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里是东汉豪族作为社会势力的根基所在,豪族通过长期对乡里宗族公共事务的主持和承担,在乡里形成了权威,进而取得了对乡里社会的支配权、实现了对乡众的超经济强制和地方官场的控制。豪族宗族组织在乡里发展势力的主要途径是在经济上靠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在政治上则是企图操纵地方官场。由此出现了豪族向官僚化和士族化演变的趋势.处于不同地位的豪族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东汉乡里社会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南阳豪族是东汉豪族的典型代表,研究南阳豪族可以把握汉代豪族的整体特征。东汉南阳豪族政治上表现为世官化。南阳豪族在为官期间大多清正廉洁,指陈朝政得失,推行教化,发展教育,安抚百姓,维护社会治安,发展经济,造福人民,促进了东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东汉政权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汉后期主荒政谬,豪族的儒家经典人生观遭到强烈冲击,个体意识开始逐步觉醒,具有了多元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这一时期豪族的信仰主要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尊崇自我价值和崇尚个性自由的道家多元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从文学观、书画观等方面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4.
“豪族共同体”论是日本学在研究的中国六朝史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尽管国内学对其理论构架多持否定态度,但笔认为,“豪族共同体”本身的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有别于乡里社会组织的特殊社会集团,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登上政治舞台是东汉南阳豪族文化上经学化的主导因素;东汉统治者自身重视经学,进而形成了研习经学的大环境,这对南阳豪族经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维护南阳豪族自身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需要是东汉南阳豪族研习经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士珍出身望族,虽家道没落,但凭借其努力和过人的才智,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名列“北洋三杰”之首。他曾在晚清和北洋政府中担任军政要职,晚年从军政前台退居幕后,多次出面调停北方各派之间的矛盾,为北京免遭战祸贡献很大,受到时人称赞。晚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两位母亲为国家培育出了栋梁之材,特封两位夫人为“诰命一品夫人”,至今正定仍保留着王氏双节祠。受传统士大夫不可以强凌弱的思想影响,王士珍安于乡里,尊重百姓,其正定故居的布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王士珍一生淡泊宁静,以“求己莫求人”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这也是儒家传统克己的真实写照,至今还流传着众多有关他的乡间轶事。  相似文献   

7.
8.
汉初政治是郡国并行体制。汉初同姓王的分封原则,基本是一种西周宗法制度之下血缘分封原则的复兴。可以说汉初的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六国之政治传统。王国政治作为汉初政治的一元,使汉初政治无疑也具有了多元政治的雏形,养士之风的重新兴起,或许可以说是六国传统复兴的一项主要内容。汉初养士可大致分为诸侯王之养士、外威大臣之养士和布衣豪杰之游侠养士三类。他们借养士而形成一股力量或以对抗中央、或以对抗政府、要么就是权力斗争和个人私怨斗争的工具。但这种情形总是与逐步加强的中央集权的潮流相逆的,所以到汉武帝以后,成为中央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因失去生存的环境而逐步衰竭。  相似文献   

9.
西魏北周关陇统治区内,由胡汉民众自发形成的自然聚落散布其间,这些聚落群体被称作“坞壁”或“乡村”,关陇豪右便主要生活在这些由“乡村”构建的生活世界中。关陇豪右更通过“乡里”与外界建立联系,“乡里”本身具有的阶层化功能被用来进行社会分层,关陇豪右根据各自在地方影响力的大小被区分为豪右、乡望与首望三个层级,而经由阶层分化构建出层级有序的乡里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东汉佛教传播特点明显,如以君王贵族为核心受众、以黄淮中下游地区为传播中心、以斋戒祠祀为主要。活动等。其特点形成,与国际商贸活动、中印文化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正确认识东汉佛教传播特点及其成因,亦是理解魏晋佛教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论东汉诗体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我国古代诗体变化的重要时代,但由于时代久远,载籍阙如,加之近代以来疑古思潮影响,使人很难看清此时诗体变化情况。章对东汉时期的诗歌(以五七言诗为主)作品时代进行辨析,勾勒出了东汉诗体发展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上陵之礼"的确立,推动汉代帝陵祭祀由陵庙祭祀为主向陵寝祭祀为主的转变,这一历史性变化不仅带来东汉陵寝礼制性建筑的增加,也成为唐宋以后上宫、下宫制的滥觞。明帝"上陵之礼"乃取西汉上陵故事,合并元会仪、饮酎礼、部分宗庙祭祀礼而来,成为汉代陵寝祭祀定制中唯一由天子亲临、规模最大的大型典礼活动。这一制度的成型有汉代孝道文化的社会背景,也吸取了舞乐文化的精髓,更由于独特的政治经济意义而难以轻言废弃,经历魏晋盗陵现象的短暂打击后,于隋唐时期再度绘制出礼乐文化的灿烂篇章。  相似文献   

13.
汉代民间信仰仪式对言辞、文书等有着持殊的重视,带有浓重巫术宗教色彩的镇墓文就是其中的代表.基于自身的特殊功用,镇墓文在文体的选择和运用上也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将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指令性公文作为自身文体形态的基本框架,同时在官府文书威严的语言躯壳内附加了巫术咒语胁迫、恫吓等情感性言辞,巧妙吸纳两种文体共同的修辞特性和文体权威以加强自身的震慑力,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极具时代特色的墓葬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4.
出土资料中有很多文献所遗的汉代职官,如均平官,有均长、均监、平丞、酒平;太守府属吏,有助府佐、用算佐、小府啬夫;地方县官,出土资料所见更多,有狱丞、官啬夫、官有秩、录事书佐等;里吏,有里唯、里治中、唯长史.这些内容可补传世文献资料记载的汉代官制之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说,谶纬是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诠释手段、以经学与神学合一为根本理念的一种独特的学术现象,是今经学制约君权、指导政治的内容的自然延伸。在特定政治背景下,谶纬被一些人所利用,为争夺王权服务。东汉初年,统治为了巩固君权的需要,有意识地对谶纬加以改造,使其失去了对政治的干预作用,而成为解说封建伦常的某种工具。  相似文献   

16.
论东汉道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有广设学校,以德养才,奖励名节选才以德,设官任职,务行教化等,把灌输封建伦理道德思想与伦理道德的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功名利禄结合起来,从而广泛推行社会教化,培养了东汉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了东汉道德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太尉是研究秦汉官制、兵制史的重要课题。以往,学界对此重视不够,很少有专文探讨。根据现有资料,将东汉历任太尉的籍贯、出身、任职时间、政绩及卸任后的去向等,分项立目列表予以介绍。系年录充分揭示了当时太尉的权力地位、人选标准、地域来源、职位更替及其绩效状况等,从中可知太尉在两汉之际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东汉时期佛、道二教经历了由分至合、合而复分的发展轨迹.当佛教初来中国、面临人地两生的窘境时,它选择了依附于道教;而在佛教逐渐深入民间,教义日趋完善之时,它又必然地走向独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道教初创之时,由于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因而盛极一时,佛教也甘为其附庸.可是当它因受到黄巾起义的牵连而遭遇政治打压时,它的发展势头几被拦腰截断,加之与佛教教义的矛盾渐深,佛教终于离它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