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5,(2)
编辑同志: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直排本《古文观止》中的《桃花源记》与中学语文课本上的《桃花源记》有两处不同,不知哪是正确的,哪是错误的。笔者难以认定,请予指教。第一、课本所载的 相似文献
4.
师:《桃花源记》问世以来,桃花源就成了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人们向往它,追求它,它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展开讨论。生:桃花源里的桃花美。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桃花源周围的美丽风光?(学生按原文翻译第一段)师:这位同学翻译不错。不过我要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桃花源外的美景,这是一种再创造,要求比翻译要高一些,你们不会怕难吧?(学生默然)师:我给大家做个示范:清澈透明的溪水静静地流着,溪水两岸是一片桃林。桃花开放的时节,放眼望去,粉红色的桃花灿如云霞;林中,绿草茵茵,鲜嫩柔软,空气中弥漫… 相似文献
5.
6.
7.
李耕拓 《学语文(初中版)》2005,(11):52-54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中有一些词语的理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除“落英”、“外人”、“何世”等争论较多,兹不录外,现辑录几例,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龚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3)
《桃花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杰作,它是在《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同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桃花源记》的深刻寓意和艺术成就,远超六朝志怪小说.其叙事忽有忽无,变幻莫测,体现了志怪小说的一般特征.其社会思想渊源,与《老》《庄》思想最为密切,有道教影响的痕迹,而与魏晋玄学及佛教无关. 相似文献
10.
穆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1999,(3)
古代的“记”是一种固定的文体,“记”中所写的内容,要求应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实事。因此,一见到以“记”名篇的文章,人们总认为文中所记必有其人其事,并进而去考证、调查。对本篇所写的武陵桃花源,唐代舒元舆在《桃花画记》中说:“桃花源,即武陵之源,分灵洞... 相似文献
11.
12.
王世宇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20
《桃花源记》中的"路"并非物质世界的黄泥土径,而是社会经纬之象征。"忘路"就是就是忘俗,即抛却功利思辨。桃源之旅是陶渊明以一种寓言的手法向世人讲述的抛却功利思辨后的美好的人生体验,正如今人所言之诗意栖居。作为魏晋玄学的终结者,陶渊明创造了玄学理想的人间境界,《桃花源记》及其田园诗也正是陶渊明哲学思想最生动的文学表述。 相似文献
13.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4)
《桃花源诗并记》为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代表作之一.《记》虽然只是《诗》的小序,但因为写得极精彩,历代文学家都把它视为散文名篇.不过我们学习《记》时,还应该参照《诗》,因为它们是一个在内容上互为补充的整体.《桃花源记》立意深远,设想神奇,构思巧妙,语言朴素、省净、优美;即使在今天,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 相似文献
14.
罗洪海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2)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公元365—公元427),字元亮,一说于入宋之后,改名潜,渊明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他当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29岁出仕,东晋末年先后做过江洲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地方小吏,但时间都不长.因为不满于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在41岁那 相似文献
15.
冯小武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3,(2):70-73
宋代王安石《残菊》诗曰:"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向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反唇相讥曰:"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修不学之过也。"这个小故事争论的焦点虽然是菊落不落花,但其实也包含着对"落"的词义的争论,可见对"落"的词义的争论有很长的历史了。这个"落"字落到了陶渊明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优美、传奇 ,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充满了永恒的魅力。《桃花源记》美在何处 ?美在文中的自然风光、社会风情 ,都是作者的“胸中之竹” ,而非作者的“眼中之竹”。江南人爱桃花 ,处处桃花是典型的江南春光 ,《桃花源记》中的江南春光却与此殊异。那灿若云霞的桃花一望无际 ,且夹岸数百步中没有一棵杂树 ,仿佛造化于转瞬间 ,把江南水乡所有的桃树 ,都神奇地移到了文中那条无名小溪的两岸 ,使那里成为桃花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 ,弥漫着浓浓的春意 ,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全新感受。显然 ,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 ,不是对自己眼中江南春光的简单… 相似文献
20.
张兴龙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4,(2):27-28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无疑是一个由作家、读者、作品、世界四个要素共同构成的螺旋式的动态有机系统,从理论上讲,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不能越过这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而作孤立的静态的审视,但是对于一部具体作品的解读,人们往往没办法遵从或无须求全责备。更多的是要么从世界透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作者生平了解文章主旨,要么从作品本身玩味技巧风格。从接受者的再创造来挖掘话语蕴藉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