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柳家英 《津图学刊》1999,(3):102-104
我们生活在散文的世界,而随笔是散文中最为自由的一种文体。我们读《容斋随笔》,读《蒙田随笔》,读郁达夫、林语堂随笔,也读张中行、来新夏随笔。随笔的妙处全在一个“随”字:其文思,即兴而生,不求自得;其行文,一泻千里,意随笔到;其文字,或叙或议,不拘一格。生活中有了随笔,那种“风吹林响,泉激石鸣”的境界,便不再仅为写随笔的作家和学者所独享了。  相似文献   

2.
江晓敏 《中国索引》2004,2(4):54-54,F003
介绍《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的撰写过程和撰写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15年1月5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终审会在京举行,经过26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的讨论与合议,最终从50种候选书目中选出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度十大好书"。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5年1月5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终审会在京举行,经过26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的讨论与合议,最终从50种候选书目中选出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度十大好书"。  相似文献   

5.
业师弢盦先生最终也没能看到这部《文集》的出版,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和无法接受的,但这却是现实,一个残酷而令人悲伤的现实。为先生编《文集》的动议来自于我。机缘是2011年3月31日我在深圳公干之余,联系吴晞兄与杜秦生兄,恰逢他们的公共图书馆研究院正在开《公共图书馆》杂志编委会和《谭祥金赵燕群文集》发行座谈会。应邀赶到会场,被作为外地读者代表向谭祥金、赵燕群二位老师表示了敬意和对于本书出版的祝贺。在会场一边听着别人的发言,一边翻看这部《文集》,一方面觉得中山大学出版社确实是为图书馆界做了一件大好事,另一方面又觉得《文集》的出版似乎应该不仅于此,选题的范围还可以扩大些,但囿于对出版成本的理解,也不好造次多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来新夏先生,当年曾计划编写一部《中国古代编辑事业简编》,大概是因行政工作的繁忙而未及完成,但写作提纲尚存。此提纲思路明晰,严谨缜密,从中也可管窥到来先生的治学路数。兹有幸刊载,或许会予后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月下旬,我赴湖州参加"皕宋楼暨江南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会上有幸拜见了同来参会的来新夏先生夫妇. 来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目录学专家.我因刚读完来先生的新版的学术随笔集<邃谷师友>(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8月版),相信透过这些文字,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来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