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更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其中,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  相似文献   

2.
朱君宝 《考试周刊》2013,(35):32-33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如《雪娃娃》的第一句话用了反复的手法“下雪啦,下雪啦!”读这个句子,应该是前一个短句语音稍低,后一个稍高,如此方能表现激动喜悦之情。句子未出示时,我问学生:“当你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打开门一看,发现昨夜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你会怎么样?”学生答:“很开心!”我问:“是不是想立刻喊爸爸妈妈来看呀?  相似文献   

4.
5.
“读出感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使“读出感情”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课例】 小学《语》第十册第20课《小青石》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学科教学和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情朗读,作为朗读的最高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内涵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学习情感朗读过程中要牢记五点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对朗读的三条要求中,“有感情地朗读”是要求最高的,也是最不容易达到的一条标准。笔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到: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必须建立基调和变调两个概念,分层次进行,即先失在调,其次抓住变调,并要使基调和变调和谐共振。下面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9.
文本的复活,是需要声情并茂的浇灌,才能让平面的字符化为真切的可知、可感、可触,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世界。朗读,无疑是学生走向内在的深层的交流互融并吸取生命汁液的不二法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训练语感应当从低年级的感情朗读训练抓起。  相似文献   

11.
韩晶 《农村教育》2004,(4):62-62
朗读是文章活动的开始。朗读能帮助学生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曾说过:“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呤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的确,朗读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意境,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优美的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运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更加受到重视。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是小学教师需要关注的话题。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本文对感情朗读训练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同仁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付珍岩 《山东教育》2011,(28):33-34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读那些感情充沛的课文和片段,一定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四个教学段对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表达中,有一个目标始终不变而且贯穿始终,那就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  相似文献   

14.
  惠平 《小学青年教师》2012,(11):48-48
什么是朗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表现艺术。它通过语音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从而把诉诸视觉的文字有声有色地演绎出来。在语文课上,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则常常是评价学生朗读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次听课经历。让我对有感情朗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朗朗书声,是语文教师的莫大享受。但不知从几时起,朗朗书声变成了一种声音,那声音比较尖细。乍一听,似乎全是女生的诵读,其实不然。指名一男生朗读,摇头晃脑,听来似乎抑扬顿挫,却是一种憋着嗓子的怪腔怪调。令人不解的是,在某些公开课上,某些老师还对这些怪腔怪调的朗读褒以赞誉之词:读得很有感情!更有甚者,老师的范读也带着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不禁感叹:感情朗读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6.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文本解读方法.然而,冷静地审视朗读教学的现状,由于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缺乏总体的把握和科学的调控,朗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或“浮光掠影”,或“越俎代庖”,或“滥竽充数”……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有这样的要求 :通过教学 ,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近年来的教改实践也正着力于感情朗读。被叶圣陶先生称之“美读”的感情朗读能够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朗读材料的同时 ,受到感染和熏陶 ,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从教学实践来看 ,朗读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心理学角度看 ,感情朗读是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 ,管理形象思维和语言的大脑右半球兴奋 ;表达时 ,管理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兴奋。大脑两个半球交…  相似文献   

19.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学习者必须能心司其情,并能以声传情。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可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音韵之妙、意境之美,又可促进学生有效地内化语言。这对于推进课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如何科学而高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以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支玉恒老师说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语文课要重视朗读训练,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以读促学、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这是许多语文课的有效做法。可以说,读作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手段,在新课标的“硬性规定”和名师名家的“经验之谈”下变得更炙手可热,书声琅琅已经成为听课评课的热议,甚至是一堂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