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芮娅芳 《教师》2015,(9):107-108
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相似文献   

2.
一则案例引发了作者对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预设”在实施时遭遇“意外”后教师该怎么办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意外难免发生,关键是积极调整,为我所用,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从“意外”发生前预设试探、了解学生;“意外”发生时准确把握处理意外的原则;“意外”发生后总结处理“意外”的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教育构建学认为,预设和生成作为课堂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预设是课堂有效生成的"打基础"工程,需要联系众多方面教学因素,统筹谋划,以期达到教与学之间的共进共赢。本文从紧扣数学教材要义、抓住课改发展核心及注重统筹兼顾等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活动开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正在讲解知识时,往往会遭遇思维活跃的学生出乎我们意料的质疑:例1: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三下《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时,安排了复习二分之一的环节,讲到"两只小猴平均分一个桃,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老师,我分过桃,一个桃没法平均分,中间的桃核根本就分不下来。"老师无言以对,赶忙打圆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平均分'  相似文献   

5.
王长发 《广西教育》2014,(46):63-63
从注重与教材要义、主体特性、课改目标相结合三个方面,简要论述预设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钟祖文 《考试周刊》2011,(65):86-87
初中数学课堂,“预设”和“生成”是统一体.是教学理念在嬗变中对传统的超越。课堂教学一旦出现“不速之客”.须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让学生的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本文例谈初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动态的、多变的,教师的教学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意外”,此时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地捕捉教学中的思维火花,灵活自如地调控,用心去倾听学生心声,由此盘活这些鲜活的可生成性资源,让“意外”美丽地绽放。  相似文献   

8.
采明才 《考试周刊》2010,(23):81-82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预设与生成更多地体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许多意外的问题.这些节外生枝的东西往往影响教学,但是只要教师学会机智地处理这些枝节.就有可能使其成为开发学生潜能的契机: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看似与教学主题不相关,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看似杂乱无章。只要教师稍加整合,就可依此形成知识的建构。面对不同的生成也不能信马由缰,要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应注意把握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到非预设性生成资源的处理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霍金花 《化学教与学》2014,(4):49-50,60
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共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文章立足于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根据教学实践谈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课前充分的酝酿、深入的研究、充足的准备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本文作者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新理念要求下的初中数学教师课前预设应做到与教材目标要义、主体能力现状以及课堂教学实情等紧密结合,以此为课堂教学搭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闫红煜 《甘肃教育》2009,(15):46-46
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会对什么感兴趣?旧知与新知之问有什么联系?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怎么回答等等。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三根小棒(长短不要求),并要求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事先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蕴含着教学"意外"。语文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对"意外"进行有效处理,及时将"意外"引导进自己预设的教学构思中,恰到好处地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蒋凤英 《教师》2014,(34):109-109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预设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措施、学习目标、学习对象等关键要素进行规划、设计、假设、安排的实践活动。笔者结合新课改内容和教学实践体会,粗浅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预设活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中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路径。良好的课堂预设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分别从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设计教学活动,激发探究意识,打造动态课堂,发散学生思维等方面,提出中职数学的课堂预设方法,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四大知识技能领域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实践活动内容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实践活动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数学教材中虽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内容,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这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活动需求.为此,我们借助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东风,对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设计进行了积极尝试.下面以几节实践活动为例,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邵小平 《考试周刊》2010,(52):130-130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生成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可能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因而更易造成简单片面的理解: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机智使"节外生枝"成为"锦上添花";更有严重对峙的状况出现:  相似文献   

18.
李富霞 《新疆教育》2012,(18):70-70
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活动,本文从巩固基础知识和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两个视域出发,结合练习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数学练习中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变异情况的对策:①练习的预设包括教学目标的预设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预设;②练习教学过程变异情况包括跳跃性变异、意外性变异和阻滞性变异;③课前预设与过程变异的互容。  相似文献   

19.
"非预设性生成"是学生不满足于课程学习目标而对知识做出的一种自主性探究,是课堂中的宝贵资源.正确处理好"非预设性生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高中数学教师应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促进课堂预设生成的同时,善于捕捉学生的动态生成,并因势利导,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与发展创新的平台,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落实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朱永猛 《考试周刊》2013,(21):78-79
教师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精品化,但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活跃的教学氛围造就了诸多的课堂"意外",它不是教师能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意外"转化成教学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