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锈色入骨     
董大勇 《收藏界》2012,(2):69-69
我在阅读稿件时,常看到有作者说××古钱"锈色入骨",其实观其实物或照片,虽有不同程度锈迹,但并未入骨,说明其言语夸张或者根本就不知"入骨"之含意。其实,说是"入骨",就是锈色侵入铜钱体内,锈与铜结为一体,要想清理品相,  相似文献   

2.
侯增福 《钓鱼》2014,(13):22-23
据史载,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乃得免罪。据说曾国藩看后,不禁拍案叫绝。皇上阅过之后,果然没有怪罪,还有嘉奖之词。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三贝 《收藏界》2011,(3):78-78
读过2010年10期老董泉苑《"崇宁通宝"的稀世珍品》一文后,使我想起泉友曾在四川钱币市场买的一枚类似钱,名曰"崇德通宝"。在征得泉友的同意下,把该钱照片一组发给"老董泉苑",并谈点对此类钱的个人看法:一、这类钱通体锈色浮浅,没有千年古泉真锈感觉  相似文献   

4.
王立勇 《体育世界》2009,(11):109-110
基于庄子的观点,教师对动作技术的教授,仅通过讲解还不能"言传"其"意",而动作技术之"意"还需通过具有准确性、完整性、针对性、自控性等特征的动作示范辅以精炼的讲解,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意之所随"功能与作用,让学生尽可能意会其"意",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探讨示范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为其在动作技术教授过程中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李卫民 《收藏界》2011,(3):58-59
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由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  相似文献   

6.
两枚三孔布     
何开俊 《收藏界》2011,(7):80-80
上苑(艾)一直是赵国太原郡辖的一个地方,此三孔布(见左图)面文"上苑",背文"十二朱"。谱品首部纪数"一",此品由于锈蚀重,背首部的字看不清楚,但绝不是"一"字。此布总长56.2毫米,厚约1.7毫米,两足宽27.5毫米,重9.2克。钱廓及钱文多处见锈蚀脱落,应是开门的真品。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助史籍对汉高祖刘邦"三尺斩蛇剑"进行考证,结论为:(1)剑的规格起源西周,分上、中、下三种制式",三尺"是上制,长度约合0.7米;重量为"九锊",即三斤十二两,折合为0.96公斤;剑身纹有大篆书体"赤霄"两字,还饰有七采珠、九华玉,剑刃如霜雪,剑匣上镶有五色琉璃;(2)"三尺斩蛇剑"存放在位于未央宫中的"武库",吕后曾将"武库"更名为"灵金藏";惠帝即位后改称"灵金内府";神爵元年(前61),中宗孝宣皇帝建"神祠"供奉;至晋元康五年(295)因武库起火而烧毁;(3)"佩剑"的风尚在汉朝重新开启,尽管"三尺斩蛇剑"的来源与结局充斥着"神"与"灵",但却是权力的道具,是武装建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董良义 《收藏》2013,(8):68-68
汉承秦制,所铸铜钱仍沿用秦"半两"钱文。先后铸行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等几种。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更铸三铢钱止,汉半两钱前后流通80余年。汉半两不同于秦半两,特点是版式多变。有几种版式为汉半两独有,如"凸块半两",就是在钱面穿孔上下铸以凸块,这种版式有的泉友称之为"邓通半两"。再如"蛇目半两",其名称首见于日本奥平昌洪《东亚泉志》,特点是钱肉外缘高出较宽的一圈,  相似文献   

9.
阮元 《收藏》2011,(4):112-113
笔者数月前自翰海2010年秋拍会拍得阮元六言隶书字对一副,内容为"采南皮之高韵,诵先人之清芬",上款为"詠(咏)莪姻大世兄属",落款"弟阮元",钤有"阮元伯元"及"文选楼印"两方小印(图1)。  相似文献   

10.
忠锴 《收藏界》2012,(1):92-92
笔者在闲暇时整理收藏旧物,惊喜地发现一枚直径32毫米圆形银质证章,稍作清理,在双旗的上下镌文为"陕西同盟会会员"(见图)。同盟会成立之初,在日本东京留学的陕籍学生以张风、井勿幕为首参加同盟会,后又参加28人之"铁血丈夫团",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的中坚人物。同盟会成立后,井勿幕奉孙中山令回陕西建立支部,任支部长。  相似文献   

11.
参加完升学考试,考生最迫切的心情是希望收到录取通知书。如果左等右盼,拿到手中的却是一份"不录取通知书",那将是怎样的心情呢? 这是一枚西南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寄贵州省贵阳市市府路十六号李鑫铨同学的考生通知书。封上贴普7"800元邮票",销"重庆/54.8.11.18"邮戳,到达后销"贵州/54.8.13/贵阳"落地戳一枚,重庆至贵阳仅用两天时间,可见传递之迅速。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博览》2013,(2):112-124
荷兰以郁金香闻名于全世界,春季是最好的观花季节。每年3月至5月期间,荷兰大地被鲜花"淹没",荷兰的春天更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库肯霍夫公园、诺德维克花田、花车游行等可以说是集中了荷兰郁金香之精华。  相似文献   

13.
周少华 《收藏界》2011,(2):71-72
清王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时期"乾隆通宝,,钱的铸量和存世量都很大,包括宝泉、宝源、宝直等二十多个铸钱局先后开铸,材质有黄铜、青铜和红铜。面文"乾隆通宝",书体多为楷书。背文沿用雍正满文钱式,穿左为"宝",穿右铸各局名。新疆红钱左多满文,而右为回文。钱径一般在24~26毫米,重量一般为2.8~3.6克。  相似文献   

14.
王英  余利斌  刘巍  蒋虎  周杰  程慧雄 《武当》2014,(12):52-54
(接上期)四、黄梅岳家拳的发展走向(一)走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承之路文化的传承有"任其自然"和"顺其自然"两种路径。所谓"任其自然",就是任其在民间自由发展,而无强权干涉的自生自灭,有可能天佑人类,也有可能泛滥成灾,或因无法汇聚而干涸,而消失;"顺其自然"则是遵循客观规律,科学理智地人为"疏导",使之顺着事物本来固有的规律发展,既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可以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15.
此处所谓"大家",乃"大家庭"与"大藏家"之简称。前者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后者在人民大学任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的"伊泰"象甲,可以说是风急浪高,湍流如潮,各路豪强争夺异常激烈。自5月6日开战,至9月7日息鼓鸣金,历时四个月,酣斗数百局,其间看点多多,叫人目不暇接。笔者谨遵编辑部之旨:择其要者而言之,其不要者而舍之。俗话说:"病是吃出来的,祸是说出来的。"但又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一番斟酌之后,在下决定以视死如归的精神,说上一段"九回眸",以博看官一笑。列位,在下口拙,若有洒汤漏水、冒犯唐突的地方,还望海涵哟。  相似文献   

17.
李皓 《收藏》2013,(8):66-67
刚卯是汉代流行的佩饰之一,多为高约寸许的长方柱体,中心贯孔。刚卯又名"双印",实为成对佩挂之物,其分别称为刚卯、严卯,系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刚卯、严卯是汉代用以驱除疫鬼的祥瑞佩玉,与司南、翁仲并称为"辟邪三宝"。刚卯除玉制的外,还有其他质料的,如象牙、犀角、铜、桃木等。据《汉书·王莽传》晋灼注,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  相似文献   

18.
董大勇 《收藏界》2011,(5):87-87
"白金三品"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的《史记·平准书》中已有明确记载,武帝时期曾铸造高额虚值货币—龙、马、龟三品。但是,在它的身上,又围绕着太多太多的谜团。比如它的铭文为什么不用汉字,而用古希腊文?而古希腊文字又错误频出,且拼不出明确的含意,而被人们用臆测作出各种解释。再如明明是"白金",其出土实物却多为铅、陶、铜等材质。既然是"三品",为什么龙币出土早,龟币、石俱焚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3,(3):167-167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作品《静观》特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拂晓》获"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作品展"优秀奖,《觅》入选"画坛2005年度优秀画家提名展",《猴趣图》获"第一届网络全国中国书画精英赛"金奖,《展望》入选"首届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建立有"秦学研虎画艺术馆",在香港、澳门、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余次。国内外许多报刊及电视台对其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并广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企业及收藏家珍藏。牧虎草堂联系电话:13506213067  相似文献   

20.
金庸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影响遍及海外,他笔下的武功描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如:"百花错拳"、"唐诗剑法"、"乾坤大挪移"等等,早已深入人心。他笔下的武功描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是多重人生境界的体现。从"有剑"到"无剑",从"有招"到"无招",金庸正是借武功最高境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