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谢安传》卷首下各附传人名云:"……安弟万、万弟石、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按:"朗弟子邈","朗"为衍字。谢朗与谢邈为同一辈份的堂兄弟,都是谢安之侄。在本卷《谢朗传》中载朗父名据;《谢邈传》载邈父名铁,永嘉太守。而《南史·谢晦传》云:晦为晋太常裒之弦孙,"裒子奕、据、安、万、铁,并著名前史"。可见朗父据与邈父铁为兄弟关系,则朗与邈同辈。《资治通鉴》卷111晋安帝隆安  相似文献   

2.
《乐府诗集》卷十六到卷二十列"鼓吹曲辞",在"鼓吹曲辞"部分郭茂倩对鼓吹作出了自己的概念判定,他的概念判定主要依据的前代文献是《宋书·乐志》。在"鼓吹曲辞"的题解中郭茂倩首先列出了《宋书·乐志》中关于鼓吹的记载,然后对其部分观点进行反驳,从而确定了自己的鼓吹概念。郭茂倩对《宋书·乐志》的观点认同的是,鼓吹曲为军乐。对《宋书·乐志》的观点不认同之处有三:其一,《宋书·乐志》认为鼓吹和骑吹"二曲异也",郭茂倩认为二者的区分并不严格;其二,《宋书·乐志》认为鼓吹之名始于魏  相似文献   

3.
陈俊达 《兰台世界》2017,(19):116-119
《辽史·地理志》中记载辽代的州有节度、刺史、防御、观察四类,《百官志》记载有节度、刺史、防御、观察、团练五类。两相比较,《辽史·百官志》与《地理志》中关于辽代州的记载不同的部分,应为《百官志》杂抄本纪、列传及其他史料,或为史臣修史时漏载所导致的。其相同的部分,应具有共同的史源,即耶律俨《皇朝实录》。早在耶律俨修《实录》之时,就已经将不同时期的记载未加考辩而仅仅是罗列在一起了。《辽史·地理志》与《百官志》记载的混乱,恐怕不能完全归咎于元代史臣。  相似文献   

4.
宋鼓吹铙歌三首,见存于沈约《宋书·乐志》,赵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亦收录。郭茂倩在《宋鼓吹铙歌三首》题下加按语说: 《宋书·乐志》曰:"鼓吹饶歌四篇,今唯有《上邪》等三篇,其一篇阙。"《古今乐录》曰:"《上邪曲》四解,《晚芝曲》九解,汉曲有《远期》,疑是也。《艾如张》之解,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  相似文献   

5.
《列仙传》是一部道教辅教之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早期志怪小说。考证其成书时代,对于认识神仙志怪小说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序列,理解魏晋游仙文学高潮的兴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文献学的角度,通过对《楚辞》王注、《汉书》古注和《文选》古注引用《仙传》情况的考辨,重新判断其成书时  相似文献   

6.
《诗品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有云:"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人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郝昺衡、许文雨两先生认为,文中"旬日而谢玄亡"句有误。郝先生考证说:"按《晋书》,玄卒于太元十三年,时灵运已四岁。《晋书》、《宋书》、《南史》并有‘灵运幼便颖悟,玄  相似文献   

7.
《宋书·礼志》是关于古代礼仪制度之重要文献.此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有少量文字讹误,今就其较重要之处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8.
"西邸"在鸡笼山现存史料中,关于"竟陵八友"之称,最早见于《梁书·武帝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八友"之形成与萧子良之西邸有密切关系。然而西邸在何处?《梁书》无载。今本《南齐书·武十七王·萧子良传》亦只云子良永明元年为南兖州刺史,永明二年入为护军将军,兼司徒,领兵置佐,"镇西州",永明五年正位司徒,  相似文献   

9.
南朝著名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十纪,八十列传。范晔著《后汉书》之前记述东汉一代历史的著作共有18家,然此著一出,诸家逐渐散佚。这主要归功于范晔对前代史书的整理、编写及独特的编纂思考。目前还无专文撰述,笔者尝试梳理,粗作探讨。一、内容撰述融入通观意识、立体意识、正统意识  相似文献   

10.
《清史列传》卷六八《姚际恒传》:"时太原阎若璩力辨晚出古文之伪,际恒持论不谋而合。萧山毛奇龄作《冤词》攻若璩之说。奇龄固善际恒,因数与争论,际恒守所见,迄不为下。奇龄尝作《山阴何氏记》,毛际可见之,曰:‘何氏藏书有几,不及立方腹笥耳。’其为时所推如此。最早载姚氏生平的当推《武林道古录》,张穆《阎潜丘先生年谱》及《清儒学案·潜丘学案》叙潜丘交游皆本之,乾隆《杭州府志》复益以与奇龄论"小学"名义一节,然皆不载毛际可赞际恒事,可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及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却沿袭了《列传》此节。考《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有关伏生《尚书大传》的四篇校读札记,所校以清人陈寿祺辑本为底本,结合其辑佚来源文献,并比对皮锡瑞、王闽运等重要往来,以定其是非。四则札记第一则论证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周传·洛诰》中"伋然渊其志"之"伋然"当为"饭然"之误,第二则订正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唐传》郑玄注之错文,涉及汉儒对"六宗"之解释。第三则是对《尚书大传·殷传》郑玄注之补充,同时对陈寿祺、皮锡瑞之解释亦有所辨正,第四则乃据《尚书大传》所载"洪祀"之礼订正杜佑《通典》注文对"鸿祀"解释之误。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三《高后纪》":六年春,星昼见。夏四月,赦天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祭祀志》"礼之设施,不授之与自得之异意"标点应作"礼之设施不,授之与自得之异意"",不"通"否"。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使用《辞源》时,发现其两处疏误,现录出,供参考。 1.《辞源》合订本(1988年1版)第814页"朴"字第一义项后有"参见‘原朴"字样。 "原朴",不成词,疑是"厚朴"之误。厚朴,"落叶乔木,皮、花均可入药。" 2.同书第1890页"骨鲠"条下所举书证:"《宋书》《孔凯传》;‘凯少骨梗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 ‘凯’,误。当作"觊"。查《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并无"孔凯"  相似文献   

14.
《宋书》 1、卷二十《乐志》:“宾出入奏《肃成乐》歌词二章。”按:“成”字,《南齐书·乐志》、《乐府诗集》并作“咸”。《隋书·音乐志》:“从官出入,宋元徽三年仪注,奏《肃咸乐》”。由此知“成”字误,当作“咸”。 2、卷二十《乐志》:“皇帝还东壁受福酒奏《嘉时》之乐舞词。”按:“时”字,《乐府诗集》作“胙”。《隋书·音乐志》:“皇帝钦福酒,宋  相似文献   

15.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上不中第";《五代史补》卷一《罗隐东归》言:"六举不第";罗隐《湘南应用集序》则说:"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以后作的《偶兴》诗甚至叹息:"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上述所言四个数  相似文献   

16.
南宋周煇所撰《清波杂志》是一部主要记述宋代社会和文化的史料笔记(本文采用刘永翔《清波杂志校注》本,中华书局1994年9月第1版)。它虽为周煇“暇日因笔之”之作,然“列圣(指北宋列朝帝王)家法之盛,大臣启迪之忠,皆可书而诵也”(卷一)。作者的好友张贵谟为《清波杂志》所序亦云:“纪前言往行及耳目所接,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又如同时陈晦跋此书云:“感时们怀旧,奖善黜恶,断断然有补风教。”稍晚于周煇的张岩也在跋中云:“此志有关于风教者甚多,渠可不传远乎!”。可知,政治教化的追求与崇尚乃《清波杂志》的主旨所在。正是基于此种思想,《清波杂志》记录了北宋新旧党人、尤其是新党诸人的事迹。本文拟就志中所录北宋新党诸人事迹作一评析,以期对于北宋新党诸人、乃至北宋新旧党争有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近读清光绪己亥(1899)续修的桐城望族《阮氏宗谱》,发现宋代诗人阮阅(字美成)为该族第四十一世。在谱中"阮氏先贤传赞"中,有一篇《宋郴州美成公传》。除这篇《传》外,《宗谱》还收有《江南通志·宋刺史宏休公传》。《宗谱·美成公传》除对阮阅仕履和性情作简略介绍外,着重录了他十首绝句,而所收  相似文献   

18.
《明史·艺文志》宗室集部著述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史·艺文志>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几无所录,故<明史>传、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种,可补<明史·艺文志>集部之缺.  相似文献   

19.
1.六月壬戌,帝至都。甲寅,晋帝禅位于宋。(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一/页21)校勘记:张元济、张森楷《南史校勘记》并云:壬戌后,同月内不得有甲寅。按是月甲寅朔,初九日壬戌、十一日甲子。《宋书》但云"六月至京师,晋帝禅位于王"。《通鉴》出"壬戌"、"甲子"而无"甲寅"。疑"壬戌"与"甲寅"互倒。今按:晋宋易代之事,史书有记载,《晋书·恭帝纪》:"二年复六月壬戌,刘裕至于京师。……甲子,遂逊于琅邪第。"《南史·宋本纪上·武帝纪》:"永初元年  相似文献   

20.
西汉刘向《列士传》,或作《烈士传》,原书已佚,其佚文见诸南北朝以来书籍征引。清章宗源于《隋书经籍志考证》卷十三曾对《列士传》佚文做过考证,不过,他只列出徵引之书的书名篇目和引文所记之人物,兹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