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引文不确 (一)引文误合 (40)《说文》:“异,从畀,云畀予也,又云授予也。” (《甲午治兵》条) 按:《说文》无此体例。此乃将《说文》之“异”字注和“授”字注合而为一也。当点作:《说文》异从畀,云“畀,予也。”又云:“授,予也。” (41)《传》云:“自虐其君,虐我伯姬。”并训为杀,而引申又为暴虐也。(《杀敌为果》条)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1869—1936)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报刊活动家。主编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是章太炎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报刊活动。值此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对章太炎及其主编的《民报》开展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位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巨子,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状况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茅盾的短篇小说《水藻行》(1936年作)最初发表在日本的综合性杂志《改造》上,尔后在中国被收到短篇小说集《烟云集》。这篇作品的经历很特别,在中国国内发表前,首先是在日本译成日语发表的,作品的内容也较有特色,它是以中国农民乐观的生活观(特别是性道德观念)为中心的。这篇作品有两点值得注意:这是茅盾作品中唯一一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全集》出版十余年来,学界幸飨。近来偶得太炎《全集》佚文《桂之华轩诗文序》,此文价值有:一是可以看出太炎对清代文坛的一些评介;二是可以纠正《清史稿》记载上的一些错误与不当之处。本文作者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章炳麟(1869年—1936年)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童年时代,便深受乾、嘉学派的影响,后又从晚清著名朴学大师俞樾为师,学业上打下了异常扎实的基础。 甲午战争失败后,他不忍国家“肢体骨肉之裂”,决心“强力忍诟以图之”,毅然同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在故纸堆中做文章的昨天告别。1896年底,他参加了康有为发起成  相似文献   

6.
薛瑄号敬轩,是明代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黄宗羲《明儒学案》称其“悃愊无华,恪守宋人矩矱”,事实上在理气学说方面,薛瑄已提出对于程朱观点的修正意见,并非完全“恪守矩矱”了。朱熹虽然也讲“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说:“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先有是理”;“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行而上  相似文献   

7.
魏源是中国近代一名著名的今文经学家,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古文经学家(清代称为"汉学"、"朴学").这两个研究儒家经典的不同学派,最早产生于汉代,当时它们的关系就是势同水火,进行过激烈的斗争.章太炎(1869-1936)与魏源虽然生不同时(魏源在1857年逝世12年之后他才诞生),但是出于学派的和政治的原因,章太炎对魏源却多有批评.这种批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由于学派的和政治的立场限制,故不能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简单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也是"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与此相对,和章太炎交往的巴蜀人士也可一分为二:革命人士与学界人士。巴蜀学人与章太炎的交往,集中于东京"国学讲习会"时期(1906—1911)和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时期(1935—1936),而在此两期之间亦有部分巴蜀学人与章太炎交往。与章太炎交往的巴蜀学人(部分亦政亦学),有廖平、吴玉章、向楚、谢无量、赵少咸、李植、任鸿隽、钟正楙、邓胥功、李蔚芬、蒙文通、徐耘刍、杜钢百、殷孟伦、李源澄、周光武、傅平骧、李恕一等,以及"私淑弟子"庞俊和长期寓蜀的汤炳正等。本文逐一钩稽以上诸人与章太炎之交往,并论及章太炎对四川政治与学术之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多评析文章指出,蔡琰《胡笳十八拍》一作的思想感情,是大汉族主义的消极思想。当然,作为艺术作品在文学史上还是有他的一席之地(尽管这个长诗,会是个伪托蔡琰之名)。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后,又有刘商、王安石、李元白和王慎中,又写了《胡笳十八拍》。《玉海》曰:“《胡笳十八拍》,汉蔡琰撰。幽愤成此曲,似入琴中。唐刘商,宋王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谢榛全集》主要讹误:《前言》8处,序跋之编辑及字体辨识、断向34处,正文校勘49处,附录误作佚诗重收23首、佚诗而漏收7首,佚文校勘不审4则,其它问题4条。同时,也对自己的失误予以检讨,自纠。正人且正己,其意在有裨于端正学风,促进谢榛及明“后七子”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36年对中华民族是极为不幸的一年,这一年中,至少有两位中华英杰如长空巨星骤然陨落。他们中的一位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另一位则是旧民主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先驱章太炎。“盖棺”却未能“论定”,关于章太炎,近代史学论者对其学问、为人及功过是非多有歧见,但这并不影响章太炎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宣传家而彪炳史册。本文择其一个侧面,仅对其报人生涯作一概括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1936年至1937年,青年史学家谷霁光在执教南开大学时,曾编撰一部《中国通史》讲义,学界尚未有人予以关注。《中国通史》(讲义)体裁独特,取材丰富,在章节设置与宏观历史问题的把握上,颇具社会经济史之趋向。谷编《中国通史》(讲义)借鉴雷海宗《中国通史选读》,在体裁、资料和内容上异同互见。这部讲义在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术面貌上,尤其是在中国通史编纂的研究上,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之涣(688——742)凉州词“黄河远上”一首,明清以来,评价很高,现在被选入许多诗文选本和课本。诗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文打算重新评价这首诗。 诗的文字颇有异同:“黄河远上”或作“黄沙直上”,“春风不度”或作“春光不过”;有的本子连题目也不同,不是《凉州词》而是《出塞》。其中最关紧要的是“黄河”对还是“黄沙”对。唐芮挺章《国秀集》编成于天宝三载(744),是收载此诗的最早选本,诗中作“黄河”。黄河源头在我国西北,玉门关、凉州(今武威)也都在西北,作“黄河”,诗句的内在联系以及同“凉州词”这题目的联系,都显得密切,全诗在艺术上也就和谐统一了。  相似文献   

14.
(一) 章炳麟(1867——1936)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后因仰慕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逐步地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同时也正是中国人民为推翻封建统治与帝国主义压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革命运动的时代。这种客观形势,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同行动。太炎幼年从他外祖父朱左卿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关于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船山、顾炎武两人关于民族思想的言论,因而就种下了排满思想的根。后来他又读了《明季稗  相似文献   

15.
贾谊的《过秦论》(简称《过》)和杜牧的《阿房宫赋》(简称《阿》)的确是同工异曲之作。两文都独步古今,同为千古绝唱,并且文章的取材对象相同,秦朝灭亡的归因相同,借古讽今的用意相同,先叙后议的结构相同,甚至连表达的方式、行文的气势、语言的风格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文体不同,前者为政论体,后者为赋体。为何如此?如果仅仅以"不落窠臼"为由而"蔽之"其"异曲"之妙,则有失作者的匠心。也不能真正体悟文章之妙。  相似文献   

16.
《画梦录》是何其芳(1912—1977年)散文创作的发轫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它使年仅24岁的何其芳成为文坛瞩目的人物。1936年7月初版后至1937年3月,《画梦录》在半年内即印行了五版,轰动一时。至建国前又印行了四版,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算得上是畅销书。1937年5月,由著名作家评论家杨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因、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的《大公报》文艺奖金评委会授予《画梦录》以大公报文艺奖  相似文献   

17.
试谈《骆驼祥子》人物形象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写于1936年,最初连载于《宇宙风》半月刊(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作者已经写了大量的作品,累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同时,作者是“寒苦出身”,“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还有许多“苦人”的朋友,在他们之中有“打拳的,卖唱的”,也有是“以拉车为生的”。他不仅熟悉他们的生活,而且“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他一旦听到他的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谈到有关车夫的故事时,就激发出强烈的创作热情,经过长时期的酝酿,把自己“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写下了这部真实而动人的作品《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18.
近代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炳麟)先生,在清末积极鼓吹民族革命,堪称最激进的人物之一。他对于清朝政权的憎恨,处处溢于言表。尤其对清朝皇帝的斥责,更是直露无忌,曾把光绪皇帝骂作“载湉小丑”。但到了民国时代,这位排满反清最激烈的革命家,却能以史学家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来对待清朝历史,反映了他尊重历史的求实态度。 民国伊始,《三字经》一书颇为流行,成为当时启蒙教育的必读教材。当时经过增补而通行的版本中,对清代的历史是这样写的:“乞援  相似文献   

19.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香山黄培芳、南海曾钊纂《新会县志》卷十二金石,有如下碑载: “长年碑读洗残潮 □□还□野火烧 来往不知亡国恨 只看□石□□□ 白沙陈献章 成化己亥年□月□□日□□□□□ 右刻在崖山慈元殿两庑。……《白沙集》中不见此诗,采之可补其阙。”  相似文献   

20.
时间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发表也已经有70年了。在许多影响人类知识发展的重要学说当中,凯恩斯主义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尽管有一段时间曾因为意识形态和其他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