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2010,(7):20-21
宁波读者小美来电问:“我的儿子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他的表弟好奇地问这问那,可他只顾上网玩,没有像他的表弟那样,喜欢刨根问底。我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探究心呢?”  相似文献   

2.
天平的砝码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一个农民邻居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多付了钱。面包师特别生气,开始向执法机关提出诉讼。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到了法官那里。“您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有的,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农民回答道。“有很准的砝码吗?”“没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码。”“没有砝码,那你怎么称黄油呢?”“这好办,”农民回答道,“你瞧,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面包。我总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喜欢看书,并常常拿其中问题问我,继而与我争辩。起初他观点幼稚令我发笑,后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和他争辩,训练他的争辩能力。读了《龟兔赛跑》,我和他争辩龟兔到底谁跑得快;看了《狮子王》,我和他争辩辛巴出逃的对与错;告诉他“有翅膀的都会飞”,他反驳我“龙没有翅膀也会飞”;我给他讲“有轮子的都是汽车”,他理直  相似文献   

4.
这次双城之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见到特级教师白金声。他外出讲学刚离开教师进修学校。 白老师是我们《黑龙江教育》的老朋友、老作者。每逢我们刊物有重大活动,我们都请他来参加。 编辑部的同事们熟悉他,是从他的作品开始;读者熟悉他,是因为读过他指导性、针对性、参考性极强的一篇篇文章;我对白老师印象深刻,除了因为他的文章外,还有他的“节奏”。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10,(5):10-11
四川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顽皮、淘气,开始我以为男孩子有时候顽皮和淘气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天,我听到他的同学告状,说他捉弄和嘲笑他们学校的一名肢体有残疾的学生。我觉得这很不好,就严肃地批评了他,好像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有人说,要好好教训孩子才有效。请问,有没有比打骂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懂得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残疾人呢?”  相似文献   

6.
新书上架     
《今日教育》2012,(2):45-45
《我的阅读观》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改变.从阅读开始”。朱永新多年来笔耕不辍,写书读书,与读者分享教育理念。阅读,正是他教育思想泪汩流出的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小妮 《辅导员》2009,(23):55-55
人人都说新学期新开始,而我在备课的这几天可没有万象更新的喜庆劲儿。因为我从我班学生的名单中发现了“小文”的名字,他可是我去年挨了一年才送走的“神”啊!  相似文献   

8.
父亲     
终于盼到开学了,激动啊!“毛巾,换洗的衣服,鞋……带了没有?还有,那些工具书,零食也带些去吃,到学校什么都没有的。”天哪?老爸又开始唠叨了。终于到了我梦想中的新化一中。不错,和我想象中的一样。“你就在这儿等着,我一会儿就来。”说着便大步走开,看着他弱小而又忙碌的身影,我只想对他说:“谢谢您!这么细心地照顾我。”  相似文献   

9.
烦恼1 不愿去幼儿园 辉辉妈妈:我家孩子没上幼儿园时.特别向往上幼儿园。可真正开始上幼儿园后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几乎每天醒来睁开眼睛就说:“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询问原因,而他的回答每天都不一样:“小朋友不喜欢我。”“我没有好朋友。”“老师训我”……我觉得可能是老师不关注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鲁稚 《家教指南》2008,(3):46-46
放学时,我问鲁鲁:“今天有没有考试?”他说:“没有。” “什么考试都没有吗?”我又问一句。他还是说没有,一脸的坦然,我相信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心,幼儿园结合一些典型事例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捐赠活动,可谓用心良苦。一次,在孩子们排队等待捐赠的间隙,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我拿了100元,我最多!你们都没有我多!”“他才拿了一个硬币,他最没有钱!”“我这里有满满一袋硬币,你们看!”孩子们兴奋地攀比着。这时,大家突然发现有三四个孩子手上空空的。于是,他们又开始议论:“你怎么没带钱呢?你是不是没有钱啊?”“你怎么这么没有爱心?”“你爸爸妈妈没有钱是不是?”在大家的追问下,没带钱的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捐赠仪式开始了,孩子们排好队伍一个个走到捐款箱前,将承载…  相似文献   

12.
“偷读”记     
要说起本人的“偷读”经历,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提醒我,书分好坏,只能读“好书”,而不能读“坏书”.可我一直都是“兼容并蓄”,并且内心里还更偏向他们所说的“坏书”.于是,我和父母之间,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时候,家中的小人书、漫画书等“坏书”,都被我爸藏了起来,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问他呢,他也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就像一副军棋,成员们各司其职,互相影响。先来说说“总司令”吧,这个称号非爸爸奠属。他经常在家中“发号施令”。当然,他对我的学习也很在意。在家时,他总是要检查我的作业,看有没有写错字。有没有少写题目。一开始我觉得他很烦,可当他调职之后,只有周六周日回家时,我开始想他了,想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修赛车、教我数学题。  相似文献   

14.
周君祥 《山东教育》2004,(27):49-49
儿子今年5岁半,是个目不识丁的读者。说他是读者,是因为他“藏书”颇丰,拥有一大堆卡通故事书。说他目不识丁,是因为他大字不识一个,所有的故事都得靠两个“伴读”——我和妻来讲。  相似文献   

15.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开展自主角色游戏,所有材料都放在固定的地方,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进行角色游戏。自主角色游戏开始了,小朋友都跑着去选自己想要的材料。突然,听到罗宇航气愤地喊道:“老师,他不给我。”我并没有走过去,在远处默默地关注着。杨沐曦手里拿着玩具的一半,罗宇航一边指着玩具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了要分享!”杨沐曦看看自己手里的玩具,又看看我,手并没有松开,他看着自己的玩具回答道:“可是我也没有玩好啊!”  相似文献   

16.
王春元  王超 《大学生》2014,(3):40-42
“这是糖醋肉么?是糖醋面团吧!一点肉也不没有,而且很酸很酸!”“鸡腿都没有熟,有血丝啊!”“为什么荷包蛋不能买一个?”“我要吃熊猫肉!”……这些千奇百怪的吐槽和意见都出自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二村食堂一本奇特的意见簿,而尽职的“张主任”每次都回复得好认真。2013年11月开始,关于张主任和他意见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这张照片摄于1965年国庆节,是我们家里很少的三两张“全家福”之一。细心的读者会说“‘全家福’里怎么没有你父亲呢?”是的,他缺席了。那时候,他还在衡阳搞“社教”,忙得连国庆节都没回家。“社教”就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简称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基本处在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之中。人们很亢奋,也很盲目,拥护所有的运动,也参与所有的运动。我父亲在一个瓷厂搞“社教”,身兼工作队队长,他没有道理不积极。节假日不回家那是常事。那个时代的人有一种懵懵懂懂的乐观主义,以为开展一场运动,社会就会净化,国家就会进步,红色…  相似文献   

18.
“把心交给读者”是巴金先生的写作原则,这是他的伟大和动人之处。“把心交给学生”则是我的老师陈财先生的教育信条,他虽没有说出来,却完全这样做到了。  相似文献   

19.
干件大事     
进屋的人都是来擦皮鞋的,他们大多数人态度和蔼,心情愉快。但是,这一位穿黑上衣的人却与众不同,我一看见他就有这种印象。我觉得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他,却又肯定没有和他面对面地相遇过。“小鬼,一星期挣多少钱?”他问我。听得出他在嘲笑我。没等我回答,他就开始告诉我,  相似文献   

20.
8月,暑期还在“唱着”它的“进行时”,而我也仍在忙碌和快乐中上班和下班,一切似乎都在平静中延续着。偶然随手翻了翻前几期的《少电》,一封刊登的信件印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位怎样的读者?他考上大学了吗?他现在……”于是……大家好!我的情况,相信西西肯定和大家说了不少,再多说一个字都显得多余。我对电脑开始感兴趣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家长们:找打!)记得上小学时,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经父亲同意,“赢得”了一台裕兴C型机(当时是最先进的)。开始我对它一无所知,只知道它能辅助学习,还能玩游戏(把娱乐功能只理解成游戏功能了)。游戏一下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