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课伊始,学生就问:“什么是‘先令’和‘便士’?”如何处理这个似乎节外生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追溯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其渊源久矣,然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后,由于课标通篇很少提及“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都是“感悟”,“体验”等说法,于是人们的思维陡然间发生了转折,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纷纷将目光瞄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上面,“训练”似乎一下子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师:(神秘地)老师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字”,想给同学们认认,不知哪位聪明的同学认识?(边说边投影出甲骨文的“雨”字。)  相似文献   

5.
(教学第一环节,学生自主设计朗诵,略) 师:今天,冰心奶奶决定再一次修改<纸船>,她邀请同学们参加这次诗歌评改会,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哦.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太随便了,表现不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相似文献   

6.
师:既然同学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颇有争议,我们现在就来开设一个“多元论坛”。你们可以用多种身份来思考问题,如:环保主义者、爱鸟协会会员、社会学家等。小组长可以组织组员用多种方式来交流。如:就某一个问题直接亮出你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供小组讨论后,将精彩的发言记录下来等等。  相似文献   

7.
师: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描山摹水的美文,那富有音乐美的文字尽显了三峡的美好风光。读一读,看哪些字、词、句能表现三峡之美?可用“‘——’写出三峡——美”的句式来阐释理由。  相似文献   

8.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2,(10):30-30
《春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首诗歌。其中的教学片段为:师:下面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读了要想一想这是在说什么。来,开始。(师生同读: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师:春雨是不是沙沙响?是不是细如牛毛?我们到外面去看看  相似文献   

9.
年级:一年级课题:《春姑姑来到了》课时:一课时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材分析: 《春姑姑来到了》是一首抒情优美的三拍子歌曲,着重表现儿童对春姑姑的欢迎之情。歌曲为二段体,两个乐段均为方整性乐段和收拢性乐段,但在节奏上却有着明显的对比,第一段节奏舒展,第二段的节奏跳动感强,表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11.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中的“此”指代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 生:木头。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头?(板书:木头)  相似文献   

13.
屏幕上出现对苏轼一生坎坷政治命运与杰出文章成就的介绍,伴有深情朗读、人物插图、背景音乐,学生神情专注。  相似文献   

14.
15.
鞠僖格 《广西教育》2013,(41):55-56
《莫高窟》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条理清晰,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和排比句,用词精妙、句式整齐,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执教《莫高窟》这篇课文时,笔者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表达运用为重点,通过体验、熏陶、理解、感悟,将内容感悟与语言训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 (前面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种子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
唐锐 《科学课》2009,(3):30-31
教学片段 (前面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种子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8.
(激情导入课文之后,学生自由放声有滋有味地朗读全文,教师也手捧课本,人情入境地诵读全文,营造师生同诵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章,此文曾给众多的教师提供了大显身手、一展教技的用武之地。在新课标的指挥下,《春》怎样才能教出新的亮点,怎样才能体现新课标精神,着实让人费神。笔者斗胆尝试,将讲台让给学生,将课堂变成生生互动的舞台,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部分环节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20.
《等待戈多》这篇课文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是教授课文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戏剧的主题,设置精当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思考,触发了一次成功的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