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劳动”主题活动是在我园今年五月份大型教研活动“擦亮石泉.美化环境”中产生的小班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全面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许许多多他们喜爱的活动.为“爱劳动”主题活动服务.在活动中让两三岁的孩子逐步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注重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一项基本教学理念.过程性具体体现为数学概念的形成、知识来龙去脉的揭示、思维活动过程的暴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等.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忽视了“过程性”,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开展探究性学习应注意如下几点:一、要组织好探究性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只是结论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对“问题”的不断追求。因此.对探究的问题要有充分的把握和精心准备.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活动。所探究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学生们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值得花时间去探究的“真问题”.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其探究目标和科学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精心设计、周密安排、明确分工;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或新的探究问题.而不要急于求成地下结论。  相似文献   

4.
每年,教研员总要组织并参加许多教研活动,研讨的内容除了具体的教学设计之外,往往还会关注教材、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例如,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识字困难和学习参与度不理想的问题、教师在公开课上的口头禅“小朋友.你不要紧张”的问题、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的有效性问题、教师如何备课.等等。最近,编者从翟李红老师的来稿中...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中,提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些都足以说明,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做”中来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做”教学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峰 《课外生活》2011,(1):64-65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上天和入海,是自古以来就埋藏在中国人心底的探索自然的两大夙愿。上天——从“神五”“神六”到“神七”.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过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短暂的问题.实践表明,创新导人性学习活动(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教学分析基础上设计的“先行组织者”,再在课始阶段组织学生交互反馈)对解决“过程”短暂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供读者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8.
课上,老师让我们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同一小组内(每一小组由6人组成)学生每两人间相互握手一次.思考如何计算本组成员间握手的总次数.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数学探究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适于探究的问题应是那些开放性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涉及到查询资料、实验操作、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特色活动的综合性课题。这就把数学探究活动引到了一个狭小的独木桥上,造成“众人岸上观,一人独过桥”的“凄凉”局面.本认为,开展数学探究学习不应局限于繁杂、艰深的的课题研究活动,而应立足于数学基础性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抓起,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猜想与假设”能力是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人们运用直觉、类比、归纳、演绎、分类、想象等思维方法,提出对问题的比较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探究活动.如果组织不好,学生便是简单的操作者,探究便成为机械执行命令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有效探究?具有研究者的“自觉的问题意识”?本课抓住“问题”不放.将“问题”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在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课例大教研活动中,五年级的研讨课题定为“一个数除以分数”。这是一节枯燥乏味、算理难究的计算课,在以往的公开课、优质课中很少被触及。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方法,很少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因而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让学生既理解算理。又掌握算法”便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二者相辅相成。其实,“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是好课,关键要看学生活动是否有效,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与否,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涌动着学生的思想,取决于我们的语义课堂是否有足够学生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李蕾 《陕西教育》2011,(5):61-61
对于数学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在“导”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伟 《黑河教育》2013,(11):72-72
体育教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不仅是策划者和组织者,更是主要实施者。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重视“阳光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欢的体育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数学探究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已经不在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而在于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尝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逐渐成为现实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普遍追求.然而,如何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量身定做”,设计出恰当有效的探究活动?学生探究的层次和尺度又如何把握?等诸多问题也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根本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探究教学实践的推进.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探究活动设计的一则实际案例的考察,分析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及其原则,以期对现实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设计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导研是指在教研活动中,组织者为使参与者主动参与研讨活动而采取的一些带动参与者积极参与研讨的方式。从教研活动的组成来看,“导研”其实是一种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的必不可少的教研技术,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活动组织中突出“导”的实效,需精心设计“研”之工具,切实抓住“研”之关键,及时延伸“研”之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晓芳 《学前教育》2014,(12):36-37
案例中,孟老师发现了如下问题。1.虽然精心设计了记录表,但在分享时,幼儿对自己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的何种“操作方式”即使看着记录表也仍然“混淆不清”。2.幼儿即使看着“教师当场拍下的照片”,也表达不清自己探究或操作过程中的“新异玩法”。  相似文献   

19.
“学讲计划”正在推广着,数学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呈现出除旧布新之态,取得了不少成绩.当然,“学讲计划”对广大师生来说还是“新事物”,凡是“新事物”,通常一开始都不可避免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笔者最近进行了一堂有关不等式问题的“学讲计划”课例,以求共同探究提高.本文由一道不等式测试题目所引出的错误谈及恒成立问题的“整合”与“创新”,从而教会学生注重数学意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深入领悟“学讲计划”这一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对使用哪种材料制作自动浇水器的“水桥”提出问题,并大胆假设,制定探究活动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探究解决问题。2.在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一定条件和范围下,布质材料比纸质、塑料质材料的吸水性要好”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