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词语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累丰富语言表达的基础。可学生在积累词语后,到了运用环节却出现派不上用场的情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词语的感知,通过比较词语的内涵,让学生有效内化和主动吸收词语。  相似文献   

2.
学习形式多样性是进行有效性的学习的重要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不同的组织手段及现代化技术,让学术通过一切可以进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交流、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3.
词语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必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联想,结合情境、环境,联系生活等方面来理解词语,体会词语的深层次含义,这样才能使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年级学生以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如果单纯地使用抽象的语言讲解,学生不能真正明白,必须运用比较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唯有采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词语,让词语教学的花蕾绽放在生命的土壤上,学生才会真正在心理上亲近我们的母语。  相似文献   

5.
吴晓燕 《考试周刊》2012,(10):132-13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心理饱和想象,情境教学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创设直观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创设活动情境,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设案例情境,可以实现学以致用。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饱和情绪。  相似文献   

6.
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有创造。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于无疑处生疑。  相似文献   

7.
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有创造.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于无疑处生疑.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它是由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常识性的学科,因此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目前小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提出有效使用情境教学方法的相关策略来帮助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历史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觉得历史不再遥不可及,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课堂也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被许多语文教师喻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有些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或蜻蜓点水,学生听之索然寡味;或浓墨重彩,学生头昏脑胀。对于词语教学,教师教无妙计,学生学不得法。为此,新课标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许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设多样的情境,如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情境教学符合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化学,进而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提升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平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的有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学生真正地积极地学历史?我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这也是本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中得出的一点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思想、兴趣、心理特征,将语言、情感融为一体,创设生动的场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地投入学习。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使其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初步进行了以下几种情境设置为教学服务。一、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历史情境由于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不仅涉及过去,而且又与…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以来,南京市的初中数学教师和其他地区的数学教师一样,经历着新课程的洗礼,也发生着许多变化,重视“问题情境”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虽然与新课程同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但常态下“问题情境”设计中的问题,以及研究课设计、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能力调研中的“情境”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最终服务于社会。要想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我们就必须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首先在课堂上就获得“彩排”的机会。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死的语言,“纸上谈兵”式的技能,课堂外是不可能把它变活的。课堂教学中的情境的  相似文献   

17.
朱敏 《华章》2013,(14)
数学情境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也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积极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运用数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时代 ,传统的灌输性、接受性、积累性学习应变为自主性、探索性、发展性学习。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养成自主习惯 ,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从而培养其自主的能力。一、引导开路 ,启发参与 ,培养自主意识。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 ,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虽然需要教师必要指导 ,然而 ,教师的指导离不开学生主体和认知实践活动。因此 ,我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引导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调控了学生的思维流程 ,升华了学生的理解认识。如 :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 ,课…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历史"这个词就会使人立刻想到布满灰尘的故纸堆。作为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最初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真正进入这个世界,才体会到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在浩瀚无边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诗篇,有无数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世界的命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幅幅真实的画面,都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加深对真实历史的感受呢?我想情境教学的使用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科学家哈恩讲过:“一个在头脑中从来就没有新问题的人,就不会有创造.”新课程科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人是很难成为高科学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