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飘》以亚特兰大及其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描述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为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这种性格在她的三次失败的婚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36年所著的一部反映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小说以斯嘉丽为主线展开,刻画了主人公斯嘉丽从16岁到28岁这12年间的生活经历。本文从爱情、经济、思想这三方面来分析斯嘉丽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3.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在走投无路中死去。文章试图通过对爱玛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悲剧及悲剧原因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爱玛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希望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斯嘉丽,一个有着三次婚姻的传奇女人。她美丽,坚强,自信,聪明,独立,对自己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在关键时刻承担生活的重任,勇往直前。人们可能会对她褒贬不一,但都不会忽视她在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书中的特定背景下,作者对斯嘉丽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充满争议却又及其成功的。她的机智聪明使她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不慌张,不退缩,于绝望处寻找希望;她的坚强独立使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仍能以罕见的毅力支撑起已经支离破碎的家庭;然而,她又是如此的攻于心计,不择手段,以至于她的三次婚姻都充斥着除了爱情之外的其它因素。她的爱情和婚姻观使她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环境中都显得如此与众不同。笔者意图通过这篇论文从婚姻和爱情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斯嘉丽的人生态度,从而探索出她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桃花扇》一剧,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意味,剧中侯方域和李香君以爱情破灭、双双入道作结。本文从爱情主体的可审美性、爱情悲剧得以呈现的外部环境、爱情以悲剧作结的能量释放三个方面,分析侯、李爱情悲剧的审美价值,以期更深层次地挖掘《桃花扇》的悲剧内涵,展现作者的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6.
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本文从文本的角度分析了在爱情婚姻悲剧背后“拥林派”和“拥薛派”双方实力背景,同时指出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宝玉的贴身丫鬟花袭人,有可能成为这出爱情悲剧天平的最后一块砝码。  相似文献   

7.
刘彦芬 《文教资料》2007,(32):11-13
<穆斯林的葬礼>描写了民族宗教习俗下的韩子奇、韩新月两代人的爱情悲剧,塑造了韩子奇、梁君璧等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震撼人的心灵,充满悲剧的美感.本文主要从两代人爱情悲剧的描写、悲剧主角人物形象的塑造、民族宗教背景下的悲剧三个方面论述了作品所蕴涵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8.
斯嘉丽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毕生唯一的一部佳作《飘》中勾勒的典型人物,该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斯嘉丽的分分合合的爱情为主线,透射出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下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乱世佳人》和《魂断蓝桥》两部电影都以战争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女主人公斯嘉丽和玛拉都魅力四射、惊艳美丽,但是命运结局截然不同。斯嘉丽的性格具有多元复合性,既冷酷自私,不择手段,又勇敢坚强,敢做敢当。玛拉对美好生活充满幻想却逆来顺受,思想单纯且心理脆弱,渴望爱情却缺乏担当。性格迥异和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造成她们命运截然不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描述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本文主要探讨《乱世佳人》中女性自信、自立、自强的魅力,以及"斯嘉丽"的形象对21世纪女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池莉对婚姻爱情悲剧性的描写还表现在她对婚姻爱情悲剧原因的探讨上。造成婚姻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情“阴谋”的参与,婚姻爱情当事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掉进婚姻爱情的阴谋陷阱,难以自抛二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冲突,特别是乡村文化观念和都市文化观念的冲突、雅文化观念与俗文化观念的冲突、新文化观念和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是构成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三是东方式的“宿命”观与西方式的“原型”理论构成池莉婚姻爱情悲剧小说的更为抽象的哲学原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完全以客观报道的手法在《刽子手之歌》中再现了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加里·吉尔摩和尼科尔的爱情过程经历了感官之爱、激情之爱和痛苦之爱这三个阶段,虽然两个人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是诺曼·梅勒通过这个真实的悲剧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  相似文献   

13.
裘乐英 《文教资料》2008,(30):50-51
<苔丝>和<边城>都是关于纯真、善良的乡村姑娘的爱情悲剧.苔丝和翠翠纯洁美丽,爱憎分明,都拥有一颗无私的爱人的心.但是命运的捉弄、无情的现实阻碍了她们爱情美梦的实现.不同的是同一爱情悲剧主题下表达了主要人物悲剧命运的区别:一个将是轰轰烈烈、凄惨感人的爱情悲剧,一个则是默默无声、发人深思的关于"美丽总是使人忧愁"的曲调.她们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婚姻主题可谓经久不衰,古今中外多少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新的爱情故事仍层出不穷。北村的《玛卓的爱情》(发表于《收获》,94年第2期)表述的也是一个感人甚至撼人的悲剧,但却有其独特的时代视角,提出了更多的疑问,展现了当代人面临古老的爱情婚姻问题时的困惑。《玛卓的爱情》是一部爱情悲剧,但这一悲剧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那一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或已成眷属又节外生枝的婚姻悲剧。男女主人公刘仁和玛阜的爱情发生、发展直到成婚,应该说是顺利的。尽管刘仁在对玛卓的暗恋中度过了足足三年漫…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爱情三部曲包括《李娃传》、《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爱情题材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为例,试图通过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个典型市井女性,即李娃、霍小玉、崔莺莺的悲剧形象来探寻女性形象悲剧性的根源及其主客观表现,旨在反思女性悲剧形象对当代女性探寻自我出路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在其生成原因方面是各有差异的,有的是宗教信仰,有的是“家长”制度,有的是自身的性格使然,而本丈会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揭示书中爱情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7.
恋父情结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小女孩儿自幼年形成的亲近父亲、疏远憎恨母亲甚至与母亲竞争抢夺父亲的一种复杂的情感。《飘》的主人公斯嘉丽在其特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恋父情结使其对父亲亲近依恋,对母亲则是一方面敬畏崇拜,另一方面极力反叛的复杂且矛盾的情感。斯嘉丽幼年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其与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的情感和关系,是斯嘉丽的恋父情结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情结对斯嘉丽的性格和爱情婚姻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天窗》是一部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汤姆和凯拉的爱情悲剧具有必然性。笔者试图从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公意的道德和个人感觉偏好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和语言的非交流性三个方面去论证这种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边城》中的爱情在一群淳朴善良的人群中却变成一个令人伤感的悲剧,这出悲伤无限的爱情悲剧,有翠翠自己的问题,有傩送兄弟的原因,以及封建法制对婚姻的限制和损益标准等各种因素的原因。所以《边城》中的爱情悲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此文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其爱情悲剧行成的原因。首先,分析《边城》中各种人物特征对爱情悲剧形成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在湘西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造成了不能忽视的利益和权力等社会因素;最后,从作者的写作意义来看,深刻感悟到了爱情悲剧形成的原因及其更深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本文从爱情的现实性、爱情是获得婚姻的手段、爱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三个角度,解读了《倾城之恋》并阐述了作品中的爱情观,及人物的爱情悲剧。从女性之间的斗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如同博弈般的爱情与婚姻等方面,剖析了作品中的悲剧色彩,表达了张爱玲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同,折射出作者对当时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