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近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首席科学家的袁隆平院士表示,在今后3到5年内将我国著名的“小站稻”亩产提高200公斤,达到亩产700公斤。袁隆平认为,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气候非常适合粳稻的生长。但近几年,由于产量低以及缺水等原因所致,闻名中外的天津“小站稻”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粳稻种植面积只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与中国名稻的声誉不相匹配。袁隆平表示,将利用杂交水稻研究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将“小站稻”的亩产从现在的5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增产40%以上。袁隆平要将“小站稻”…  相似文献   

2.
《华夏星火》2004,(1):59-59
天津天隆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着优势互补,加快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原则,联合在天津建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分中心在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利用杂交水稻研究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将超级杂交粳稻选育、北方粳稻品质改良和新品种研发作为  相似文献   

3.
云南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水稻种植存在着全省气候复杂多样,种植区域性强,品种多、杂、乱,集约化生产程度低;种植成本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采取充分利用云南资源优势,加快优质稻、有色米等特色稻米产业研究和推广运用,合理优化耕作制度,研发推广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方配套,加强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生产,快速推进机械化进程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知道杂交玉米,更知道杂交水稻,但很少有人听说过杂交小麦。专家认为,如果中国杂交小麦应用面积达到杂交水稻的应用水平,那么将创造一个巨大而崭新的高技术种业市场。据北京市农科院杂交小麦中心分析,2006年国内小麦种植面积在3.49亿亩,如果按杂交小麦应用面积达总  相似文献   

5.
谈提高杂交稻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已经由传统的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的模式转变为目前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虽然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对于我国的人口众多的国情来说,仍然很难满足需求。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研方面研究的重点对象。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培育了三系杂交水稻,并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使我国水稻的总产量增加了好几倍,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杂交水稻的种植已经遍布我国大江南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本文就如何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这一问题上,通过浅析相关的技术措施,向大家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中的一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的种植,而且水稻在全国粮食生产中也是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现在被广泛种植的就是杂交水稻。但是,在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中,培育壮苗是其关键所在,而且秧苗的素质是否得当也对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作物总产量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由于辽阔的疆土面积,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地跨热带至温带的气候条件,这种地域的多样性,使得包括小麦、花生、茶叶、棉花等在内的农作物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杂交水稻技术更是养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我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滇型杂交粳稻的研究方面,从1965年发现败育株并育成我国第一个粳型不育系——红帽缨不育系(即滇型不育系)以来,迄今已育成10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滇型不育系,先后组配成功粳型杂交组合"滇杂31"和"滇杂32"、"滇杂35"、"滇杂46"等,其中的部分组合在云南生态条件下屡创粳稻高产和超高产新纪录,在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一直居世界领先水平,为保障我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介绍了建设杂交水稻公共服务平台的背景,分析了杂交水稻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水稻技术工程中心是2004年天津市科委批准由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研发中心。中心是科技部首批试点联盟“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牵头单位,长期致力于全国水稻产业的产、学、发、产业带动及行业协作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发计[2011]685号)。研、贸相融合,在杂交粳稻关键和共性技术研2012年由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研发中心(国科  相似文献   

11.
水稻的播植季节和种植制度的区域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条件。只有了解水稻与气候、农业气候的适宜和不适宜,才能对水稻合理种植布局做出决定。本文分析了我省气温条件,根据气温对水稻种植区域进行了划分,以便更好的使水稻避过不利的气候条件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云南的自然生态以明显的立体性状而著称。那么,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否也是“立体”的呢?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正确把握云南经济社会运动的内在规律,解决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水稻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稻区。主要对杂交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8,(12):1-1
近期,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们在兴化市姚家村水稻攻关试验田对扬州大学实施的精确定量栽培的杂交粳稻进行了实产验收。专家组对105.4亩丰产方抽取代表性田块严格丈量、收割、去杂、过镑,当组长黄义德按国家收购粳稻标准含水率折计,宣布“亩实产894.9公斤”时,全场一片欢腾。这一产量刷新了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兴化市水稻历史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00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左右,平均单产406千克,低于全国水平。因此,选育高产品种,大面积推广高产良种,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我省特殊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云南烤烟气候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玉溪市烤烟种植气候条件,参考云南烤烟种植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利用烤烟种植气候区划指标,结合玉溪市9县区气象站和烟区的16个自动气象站的资料,统计得出玉溪烤烟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玉溪市大部烟区都属于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只有海拔高度超过2200米的易门底尼站和红塔区波衣站属于次适宜区。玉溪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烤烟的种植,是当之无愧的"云烟之乡"。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了水稻自私基因,并由此破解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这是科学史上植物自私基因首次被发现,证实了植物界同样存在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非经典遗传现象。所谓自私基因,是指双亲杂交后,父本或母本中能控制其自身的DNA片段优先遗传给后代的、具有自私性质的基因。这不符合"父、母基因均匀传递"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籼稻和粳稻杂交比目前的杂交稻能进一步提高单产15%~30%,但籼粳杂种会有近50%不结实,使其增产潜力严重受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英文缩写为HPGMR)的基本特性——长日条件下雄性败育,短日条件下雄性可育,可采用“两系法”生产杂交种子,与“三系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985—1989年间,我们开展了HPGMR育性转换机理和利用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揭示了光照诱导农垦58S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临界光强、敏感期、光温协同作用及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的参与作用等育性转换机理问题。2.农垦58S的光敏不育性为核内隐性单基因突变,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其不育性与控制株高、生育期的基因不连锁。3.农垦58S的光敏不育性具有稳定的遗传性,以农垦58S为基因供体,已经育成一批稳定的籼、粳光敏不育系。4.已经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组合。1989年在湖北省生产示范种植1万亩,取得比对照亩增产50—70公斤的效果,粳稻组合制种产量约12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9.
袁隆平传奇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更不知道袁隆平的传奇经历与业绩。袁隆平在中国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现在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面积是种植的杂交稻。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促进中国粮食登上新台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传奇事迹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家自主培育的超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秋优金丰”,经过3年的生产示范种植,亩产达到801.9公斤,日前已通过了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