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开办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历史不算长,但由于它符合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规律,十几年来,发展提高很快,已经成为中央各台、地方各台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节目,许多主持人节目成为名牌节目,不少节目主持人成为社会名流。节目主持人这种新兴职业已成为90年代人人看好、大有发展前途的行当。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几乎天天和观众、听众打交道,可以说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许多听众观众从喜欢主持人节目,进而把节目主持人当做知心朋友,把他们看成是电台电视台的代表,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电媒体的发展壮大,全国各家媒体包括地市电台、电视台都办起了自己的对话访谈节目,并不断向其他节目挑战.但从全国的情况看.能够受到观众、听众喜欢的节目却寥寥无几,许多电台、电视台的对话访谈节目处于半死不活、附庸于其他节目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部门,电视播出系统是电视台内、外信号的汇集中枢,担负着向外界发送整个电视台节目的任务,是电视台直接面向观众的窗口。保证播出安全已成为各大广电总台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而节目播出则是"一次性"行为,具有出现问题的不可挽回性。设计电视播出系统安全机制就是为了应对紧急事态。着重从保障安全播出的技术设计、播出事故的应急设计方面来确保安全播出。  相似文献   

4.
刘洪 《视听界》2001,(3):49-49
电视台为了指导观众准时收看节目,在全天节目正式播出前(或在每段节目播出前),都要预报出每个栏目(节目)的准确播出时间,有的甚至对播出的重要栏目做简单的内容介绍。电视台在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向观众承诺,几点几分将准时播出某某节目。对于这种理应是一诺千金的承诺,某些电视台,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某些频道遇有重  相似文献   

5.
顾晓 《新闻爱好者》2005,(12):66-66
长假制度在我国推行以来,假日电视同假日经济一样,成为国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各家电视台都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利用难得的7天时间大做章,期冀能够在长假期间打造新的收视制高点。假日电视作为一个崭新的节目形态,已经和正在受到传媒从业和研究的关注,2005年作为长假制度实行的第5年,“十一”期间荧屏节目更为丰富,媒体间的收视竞争更为激烈,全国各上星频道基本上都有假日特别节目和特别编排设计,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1987,(2)
(美国《纽约时报》1月15日文章)题:苏联电视台增加手语节目苏联电视台本周用手语向听力衰退的观众介绍新闻广播内容。这是苏联采取的一个不寻常的步骤。从1月11日起,观众可以在苏联电视  相似文献   

7.
洪峰 《新闻实践》2013,(8):66-68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大量同质化的电视频道迫使各电视台从节目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节目内容设置也纷纷朝分众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县级电视台的频道运营要有利于以节目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能集中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笔者认为,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要以弱胜强,就应该突出务实与创新,既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又要在运营中努力为目标受众服务.并把重点放在品牌栏目的培育上。  相似文献   

8.
王旭波 《视听界》2007,(3):24-26
频道和节目的多元化导致了电视观众的分流,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化的趋势不可避免。要使“满足观众需求”不成为空话,必须要有科学的观众策略,就是研究如何以最低的电视营运成本获取最多的目标观众。从媒体经营上说,电视台的最终产品应该是节目观众而不是节目。但仅有观众还不是媒体经营的全部。以节目为基础产生观众,就是如何对电视节目进行操作的问题,这个问题从萌芽到凸显,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惠慧 《传媒》2021,(18):53-55
"云综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一种特别的节目形式.它是各大电视台在摄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保证节目照常播出自行探索出的创新方式."云综艺"的优点在于形式新颖,内容和语态都比较生活化,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但也存在画质不高、内容单一和自说自话等不足.由于"云综艺"的局限性,虽然在疫情期间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云综艺"节目,但其未来发展将主要作为综艺节目摄制的辅助性形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省对农电视节目的陆续开办.到目前为止有近20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固定时段的对农栏目,特别是山东,吉林还开办了农业频道.一些省台的对农节目成为每周一期的通栏节目,对农节目已经成为各电视台日常播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9亿农村电视观众而言,现有的对农电视节目,无论从播出量还是内容方面来看,都远远未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对农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憧憬美好前途的同时,各地从事对农电视节目制作的同行们,都会遇到随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争创荧屏新面貌,开辟传媒新天地的改革浪潮中,各种各样的资讯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这些制作精美、花样翻新的节目群体中,深受各年龄阶层,特别是年轻观众喜爱,被各大电视台争相推出的节目形式——音乐资讯节目可谓一枝独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类节目有如此魅力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编排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节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带动着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观众已从过去的“不得不看”转变为如今的“有选择地看”.可供观众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大。电视频道间的相互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各电视台除了努力打造精品节目.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外.在电视节目的编排上推陈出新.以高超的编排艺术来吸引观众.提高电视节目的“卖点”.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徐红 《新闻前哨》2010,(8):44-45
我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电视台都在为创立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节目而绞尽脑汁。在市场运作中,品牌的成功意味着市场的成功。节目品牌一旦确立,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就会通过观众的传递,迅速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信赖,并建立起忠诚度;其信誉和影响还可以从一个节目放大到一组节目,  相似文献   

14.
朱健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1):76-78
在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和媒介产业环境剧变的背景下,长期沉睡片库的节目资料正成为电视台的核心资产。当前国内各大电视台的媒体资产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必须从初期节目数据量的扩张向内容产业化开发转变。文章初步探讨了媒资内容产业化开发的管理理念、开发策略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电视剧是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具有庞大而稳定的收视群体,稳稳地占据着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成为各电视台拉动收视率、争夺广告份额的主打产品。近年来,这种态势愈演愈烈,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各级电视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抢夺电视剧资源。  相似文献   

16.
刘欢  杨海 《新闻世界》2013,(7):80-81
【摘要】在目前制播分离的背景下,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外购渐成风潮。如何对节目进行科学和规范的播前评估,对电视台来说,是节目购买和定价决定因素;对节目制作公司或团队而言,是其制作节目的重要依据。针对如何进行播前评估,本文从电视台领导专家、广告运营部门及观众三个主体阐述了如何建构一个科学规范的播前评估体系。其中以节目要素为核心的观众测评体系是播前评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陆小青 《视听界》2005,(4):i001-i001
一、当前证券类节目处境低迷近十五年来,我国电视财经证券类节目迅速扩张,从中央台到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了财经证券类节目。各省级电视台自办的证券类节目,一般都是“行情 股评”,提供的信息“通用性”太强,不能把每天发生在股市的重大事件内幕披露给观众,难怪有些股民形容这类  相似文献   

18.
目前 ,中国已是电视大国 ,全国居民拥有电视机3亿多台 ,电视观众9亿多人。尤其是在城镇中 ,有线电视普及到千家万户 ,观众普及率更是高得惊人。电视台为了指导观众准时收看节目 ,在全天节目正式播出前(或在每段节目播出前) ,都要预报出每个栏目(节目)的准确播出时间 ,有的甚至对播出的重要栏目作简单的内容介绍。这实际上是向观众承诺 ,请观众选择喜爱的栏目准时收看。对此 ,观众是信以为真的。但是实际情况却往往令人失望。某些大电视台 ,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某些频道 ,遇有重要体育赛事或重大文艺演出时 ,节目提前却没有预告 ;片头…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上星频道的增多,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他们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新创意,新栏目,来赢得观众。在这众多的节目中,电视综艺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的主打节目之一,它们如雨后春笋,为本已五彩缤纷的荧屏更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通过一段实践的检验,真正好的、立得住的电视综艺节目并不多,甚至有的电视台在栏目刚刚创办不久便宣告夭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就是节目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邵珺 《视听纵横》2005,(1):76-77
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电视台节目改版的大忙时节。这些年电视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主要得益于电视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电视台在市场运作中意识到谁家的节目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谁就能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制高点。因此各电视台都在为创立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节目而绞尽脑汁。改版便成为电视求新求变,改变“面孔”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