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与史前文化□江章华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又有岷江水系之利,适宜于人类生存繁衍。但关于这一区域古代历史的记载虽然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鱼凫王田于湔山”、“杜宇教民务农”、鳖灵治水、杜宇禅让等说法,但多带有某种传...  相似文献   

2.
顾颉刚先生于1939年9月底赴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1941年6月离开成都,赴重庆工作。在成都近两年时间里,工作之余游览了郫县的望帝丛帝陵、温江的鱼凫城、双流的蚕丛祠和瞿上乡,并留意当地文献,很想对古蜀国的传说作一番整理。一经下手,便感到弄清古蜀国与中原的关系是关键的问题。先后写出《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秦汉时代的四川》、《〈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等文。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以上三篇集合成册出版,书名为《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收入《巴蜀史研究丛书》。先生本着求真的治史态度,批…  相似文献   

3.
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明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有它的个性、特殊风格和特征。大量考古材料表明,中国明的起源是呈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和成都市金沙村遗址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成都平原的古蜀国有着高度灿烂的古代明,三星堆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城所在,金沙村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后古蜀国的又一明中心。新津宝墩等六个史前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证明了古蜀明是源于川西地区,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长江上游古代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明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三星堆一金沙出土器物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礼仪中的贵重器物,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认为祭祀礼仪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举行,每种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祭礼活动是以动态行为进行的。主要形式如面具、神树、神坛、神殿等组成大型祭祀礼仪中心场景,表现出古蜀国已具备比较规范的礼仪制度,特别是乐舞的出现,代表着古蜀王国最高等级的祭祀规格。  相似文献   

5.
蜀巫与滇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蜀与滇是我国西南的两个古国,关于它们的历史,古代献都只有一些简略的记载。因此,对蜀与滇这两个古国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出土物。蜀与滇的青铜化都十分发达,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别致,制作精美,数量甚夥,种类繁多。虽然二的青铜器风格迥异,器物的用途也不尽相同,但同样都携带了大量远古的信息则是不争的事实。本从蜀滇青铜器上铸造和镂刻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及青铜器上装饰的图案入手,对古蜀国与古滇国的巫师及其宗教作一比较研究,并论及蜀滇巫师在各自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由此窥视到的巫师与蜀滇社会结构的关系。虽然古蜀国与古滇国在历史时代上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距,但蜀与滇在宗教上却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可比性,这种相似性与可比性正是本立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三星堆-金沙出土器物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礼仪中的贵重器物,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认为祭祀礼仪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举行,每种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祭礼活动是以动态行为进行的.主要形式如面具、神树、神坛、神殿等组成大型祭祀礼仪中心场景,表现出古蜀国已具备比较规范的礼仪制度,特别是乐舞的出现,代表着古蜀王国最高等级的祭祀规格.  相似文献   

7.
颜劲松  陈云洪 《寻根》2002,(5):64-71
2000年7月至2001年1月,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商业街四川省委机关食堂建筑工地,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大型多棺合葬的船棺、独木棺墓葬。经初步推测,这是一处极其罕见的古蜀国开明王朝王族甚或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8.
说起世界上最大的陵墓,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是埃及的金字塔。但实际并非如此,在日本也有金字塔那么大的陵墓,有的甚至比金字塔还大。在大阪府■市附近的应神、仁德和履仲三位天皇的陵墓,其规模就是非常宏大的。其中仁德陵长达四百八十六米,正面宽三百零五米,高三十二米,后面圆形部分的直径是二百四十五米,总面积约为一百五十三万四千米。并且,环绕陵墓的周围有贮满水的三道濠沟。以仁德陵的面积和容积而言,它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它比金字塔和据说是中国最大的秦始皇陵都要大。有人计算,单是为了掘地培土总共动  相似文献   

9.
三星堆太阳崇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古时代先民们就有了太阳崇拜观念,世界各民族都流传着绚丽多彩的太阳神话。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太阳崇拜在古蜀时代也同样十分昌盛,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十日神话与射日传说,在古蜀国也极其盛行。章根据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此作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五丁力士"诞生在夏商时期,活动于陇南和川西北一带,属于氐系后裔。随着蜀族入主成都平原,"五丁力士"以祖先崇拜形式存在并广泛流传,后因其忠勇超绝形象而为古蜀人喜爱并升华为民间的保护神,具有镇宅辟邪的厌胜性质和功能。开明王朝时期,其形象被鳖灵部落采纳,创造出新的"五丁力士"形象,威慑各个部落。本文从神话学和民俗学角度入手,探讨其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