,这就是禅悟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沧浪诗话》中严羽依循两宋之际临济宗大慧禅的言语思维,比照禅宗本体"第一义"设定诗歌本体"第一义",序列诗歌等级。他有意识地借鉴禅宗"第一义"的非言说特征来描述诗歌"第一义"的特征,并在临济大慧禅不立文字且不离文字的语言立场下,主张将非关书、非关理与多读书、多穷理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敦煌发现的《传法宝记》写本是研究唐代禅宗难得而重要的历史资料,从其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杜朏应是北宗禅法的信徒.该文献所述印度与中国禅宗祖师的世系均与目前佛教界和学术界广泛接受的世系是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修禅方法上,主张不立文字,反对执著文字和言语,主张禅修应自离心中的种种妄想,反对当时比较流行的静坐与念佛相结合的禅修方法,反映了唐代禅宗北宗的基本禅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禅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以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禅法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广大教外人士。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文化佛教宗派。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禅宗由中国传入日本。从而影响了中日众多的文人士大夫,使得中日文学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意境。成为中日众多文学形式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禅宗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著称于世,主参禅、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见禅宗是以参究的方式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的。一切自本心生,全由心灵的直觉体验去感受。禅宗的这种在不可思议处思议,在过于玄奥处领悟,思维常…  相似文献   

9.
李迪老师在《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发文《教学经验当“不立文字”》(以下简称“李文”)认为:“禅宗以心传心弘菩提之道,其经文的文句只是帮你到达悟境的舟车而已,只在文句上打转,便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教学经验也当像佛教禅宗一样,不立文字,万不可迷信文字,应用心思索。”对  相似文献   

10.
禅宗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禅语的非逻辑又使人们难以理解。解读禅语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禅语会话作为一种教授方式注重交际的有效性,而禅宗要义非逻辑语言所能表达,它“不立文字”。如何启发学人从语言中去领悟语言本身难以传达的信息?认知隐喻让我们理解禅语录中的“胡言乱语”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禅宗对语言的态度是两方面的。从积极方面看,语言能帮助人们在达到禅的目标前得到一种基本的认识,没有语言的引入,佛法智慧及修行解脱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由知解进入佛法修证是一般的方法,恰当的语言使用能更好地引人达到对佛性义的理解;同时语言和知解是“性空”的,即文字空相而入空性智慧,以语言为引导而走向解脱是可能的。从语言的局限性方面看,从经言祖语中直趋禅的本源是困难的,经言祖语只能部分地引导人达到对禅悟境界的领会,甚至是禅悟的阻碍;虽然禅意的“诗化”呈现以不妨碍事物本来面目的直示而更接近于事物的“自性”,但诗文非禅,诗心是尘,诗的传达禅意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禅门最终要求人超越文字意解而直接体会自心空性,来到自性当下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禅宗公案对话时一个明显的语言艺术特点便是“不立文字”,文章试图从禅宗公案中“不立文字”的语言特点,探析其中蕴含着的语言艺术及时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语言学转向的观照下,庄禅常常被混为一谈。然而事实上,庄禅语言观有着相当的差异。庄禅虽都认同"言不尽意",但其内在理路与发展路径却不尽相同。其一,就"言意矛盾"的产生而言,庄子主要强调的是"体道难言",而禅宗更多地侧重"假名说法";其二,就"言意矛盾"解决之方法探寻而言,庄子主张"得意忘言",而禅宗则走向了"不立文字";其三,就针对言意矛盾的具体实践而言,庄子的"三言"与禅宗"机锋""文字禅"看似都有着"胡言乱语"的倾向,但二者依旧同中有异,庄子凭借象罔玄珠走向了"立象尽意",而禅宗则选择了"不离文字"的"绕路说禅"。在一定程度上说,"言不尽意"之庄禅殊途为语言艺术之发展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和审美境界,前者为唐诗型,后者为宋诗型。  相似文献   

14.
佛家的始祖释迦牟尼一生都未曾著过一篇佛经,如此"不立文字"的思想也尤为沿袭到了禅宗的宗派之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此般看似简明易懂的口号,必然藏有难以捕捉的玄妙之处,若是撇开其禅宗的背景去单独理解,难免出现断章取义.因为禅宗讲的"不立文字",并非指完全杜绝文字记述的流传.  相似文献   

15.
李迪 《河南教育》2005,(12):18-18
“不立文字”本是禅宗的主张,笔者却认为教师对待教育经验,也应“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菩提之道是以心传心,经书只是唤起自悟的方便之门而已。比如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明月并不在手指上;文句能指出真理,真理却不在文句上。文句只是帮你到达悟境的舟车而已。只在文句上打转,便会离真理越来越远。初次接触禅宗,对上面的话似懂非懂。等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失败了几次,才恍然大悟:万不可迷信文字,别人的经验没有被自己悟通前,哪里是那么好用的?记得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时,对能否管好一个班级没有一点自信,见到魏书生老师的书…  相似文献   

16.
马祖道一是江湖禅宗江西禅系的缔造者。江西禅系在二三代间如火如荼,蔚为大宗,主要得力于马祖禅学革新上的巨大成功。其成功,一是完成了禅宗本体论由主观唯心论到客观唯心论的转化,使禅宗由六祖以前的“缘起性空”、“唯识无境”,一变而为心物、理事同一同真。二是用“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三位一体的禅法,缔构了以“直显心性”为宗旨的禅法体系,为禅宗提供了普及速成效应极强的明心见性武器。  相似文献   

17.
禅宗主张人人具有佛性,而佛性则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有通过“悟”才能去领会,去获得佛法真如。禅宗所主张的这种不藉语言文字、不假思计教理、单传心印、直达心性的妙悟顿修,是一种特殊思维活动的心理体验,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直觉感受,与艺术和审美活动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并且进入诗学,对中华审美心理体验和艺术思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离文字与不立文字——谈言和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东汉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而达到其全盛时期。唐代儒释道并重,在统治阶级的提倡下,佛教融合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思想和社会风尚,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和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各大宗派相继创立。在传教方式上,密宗一派宣扬不离文字,自致成佛;禅宗一派则声称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本文拟就此对言和意的关系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9.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所以禅不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就在生活应用之中,或者说,禅就是生活本身。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当重视语文材料本身,即字、词、句、篇的积累与学习,应当重视语言实践,即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学习。诚然,这种积累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思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同时,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和直觉,是一种语文修养,一种能够迅速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通过接触大量鲜活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得多了,才能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意义和表达规律,才能提高语感,才能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奥妙和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