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简介孩子李大鲲上小学后,上课纪律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放学回家就爱看电视,没有大人的督促很难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他喜欢画画,经常在家里的水泥地上乱画。  相似文献   

2.
《庄子·逍遥游》中的鲲化鹏故事是我国文学上一个重要的题材,本文从《庄子》《列子》中关于鲲鹏故事的记载、"鲲化鹏"思想、神话中"鲲化鹏"故事、现实中的"鲲、鹏"等几个方面着手,结合时代的角度来探究鲲化鹏故事的起源和演变,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3.
《庄子》中最重要的一篇是《逍遥游》,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鲲鹏意象。古今中外的解说家对“鲲”字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本文考察其音、形、义及其文人使用情况,归纳出“鲲”在文学作品中是巨鱼形象,鲲鱼形象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周公,可否晓得天地之间竟有鲲、鹏二物?答曰:不曾见过。缘何?只因世间庸人为功名所累,无法在朗朗乾坤之中逍遥一游罢了。再问,可知何为逍遥游?是否如同武侠小说上一般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或是如神仙般腾云驾雾?复答曰:没见过。是的,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老庄两人做到了吗?没有。陶渊明做到了吗?没有。鹏纵然大,可还是要借九万里风才能起飞。真正的逍遥游则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相似文献   

5.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茫茫北冥中,一只大鹏冲天飞  相似文献   

6.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塑造了”鲲鹏”这种神鸟。于是,中国文学史中就有了一个神奇的意象。  相似文献   

7.
逍遥之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动人心魄的诗章,而其中又分明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哲学的《庄子》和学的《庄子》,都是将《庄子》当做介绍对象时必须涉及的内容。庄子首先是思想家,《庄子》的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思  相似文献   

8.
钟振振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6(2):F002-F002,F003
望 岳(一九九八年)夜幔低垂海气昏,墨山决起化鹏鲲。诗情先蹑鲲鳍上,欲共橙红曙焰喷。 泰 山(一九九八年)特立东方若虎蹲,浩然作气塞乾坤。千年风雨撼不动,此是中华民族魂!  相似文献   

9.
《庄子·逍遥游》"鲲"字之训释自古众说纷纭,把"鲲"解释为传说中的一种大鱼为目前学界所普遍接受。然就《庄子》一书的文风与庄子的哲学思想来看,把鲲解释为"鱼子"或"小鱼"更符合《庄子》"奇气逼人"的文风与庄子"齐物"的哲学思想。同时,从训诂学角度来说,"鲲"训为"鱼子"或"小鱼"也有一定的训诂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25-12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大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同时中国文化也开始传人西方,第一个站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台上教授中国文化的,就是休宁人戈鲲化。戈鲲化,字砚约,一字彦员,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入清军黄开榜幕中,大约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前后,来到美国驻上  相似文献   

11.
3月8日,由临汾市教育局职成科主办,北京商鲲教育集团承办的临汾职校在北京职业教育研讨会在北京黄河京都大酒店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临汾市教育局职成科梁红梅、北京市工商联朱强处长等领导,北京商鲲职业教育集团专家董秋波、李燕芳,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合作院校的院校长及代表、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安置的在京  相似文献   

12.
嘉庆十三年(1808)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闽籍官员齐鲲受命前往琉球册封琉球国中山王尚灏。在琉球期间,齐鲲不仅恪尽职守完成使命,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其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作风亦在琉球国上下获得一致好评。作为清朝首位出任册封琉球使臣的闽籍官员,齐鲲册封琉球之著述《续琉球国志略》、诗文集《东瀛百咏》在中琉关系历史中留下了丰富且生动的记载。本文试图就齐鲲册封琉球之经历及其相关著述、诗文等方面,对册封琉球使齐鲲及其往封著述进行深入挖掘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日,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北京联办校签约仪式暨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京津地区实习就业学生座谈会在京举行。北京商鲲教育集团、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与北京市民族文化艺术学校、北京市怀柔区职业学校在京签署了联办协议。出席签约仪式的有霍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占平,霍州市教科局局长乔桂平、副局长董江,北京东城区工商联会长马宝国,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校长薛国全,北京商鲲教育集团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的中国,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如儒家的孔孟、法家的荀子、韩非;墨家的墨翟;道家的老子、庄子等。其中,我最钟情于道家庄子的思想,庄子思想的核心是探索人生的快乐和修养,最能集中体现其思想的文章非《逍遥游》与《齐物论》莫属了。逍遥便是快乐的意思。那么究竟什么是快乐呢?庄子用大鹏、蜩与鸴鸠做了形象的比喻,让人难以忘记。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形,有几千里之大。鲲变成了鸟,叫做鹏。鹏的背脊  相似文献   

15.
对楚王问     
[战国·楚]宋玉~①客有歌于郢~②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③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⑤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⑥,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节选自《昭明文选》)  相似文献   

16.
<正>鲲鹏之名,最早见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千多年来,鲲鹏的外貌形态与神奇异能令人心向往之,却永不得见。而今,这只独属于神话中的上古神兽——"鲲鹏",终于从传说走到了现实。2016年7月6日,代号为"鲲鹏"的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运输机——  相似文献   

17.
爱与孤独     
我最近和“孤独”这个词很有缘,来来去去都能看到,但是发现有人对这个词有着深深的误解,认为孤独等于可怜. 人生而孤独,你会不会觉得,在人群中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那些人群里的火花与你完全不搭?你身边相处几十年的人,在某件事的理解上变得那么陌生?或者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理解的这个世界和别人只是平行时空?《庄子》开篇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爱情之中的孤独和鲲鹏何其相似,无论身处何地,往往都是遮天蔽日,不知其形.  相似文献   

18.
正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自然的产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一些造型古朴、制作精美的古陶器,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人面鱼纹盆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讲述了一个古老而瑰丽的传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相似文献   

19.
一、大胆的想像,丰富的寓言《逍遥游》开篇不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美的图画:一条奇大无比的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畅游;突然之间,化作大鹏鸟,变之快,变之奇,出乎常人的想像,让你目不暇接。它的背有几千里宽,翅膀展开来遮天蔽日,宏大雄壮,奇异神妙。这样大胆的想像,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人惊叹不已。然而,“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鸟的神态呼之欲出,大鹏鸟的气势雄霸天…  相似文献   

20.
《庄子》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毫无疑问,首先它讲述了很多极具神话和传奇色彩的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就这么着,“鲲鹏”这两个字被人传诵了千年。其次,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叫庄周的人,他以独领风骚的姿态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