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备忘清单 1.欧姆定律的理解 (1)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欧姆定律,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3.
对许多同学来说,欧姆定律的运用是较难掌握的.在解答相关试题时易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欧姆定律公式理解错误例1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Ω;当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变为0.2 A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Ω.  相似文献   

4.
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是欧姆定律的内容.要想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关键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明确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线性元件线性元件是指电路中阻值不随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而变  相似文献   

5.
已知电路中某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量△U和通过的电流变化量△I,求该导体的电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当导体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时,阻值的大小与该导体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设导体两端电压为U1时,导体中电流为I1,当导体两端电压为U2时,导体中电流为I2.根据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6.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十分重要的定律.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S.Ohm,1782-1854)于19世纪初期通过大量实验而发现的.学习欧姆定律,不仅要能背述,而且应正确理解应用.现行课程标准《物理》,要求通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综合实验测出的数据,得出结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你是否能完全正确理解应用欧姆定律呢?为弥补不足特解释如下.欧姆定律表明:某段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此段导体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关系:(1)电压是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发…  相似文献   

7.
一、要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含义欧姆定律的内容是: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是:I=UR。在上式中,I的单位用安培,U的单位用伏特,R的单位用欧姆。运用上式可以计算电阻,但R的大小与U、I的大小无关,R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温度。二、运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它的“同物性”和“同时性”,而且“同时性”和“同物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1.同物性:在欧姆定律的公式中,电压、电流、电阻的值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例1〕…  相似文献   

8.
1.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欧姆定律是通过两步实验得出来的. 第一步.固定导体的电阻R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分析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 第二步.保持导体两端电压U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R.分析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的电阻的R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正>欧姆定律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在高中阶段又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下面就对欧姆定律进行深度地解读,希望能够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并帮助同学们更加灵活地应用这个定律求解高中阶段的电路问题。一、欧姆定律的理解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反比,即I=UR(单指电路中某一个电阻或用电器),其中U是导体两端的电压,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R为导体的电阻。如  相似文献   

10.
欧姆定律的字表述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将这段字表述用数学形式表达即为I=U/R,这就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也就是说,I=U/R与欧姆定律的字表述都表达同一物理含义。  相似文献   

11.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基本规律 .它揭示了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下面的师生对话对正确理解与运用欧姆定律一定会有所帮助 .学生 :现有两个电阻R1和R2 串联在某一电路中 ,其中R1<R2 .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有I1=I2 ,而由欧姆定律可知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应有I1>I2 .这两者不是矛盾了吗 ?老师 :你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同一个问题 ,其所用的依据是无可非议的 .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呢 ?看来 ,你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还存在问题 .学生 :应该没有问题吧 .“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相似文献   

12.
一、欧姆定律的实验思想和方法 欧姆定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即控制电阻不变,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由此得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两个物理量,都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相似文献   

13.
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得到的规律,其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I=RU.应用欧姆定律时,尤其是电路中有多个导体存在的情况下,要弄清定律指的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关系,不可乱用公式求解.例1关于欧姆定律公式I=RU及推导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B.导体的电阻大小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解析欧姆定律公式I=RU包含两…  相似文献   

14.
在电阻并联时 ,我们利用并联电路知识和欧姆定律推导出了 1R=1R1 1R2 … 1Rn的关系式 ,学生易于理解 ,但学生对这个结果不理解 ,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电阻的倒数 ?为什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我们知道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大的导体 ,其导电能力差 ;电阻小的导体 ,其导电能力大 .因此 ,电阻的倒数可以用来表示导体导电的能力 .每一个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 ,用电阻 R表示 ,同时 ,每一个导体都能导电 .因此 ,1R反映了导体的导电能力 .由欧姆定律 I=UR,得 1R=IU,即导体的导电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在该…  相似文献   

15.
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典型的中学物理电学实验 ,它从实验原理、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仪表使用等诸方面都直接影响学生的物理模型建立 ,影响学生学习研究物理知识的科学态度与方法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研究 :一、实验原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 ,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中电阻是指任何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 ,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电流强度之比叫这段导体的电阻。必须注意 :U/I表示导体的电阻 ,但电阻的值却与U、I无关 ,对确定的导体 ,该比值为定值 ,它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的…  相似文献   

16.
不少学生在应用欧姆定律、电功、电热及其等量关系式处理具体问题时 ,不能自如运用所学知识 ,而是生搬硬套 ,因而往往出错 ,究其原因根本问题是对定律成立的条件和定律的真正含义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重点讲清 .1.欧姆定律与焦耳定律成立的条件课本与教参书中都未明确指出“欧姆定律”中“导体”的具体含义 ,事实上 ,欧姆定律只适用纯电阻电路而不适用如含电动机等的非纯电阻导体电路 ,即欧姆定律对非纯电阻电路不成立 .然而“焦耳定律”中的“导体”确是指任何电器组成的电路 ,即焦耳定律不仅适用于纯电阻…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知识汇总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变形可得U=IR R=U/I. 运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同一个公式中的I、U、R必须是描述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  相似文献   

18.
编者:初三物理第八章《欧姆定律》是电学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欧姆定律是学好电学的基础,它的定义式和变形式是电路计算中广泛应用的公式,只有深刻理解,才能应用自如.一、理解定律的文字表达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定律中两次出现“这段导体”四个字,有人认为是多余的重复,其实并不多余,而是告诉我们该定律是研究同一段导体,即同一部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城的对应关系,不能张冠李戴,否则定律不成立.2.教材中采用了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即先保持…  相似文献   

19.
从初中教材电学知识的前后联系看,欧姆定律处于核心位置.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定量关系.能否有效地用好这把钥匙(key)解决电学问题,关键在于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需正确认识以下几点: 一、定律成立条件的认识欧姆定律实质是两个结论的综合:一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其成立的条件是保持导体的电阻  相似文献   

20.
对于欧姆定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该定律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同一时刻的对应值。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有几个导体,即使是同一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