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阳明心学与唐宋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对唐宋派的研究,大多对其前后期文学思想的变化不甚关注,亦未曾充分论及阳明心学在其中的影响。本文以唐顺之为主要对象,试图探究阳明心学对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影响,进而揭出唐宋派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梦阳与阳明心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梦阳与王阳明,同为明中叶理学新思想的开拓者,但他们的思想走向却迥然有别。王阳明融会佛、老而归之于儒,直承孟子以辟“心学”;李梦阳则抨击异端,力归纯儒。二人思想同源而异趋。  相似文献   

3.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明道”、“不欲”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行为先”的认识论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所突破。他一生着力“躬行”,力求达到“常清常明”反映了“事上磨练”的阳明心学方法论。他一生坚持讲学传道,对阳明心学在贵州、云南等地的传播和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宋明理学发展中,朱熹较早提出了"心本体"的思想。但由于他理学体系的需要,这一思想没有被最后确定下来。后来,王阳明进一步发展朱熹的心学思想。具体而言,在心、理关系上,王阳明克服了朱熹"心与理为二"的矛盾,把主观和客观融合统一,用先天道德性的内容把心与理沟通,将朱熹的"性即理"引向"心即理",实现了"心与理一";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在朱熹知行相须互发说和重行说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在格物致知上,王阳明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说,而接受了朱熹的致知说,并提出了致良知说。朱熹的心学思想经过王阳明的阐发,从而完成了宋明理学中的心学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嘉靖至万历年间,张居正、王世贞、李上昌吾大抵为“同龄人”,他们受到阳日明心学的影响,但又都不是完全的心学信徒。论家世和地位,李贽不能与张、王相比,但李贽的经历使他对人生之体味、生命价值之探索,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之深度。他关注民瘼的思想和行为,说明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狂人。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化论坛》2010,(1):F0002-F0002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中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出身士大夫家庭,其父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28岁举进士出身,34岁任兵部武选清吏司在事,是年开始授徒讲学至57岁寿终。在贵州的龙冈书院、文明书院,广西的南宁学校,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之同异进行了辨识,认为两者在宇宙本源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知先行后"与"知行合一"的理论彼此对立,而在道德修养上二者亦各有所见。  相似文献   

8.
阳明心学是传统实学中“心性实学”的典型形态。阳明心学中既有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道德实践工夫,也有追求“经世致用”的政治实践操作。黄绾、王畿、顾应祥、王宗沐等作为浙中王学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事功成就中,也有以“心学经世”为理论特质的实学内涵。“实学”也就成为阳明心学的一个学术品格。王阳明的“心性实学”还传播至朝鲜、日本,并在东亚实学版图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实心实学”。  相似文献   

9.
运用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立志,创设心上练、事上磨的德育情境,并利用评价的引领归因自激作用,不断向内心寻理,在反省、改过、责善的知行合一的日常工作学习的真实事例中,由他律转向自律,有效培植自我循环螺旋上升的德育生长的良性生态。实践探索构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两条主线有机交汇,融合为一,教学相长,相互作用,形成共同促进的德育教育新模式,旨在师生中强化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在新时代展现特有的新气象、新成效。  相似文献   

10.
"情"在中国哲学中,常常被视作心性结构中比较低的层面,是与恶相关的。王阳明在朱熹"心统性情"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确立了"情"在心性中的位置,肯定"情"的感发在成德中的意义,并进一步将良知和情理解为体用的关系。人通过致良知,使"情"的发动合乎天理。顺应"情"的自然流露,不使其滞留心中,则"情"不足以妨害心性。阳明对"情"之正面性的阐发,对于晚明"情"之意义的凸显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的心学源于儒道释而又超越了儒道释,震古烁今,其诗歌尤其是理趣诗是其心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清新自然,可谓思想与文学的完美结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一个没有根本利益对抗的社会,一个富裕但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活力的社会,一个人员充分流动的开放的没有等级的平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从相应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旨在揭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验、教训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错综复杂,可变因素甚多,牵动面甚广的系统工程;但它必须是一个结构合理,整体性、开放性及可持续性强,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思想与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两极分化”更不为和谐社会所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有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和谐社会的“和谐”也处于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更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而协调地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思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再度升华。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我国已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重要地位,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建设的融合性与继承性;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广泛性;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艺术性;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选准着力点,从这些着力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