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娟 《黑河教育》2013,(2):53-53
小学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载体。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充分发挥德育的“湿性”功能。笔者认为,应该精心打造“课堂”这一活动教学的重要空间,更好地让品德课程释放其独特的育人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育界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我校在2008年1月向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申报了《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获批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B类)。我们一边研究,一边反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动起来和妙用课堂生成等教学措施,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激情、明理、导行”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四个要素:“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怎样处理好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激情、明理、导行”的关系,使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薛利芳 《考试周刊》2015,(12):111-112
小学品德课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小学生的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重要目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生实现综合性的活动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确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相辅相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品德课堂受传统教育方法影响较深,学习氛围不够活跃,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立足于传统教学方法进一步改革。小学品德与班队课教学理念有机结合,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形成统一整体,这体现品德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韩素梅 《成才之路》2013,(31):11-11
曾经,我们的课堂教学有那么多的无奈、迷茫和失落,它的机械、沉闷和低效在告诉我们,课堂已经出现了“生态危机”。初识“生态课堂”这一全新的理念,是在看过了特级老师曹永鸣的《生态课堂:生命的绿舟——小学语文“对话式板块教学”探索》一文之后。什么是生态课堂?曹老师认为,它是还生命真实的课堂,是还生活本真面目的课堂,是还生存交往要义的课堂,是让学生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就是被动听不如主动说,主动说不如积极做。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牵起手来,让活动教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它是做教师的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那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设计、组织开展,如何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此类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调动情感、结合实践、故事明理、重视评价等方面谈了笔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廖燕 《成才之路》2014,(33):36-37
在数学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成才,关键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多维的交互活动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开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启蒙阶段,为学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长周 《教师》2013,(30):11-11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存。”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正承扒着这样的蓖任。  相似文献   

13.
田文静 《考试周刊》2011,(48):92-9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既要有艺术性,又要很科学.这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本文对如何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要素,正确评价教学效果等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高效课堂则是老师们永恒的追求.如何建构有效课堂呢?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创设有效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引导主动参与是课堂有效性的保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课堂有效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91):105-106
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人格的形成和对世界的认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现在的学校在低年级都开设有《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导向。本文中笔者将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就联系生活实践这一教学方式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影响及具体实施方案做出分析。旨在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实施主体,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专业眼光进行观察而"发现",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心理困境,促进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建构知识与品德.  相似文献   

17.
许晶晶 《小学生》2024,(1):85-87
英语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在英语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小学英语课程中,发挥其优势,通过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通过加强沟通交流,让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创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科技产品渐渐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和教育中。多媒体增加了教学课程的容量,丰富了教学形式。让思想品德课程和多媒体进行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对严肃的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表现出品德知识,让学生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产生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优化小学品德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实施主体,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专业眼光进行观察而“发现”,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心理困境,促进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建构知识与品德。  相似文献   

20.
强燕 《学子》2014,(11)
正一、直面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1.连接生活,激发情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但因为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原因,使他们对生活缺乏真切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