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提到启发式教学,有些同志会联想到课堂提问,认为只有提问才是课堂教学的启发式,而讲则是注入式。因此,便只能问,不敢讲。  相似文献   

2.
《回延安》是贺敬之诗歌的代表作。这首诗歌已传诵了半个世纪至今不衰 ,连续多年被选入初中课本 ,这种现象在当代诗歌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一首诗歌为何如此富有生机 ?这一方面与它的内容有关 :人们一“唱”起它 ,思绪便会回到火热的革命战争年代 ,毛主席率领人民打江山的情景便历历再现。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 ,是得益于这首诗所采用的形式——“信天游”。“信天游”流传于陕西北部。这一民歌的特点是语言朴素近乎直白 ;抒情炽烈近乎滚烫 ;曲调简单 ,两句一节 ,反复咏唱 ;语言通俗 ,易懂易记。许多人对诗歌的理解多囿于文人诗 ,认为其“高雅”…  相似文献   

3.
一延安,是我国革命的圣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漫长岁月里,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就是在这里领导着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打败内外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性胜利时。延安,又是一所哺育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大学校,诗人贺敬之同志便是其中的一员。他于一九四○年来到延安,在这里饮了延河水,吃了延安的小米饭,学习了革命的理论,参加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一直到一九四六年离开这里为止,在延安整整生活了六年。这是多么难忘而有意义的六年啊!因此,他对延安总是怀着对母亲般的思念和深情。一九五六年春,贺敬之同志从北京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  相似文献   

4.
刘琼琼 《读写月报》2022,(21):32-37
<正>[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中国著名作家贺敬之的一篇现代诗。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民俗风情”,“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风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  相似文献   

5.
谈谈启发式教学冯华启发式教学就是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它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以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为手段,以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提...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要提高讲课效果,讲课内容必须少而精:只讲“两点”,即重点中的重点,难点中的难点。重点是指所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难点是指较难理解的问题或者是教材中没有阐述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学重点]恰当的动词;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信天游”的形式;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简要导析]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以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象灯塔那样照耀着中国革命的航程。延安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成万的革命战士,诗人贺敬之就是其中的一个。贺敬之,现代诗人和剧作家,一九四○年他到了延安,一九四六年奔赴解放战争的战场,一九五六年他从北京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造林大  相似文献   

8.
试析《回延安》的语言美诗人贺敬之抗战时期曾经生活、战斗在延安,是延安人民用小米把他养大的;他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阔别10年后,他于1956年的春天又回到延安。在那里,他会见了亲人,看到了延安的新面貌;在那里,他回顾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决心在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一、构思精妙,情怀炽热《回延安》以精妙的构思和热烈的情怀著称于世,是一首动人心魄、令人感奋的好诗。作者贺敬之以儿女对母亲之情来比拟自己与延安、与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全诗以此作为构思立意的基础,以“回延安”为线索,按照诗人回延安的经过及感情的发展变化叙事抒情:先  相似文献   

10.
所谓启发式,不是诸如“好不好”、“是不是”、“有多少”之类的简单提问式,而是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加以点拨,然后因势利导,“开其意,达其辞”(见朱熹《论语·述而》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点,就要注意:切忌炒现饭,贵在创新意。有一次我讲《木兰诗》,听课对象多数是师专毕业后先教过几年初中、现在正教高中的语文教师。他们希望讲授的内容要深些。有几个中年教师直截了当地说:“《木兰诗》我们讲过多次了,请你不要再讲了。”我说:“这是指定的篇目,我就试着从新的  相似文献   

11.
《回延安》作为中学教材里不常见的陕北民歌,自有其经典价值。赏析《回延安》,重在品味三大艺术特色,即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场景等描写而进行的间接抒情,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色,及修辞手法与地方特色的巧妙结合。这三大艺术特色,是《回延安》的教学重点,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回延安》的意象解读为论述要点,从“我”的见闻感受开始,突出回的过程、颜色描述以及对延安的情感等,阐述隐藏其中的时代烙印、情感意义以及价值内涵。剖析《回延安》的意象,引领学生在深层解读中掌握诗歌的精髓要义,为学生准确深谙诗歌主旨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默讲与启发式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教学中的启发式模式:提问——联想——比较,说明了这种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意识流的过程,并说明了教学意识流的两个组成部分:教学思维流和教学信息流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讨论了教学的启发式和默讲的启发式在教学意识流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区部分学校进行《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各科教学目标管理实验》的实践证明,教学目标管理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教学调查中,发现比较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脱离不开已经过时了的教学方法,如“填鸭式”教学等等,从而导致实验所显示出来的教学效果不那么显著。为此,本文试就在目标教学中程过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它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以科学地引…  相似文献   

15.
16.
17.
职工学员较之中学生,具有更多的自然常识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为我们物理课进行启发式教学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亲自观察、实践,并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因此,凡  相似文献   

18.
幼儿体育课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幼儿思考习惯,开发幼儿智力,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讲解、启发式示范和利用教具进行启发等内容,现简介如下: 启发式讲解讲解时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可以诱导幼儿进行思索和联想,从而加速动作正确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1.问答式讲解讲解一个动作,尤其是一个新的动作,老师讲,只能调动幼儿的听觉器官,使幼儿机械地接受,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幼儿动耳不动脑的惰性,降低学习兴趣。有问有答,能促使幼儿耳脑并用、积极思考。例如教“钻过障碍”,讲解时老师可先问:“小朋友们想一想,钻栏架时身体的哪个部位最容易碰到栏架?”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政治课教学的枯燥无味、学生厌学的现象 ,谈如何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对启发式教学法的定义、以及坚持启发式教学的依据、必要性和基本要求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就是教;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学。教和学是对立统一、互相促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识活动,别人不能代替,没有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所以,在教学中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